APP下载

简析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其扑救措施

2018-08-15刘光宇辽宁省鞍山市公安消防支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消防人员火灾现场火势

■ 刘光宇 辽宁省鞍山市公安消防支队

在城市发展中,高层建筑建设进程加快,为人们创造有利生活环境的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从高层建筑的特点看,楼层多、装修结构复杂、居住人口多、管道竖井密集,倘若发生火灾,则使消防部门工作人员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降低火灾救援工作的效率。就当前高层建筑的建设发展趋势看,已经不可逆转,因而消防部门必须根据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等实际问题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扑救措施,以备不时之需。所以,有关人员应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以期提高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工作的效率。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多,使火灾安全隐患随之增多。同时,受高层建筑环境复杂因素的影响,加大消防工作的难度。相关人员加强对高层建筑火灾特点问题的研究是重要的,有助于为创建合理的火灾扑救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当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火灾蔓延速度较快。高层建筑内的空气流动速度较快,在气压、风速等条件的影响下,可加速火灾的蔓延。同时高层建筑的楼梯井、管道井多且长,如若一处起火,则会引起烟囱效应,导致火势呈自下而上的趋势蔓延。其次,受困人员的疏散难度相对较大。高层建筑内的居住者相对较多,且楼层较高,垂直疏散距离长,因而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则短时间内难以完成人员撤离工作。另外,人员疏散和烟火蔓延相向而行,加大人员疏散的危险性。最后,高层建筑内部的火灾扑救难度大。如,消防云梯的长度有限,如若不能借助消防电梯,则消防人员会因为体力消耗过大而失去战斗力;再如,扑救中的用水需求较大,容易面临供水困难的问题。

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有效措施

(一)集中优势兵力扑救

如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则消防部门应急中优势兵力而开展扑救工作。首先,重视第一出动兵力的重要性。所谓的第一兵力,是首批到达火场的作战力量,其兵力实力直接关系着火场救援的成败。所以,对于第一出动的消防官兵而言,到达火灾现场,应积极与熟悉建筑的人员进行明确的沟通和交流,以了解高层建筑内部火情、受困人员等基本情况。然后,消防部门负责人,确定火灾扑救的重点部位,进行地毯式搜查,对各区域的火情进行及时的侦查,进而确定扑救路线,将火势控制在初级阶段或发展阶段,抓住救火的重要时机,以最大限度的阻碍火势扩散,避免火场进入猛烈燃烧阶段,否则将加大扑救工作难度。其次,要充分发挥灭火救援攻坚组的积极作用。在火场救援中,攻坚组成员应明确自己的位置,进而携带照明、通讯、破拆、氧气呼吸器等工具,加强个人防护,听从消防官的统一指挥而深入火灾现场,迅速完成灭火救援任务和安全撤离火场。

(二)提高各级协同作战的能力

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工作中,应提高消防各级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高层建筑火灾现场的情况十分复杂,要高效开展火灾扑救工作,必须坚持统一的指挥,使各级消防官兵协同作战,才能集中力量而扑救,否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工作,甚至会延误扑救的最佳时机。首先,总指挥人员应发挥统筹兼顾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进行多方的沟通,诸如了解高层建筑的内部结构、各区域救火人员对火情的汇报等,以掌握火灾发展阶段,进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另一方面,总指挥应随机应变,结合火情的发展变化情况而合理组织消防队员有效救援。其次,其他指挥员应有效调动自来水单位、医疗卫生单位、交通单位等而协同作战,以临时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火灾扑救团队,推动灭火工作的高效展开。

(三)采取有效的扑救战略

由于高层建筑火灾现场的环境十分复杂,因而加大火灾扑救工作的难度。为此,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扑救战略,以提高扑救效率。首先,火灾扑救工作中,坚持“救人为先”的原则,将救人和灭火有机结合,以有效协调灭火救援工作的进度。但是,对于不同火场的情况,消防人员可对救人与灭火的顺序做出调整。例如,火势较小时,消防人员先控制火势,再解决被困人员,可有效控制火势和减少人员伤亡;再如,火势较大时,可以一边控制火势,一边救人。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有效落实了“救人为先”的原则。其次,在火灾扑救工作中,以固定消防设施为主。高层建筑中的消防设施相对较为完善,如排烟通风设备、自动灭火系统、消防电梯等,因而消防人员在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时,可对现有的消防设施加以有效利用,以尽可能快速的对火势加以控制。最后,可采取“上堵下防、内攻外控”的扑救战术。对于高层建筑,受管道竖井等环境的影响,可加大火势蔓延的速度,极易产生立体火灾的问题。所以,在消防扑救实践中,将“先控制、后消灭”与“分片控制”的扑救方法相结合,以快速扑火灭火。

(四)做好战勤保障工作

对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工作,消防部门应做好战勤保障工作,有助于提高火灾扑救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伤亡情况和减少财产损失。首先,完善消防救援现场的组织人员轮换制度。火灾现场中浓烟滚滚、高温强热,都对消防人员的生理极限带来较大的挑战。所以,要开展火灾扑救工作,消防部门必须配备充足的消防扑救力量,以轮换进入火灾现场,减少其对消防人员造成的伤害,确保消防人员能够协调合作而快速完成火情侦察与灭火工作。其次,消防战勤保障部门,应及时充实灭火器材及消防员的个人防护器材,如灭火器、空气呼吸器、照明灯具等,并将这些用具直接输送至消防员所在的楼层,以供消防员及时补给自身装备的不足。最后,为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人员配备齐全的通讯设备,实现内呼外应的通畅。受火灾现场恶劣环境因素的影响,传统手势、灯光等联络方式难以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消防部门为消防人员配备手持式无线电台、车载台等通讯联络的设备,但在高层建筑的内部,可能遇到电波通讯的死角位置,为规避该问题,相关人员应结合高层建筑的实际特点,进而确定有利的无线电发射位置,创建多个联络点,以保证消防部门人员之间的高效沟通。

三、结语

从消防部门火灾扑救工作实践看,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工作,要提高扑救效率,必须结合高层建筑中火灾的规律及特点而采取有效的扑救措施,这样才能高效完成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工作。就当前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我认为消防部门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火灾扑救措施:一是集中优势兵力而开展扑救工作;二是提高消防部门各级协同作战的能力;三是采取有效的扑救战略;四是做好战勤保障工作。基于此,高层建筑火灾现场的人员伤亡率、财产损失率才能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刘东波.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08):1129-1131.

王文洪.刍议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潜在危险与防范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7,(06):69.

金风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危险与预防措施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7,(01):63.

姜连瑞,朱亚婵,郭龙飞等.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特性及火灾扑救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01):31-34.

陈志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S1):159-160.

李砚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限制因素及提高扑救能力的措施[J].武警学院学报,2011,(08):21-23.

猜你喜欢

消防人员火灾现场火势
行为判断
火势造英雄
当前基层消防火灾调查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试论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消防新挑战
读图
浅谈火灾现场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面对火情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