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与苏联宣传观的导入
2018-08-15王咏梅王素华
王咏梅 王素华
1939年,苏联国家社会经济书籍出版局正式更名为“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以出版马列主义著作、俄共(布)或苏联重要领导人的言论与政治文件、会议决议等为主。1945年,它出版了俄文版《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以下简称“《文集》”)。这一列宁主义影响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实践经验辑录,内容涵盖了列宁、斯大林关于报刊的主要文章、言论,及其给党的报纸、杂志、出版社发出的指令;也有俄共(布)、联共(布)其他领导成员的文章、信札和演说。
一、中译本《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的基本情况
(一)出版发行状况及背景
俄文版的《文集》,按联共(布)历史顺序编排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十月革命前的各个时期;下卷包括十月革命以后到卫国战争时期。[1]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通行的《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译自俄文原版的下卷,译者俞炯康、陈韶廉,校订者曹葆华,由“相当于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的人民出版社”[2]出版于1954年11月。译介的《文集》共545页,计37万余字,收录了列宁、斯大林、莫洛托夫、加里宁、古比雪夫、基洛夫、米高扬、日丹诺夫、安德列耶夫、赫鲁晓夫等俄共(布)、联共(布)、苏共中央重要成员的文章和指令218篇,初版印数28000册。
《文集》的“高规格”出版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伴随着中苏结盟以及政治、经济上学习苏联的大势,新闻宣传战线也在向苏联看齐。“进入1954年后,中国新闻界出现了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高潮,赴苏对口学习蔚然成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中共中央新闻宣传机构,专门地、有组织地访问了《真理报》、塔斯社并考察了苏联广播事业,同时也积极编译出版了关于苏联的新闻宣传与信息传播思想、实践的著作。该《文集》便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它被国内新闻学界普遍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理论与事业全面学习苏联的重要成果与历史见证①中译本《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出版后,即作为全国新闻工作人员和大学新闻系学生的学习用书。[3]。
(二)《文集》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文集》中的诸篇文章内容在政策上或思想上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完全可以进行“互文性”解读;而文章作者大都是政策(指令)的发出者(签署者);宣传观念与宣传时间具有最直接的契合性。《文集》以纵向的时间为序分编于八个时期:
其一,1917-1918年时期文章7篇,其中列宁5篇。主要论述建党初期报刊面临的群众舆论宣传、推翻资产阶级宣传工具、苏维埃政权当前任务等问题,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顺利诞生有着重要意义。列宁为此时期报纸任务定下了基调:苏维埃报纸应成为劳动公社的机关报,任务主要体现在“组织劳动”“组织竞赛”等方面,通过经济上的民主集中制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4]
其二,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年)文章29篇,其中列宁18篇。指涉报纸性质的讨论、列宁与当时重要报纸从业人员的指示和书信,以及时任苏维埃俄国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的斯大林关于创办《革命士兵报》的指示、通信文件和命令指示等。列宁认为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内报纸的主要任务是“用生活各方面的生动具体的例子和榜样来教育群众”,并“向滥用外来语宣战”;同时也对关于生产宣传的重要性、内容风格通俗化、形式(报纸、电影、演讲、座谈等)、实施途径(工厂、技校张贴通告等)进行了详细论述。[5]
其三,过渡与恢复国民经济时期(1921-1925年)收录的文章最多,达92篇,其中列宁32篇,斯大林20篇,莫洛托夫16篇,加里宁15篇。主要涉及经济恢复过程中报刊对人民的教育、团结和组织作用,报刊及新闻工作者贴近人民群众的要求、服务于恢复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等方面。列宁指出“报纸应该成为战斗的机关报”,要供给、分析、研究真实的经济材料,“以便得出正确结论来管理工业及其他”,做“社会主义建设真正的机关报”[6]。1923年5月,新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斯大林[7]在《真理报》上连续发表文章,进一步阐发了列宁有关报刊在党建和国家建设方面的集体组织者作用、联系党和群众的任务,驳斥了当时俄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负责人殷古洛夫对报刊组织作用的误解,并选取《真理报》的创立和发展及其承担具体任务和历史作用进行说明之;同时肯定了工人通讯员重要地位。[8]1924至1925年,时任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加里宁[9]与俄共(布)中央书记处书记安德列耶夫[10],持续论及了工农通讯员、刊物以及大学生刊物的写作内容、方法以及出版发行等问题。同期(1925年)另一位主管农业工作的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莫洛托夫,也强调了报刊与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农村通讯员、工人通讯员,应该与基层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些观点正是对列宁、斯大林强调报刊群众化观点的继承和拓展。[11]
其四,工业化建设时期(1926-1929年)文章35篇,其中斯大林13篇,莫洛托夫、加里宁和基洛夫各6篇。主要强调报刊应宣传工业化和批评工业化进程中不良现象,服务于国家工业化的总体目标。斯大林、莫洛托夫(1928年时任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12])对于新闻报刊在自我批评中的重要作用、批评误区进行了阐述,指出报刊批评工作大多流于表面,不少报刊有时“为批评而批评,把批评变成一种惊心动魄的体育表演”;强调报刊应该站在自我批评的前哨,“更坚决地消除缺点,更准确地击中官僚主义的脓疮”;强调报纸应该尽量通俗化,服务于经济建设,在新闻报道方面要注意国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13]此外,时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基洛夫(1927年)、加里宁(1929年,同时兼任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下同)也高度评价了报刊与工农通讯员的重要作用[14]。
其五,农业集体化时期(1930-1934年)文章26篇,其中斯大林6篇,加里宁、基洛夫各4篇等。集中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是批判反列宁主义,斯大林指出编辑部的任务是把“党的历史研究工作放在科学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轨道上”[15]。二是农业集体化实践中的纠偏,1930年3月2日斯大林在《真理报》发表《胜利冲昏头脑》一文,提出必须采取措施消灭集体农庄运动中的过火行为[16],也位列此时期选文的首篇。三是报刊与总路线、群众的关系。加里宁(1933年)强调报纸是群众的机关报、社会舆论的喉舌和组织者。时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的古比雪夫(1931年)提出了报刊服务于“总路线”的做法:报道内容注重选择性、系统性,强调新闻记者的责任感,建设通讯社网和通讯员站,完善新闻报道系统。[17]
其六,新宪法实行时期(1935-1937年)文章13篇,斯大林、加里宁、米高扬等继续强调报刊以及新闻工作者的编辑工作,应着重关注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1936年时任联共(布)政治局、外贸人民委员会委员的米高扬,对《为了食品工业报》的办报工作给予的具体指导,指出应通过报道先进人物来实现宣传教育人民群众的目的。1935年7月时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苏联中执委委员的日丹诺夫[18]主管文化领域,对《共产党人报》“草率的态度引证领导同志的讲话”、重复“歪曲了列宁的原理”的错误倾向予以严厉批判[19]。这一时期,报刊关注的领域也日益扩展到新宪法草案以立法的形式保障社会主义的民主主义、公民的权利平等层面[20]。
其七,1938至1941年文章12篇,涉及斯大林、加里宁、赫鲁晓夫等。开始强调报刊应广泛宣传向列宁和斯大林学习的号召,推进党的宣传事业发展,积极承担当前社会任务。斯大林指出党的宣传工作的任务,即“帮助我们所有各工作部门中的干部人员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加里宁(1938年1月起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下同)[21]论述了新闻通讯写作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做好新闻通讯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指出通讯“应当是一幅富有艺术价值的图画”;1940年5月,在联共(布)十八大上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赫鲁晓夫论及了报刊宣传马恩列斯学说、提高刊载文章质量的必要性。[22]
其八,卫国战争时期文章7篇。主要体现新闻工作在苏德战争期间发挥的重要宣传和组织、动员作用。斯大林的《广播演说》最为著名。加里宁细致地指出“鼓动和宣传工作应当适合现时的局势和民情”,“目前供鼓动员用的最好的材料就是战地通讯”,并结合具体写作实例对战地通讯的写作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指导。他也充分肯定了《真理报》以往功绩,对其在卫国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23]
二、《文集》体现出的苏联新闻宣传观念及其变迁
总体而言,《文集》的历史分期(至1937年)与1938年联共(布)中央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保持一致[24],体现出强烈的政党性的政治色彩。因为它既然根据布尔什维克历史发展时期来甄选编排,就不仅体现了很强的时代性,还体现出了新闻工作领导层的更迭以及新闻工作内容与制度的日趋完善、强化。
首先,《文集》收录的文章全部聚焦于对报刊的作用、报刊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论述。这些内容基本沿袭了列宁相关宣传理论的精髓,不同作者又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任务加以拓展。这凸显出“俄共-苏联”的新闻宣传思想内涵的继承性与发展性。它大致呈现出以下演变特征:1917-1918年间,新闻宣传的任务是为革命造势,为人民运动与战斗而服务;社会主义俄国建立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恢复社会经济建设而发挥宣传作用;政权稳固时期,注重避免一些错误的政治倾向,为经济生产提供指导,例如对于个人崇拜问题的批评与反思等;卫国战争时期,新闻宣传为抗战动员、反对侵略、民族独立而服务。可以说,《文集》各个时期的内容都有其“当代性”,表明俄共、苏联的新闻宣传事业,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局势紧密相连的,新闻宣传事业发挥的主要是一种“工具性”作用。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报纸在党内的批评监督作用实践起来存在较大局限性。比如沃罗涅日兽医学院组织学教授瓦西里耶夫在1934年4月28日《公社报》(中央黑土区)发表《如何缓解牲畜缺额》,提出为了增加牲畜的肉产品重量,建议5、6、7月停止或至少减少牲畜屠宰。这一从动物饲养学和国民经济学的视角而言属于正确和适宜的主张,也属于群众内部正常化的沟通,却被联共(布)中央组织局批判为“破坏肉类计划交售”,刊载该文的《公社报》编辑部犯了“极其严重的政治错误”,该报责任编辑施韦尔的职务也被解除。[25]也就是说,一些诸如“自我批评”之类优良的党报思想并未得到贯彻执行。
俄文版的《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出版于二战胜利之际,苏联社会总体稳定,亟待凝聚全国人民心志,开展战后新一轮的经济建设。因此,《文集》在苏联新闻宣传事业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从其出版发行的规格上、收录文章内容的全面性与一以贯之的宣传内涵上,都可以看出来。可以说,《文集》在苏联宣传中发挥的是一种总结与展现党的新闻思想实践和教育与凝聚党政干部知识分子的作用,毫无疑问也是苏联新闻观念的一个集中缩影。
三、《文集》在中国:引进、学习及对新闻宣传的影响
新中国初期新闻教材的编写,主要参考苏联新闻学教材。苏联新闻学教材达到48种之多,对苏联党和政府主管的新闻媒体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26]。《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与其他1954至1955年译介到新中国的苏联新闻学著作,例如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联共(布)中央直属高级党校新闻班讲义汇编》、中国人民大学编译的《党和苏维埃报刊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以及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翻译的《党和苏维埃报刊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等[27],都是列宁、斯大林等俄共、苏共新闻宣传思想在具体历史语境中的集结,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宣传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新闻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首先,中国共产党也是马列主义的政党,借鉴苏联的新闻宣传历史与理论实践有益于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建设。无产阶级党报的“政治家办报”“群众机关报”“自我批评与政治沟通”“舆论喉舌”等思想,也在中共领导的革命与建设时期不断继承、发展与创新。例如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指出严重的官僚主义阻碍“新中国的建设任务”,决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1951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也对于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增加生产等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与推动作用。[28]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仍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愿望,沟通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等。[29]
其次,基于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以及当时的两极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执政与建设皆向苏联学习,而且1949年前中共新闻工作“以俄为师”也是成功的,效果是很好的。[30]1953年5月1日的《人民日报》,还译载了斯大林的《群众的竞赛和劳动热情的高涨》(《真理报》1929年5月21日,该文收入《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第344-347页),用于鼓舞国内的“一五”工业化建设。新中国新闻学奠基人之一的安岗,在批判资产阶级报刊的资本状况及其“新闻自由”的权力与资本限制准入惯例时,也引用了不少《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中列宁等的文章。[31]《文集》也成为建国初期引进苏联新闻学教材的重要部分,作为高校师生、研究人员以及党政干部提升宣传理论素养的经典教科书。工人日报总编室在1954年出版的《苏联报纸经验(第一辑)》中,也对该《文集》做了重点阐释。
与此同时,虽然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但中共中央也突出强调了“要与中国的实际、特殊性相结合”。1956年6月28日,刘少奇在对新华社工作的讲话中,针对照搬苏联模式的问题就说:“人家的东西,有的能照办,有的不能照办。不要把人家错误的东西搬过来。在我们的同志中间要破除迷信,遇事要有分析,要有批判,不要迷信,不要盲从。要有思考,要有创造性,才可以把事情办好。”[32]毛泽东也认为:“对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经验要有批判地接受,不能无条件地接受。不分好坏,不看条件,一律接受,一律学习,一律照办,就是教条主义,就是盲从,就是迷信。”[33]
四、结语
《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是全面引进苏联新闻宣传著作中的一部分;在当时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以及后来他们的回忆中,它是与“学习苏联的、西方的报纸经验”一并存在的[33]。因此对于其影响的判断也应该放置到“全面学苏”的热潮中去认知。因此总的来说,这一认知要想保持客观,必须认识到《文集》的内容以及新中国初期学习《文集》的风潮,从根本上属于巩固政党与政权的“目标性思想”与“政策性史实”,必须结合具体时代进行合理性解读与反思性批评。
国内新闻界一般认为,学习社会主义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是必要的、有成效的,但盲目照搬也“束缚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从而阻碍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思想界后来也出现了“舆论一律”,新闻的公开批评受到限制。[34]《文集》等收录的新闻学论述、宣传政策诞生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对学习苏联新闻经验的反思也应结合当时的语境,以历史演进过程去解释概念,而非反其道而行之。唯有如此,才能“通过对这些历史文本的触摸,在论述苏联新闻学研究对我国的影响时”,把握到意义生成的情境感,分析得客观合理。[35]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力丹教授对本文写作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程磊对文章框架提出了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出版者的话.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
[2] 乔木谈人民出版社内书的出版//许力以.春天的脚步:许力以回忆录.北京:华龄出版社,2012:323.
[3] 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06.
[4]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的初稿(速记)//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9-13.
[5] 列宁.论我们报纸的性质.论纯化俄罗斯语言.生产宣传提纲(草稿)//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27;45;56.
[6] 列宁.关于地方经济机关的讲演摘录.给《经济生活报》的编者.关于副主席工作的决定摘录//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99;114;135.
[7] 中央编译局马列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1998,4(10):241.
[8] 斯大林.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愈陷愈深//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65;169.
[9] 姜琦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辞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259.
[10] 杨元恪,陈有进,邵滨鸿等主编.世界政治家大辞典:中册.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1952.
[11] 加里宁.论农村通讯员的任务.安德列耶夫.关于工人通讯员和农村通讯员.莫洛托夫.我们的任务和农民报刊//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79;208;240.
[12] 新华社国际部编.苏联乌克兰共和国民族问题资料.北京:新华社国际部,1972:277.
[13] 斯大林.反对把自我批评口号庸俗化.莫洛托夫.目前形势和报刊//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321;331.
[14] 基洛夫.强大的武器.加里宁.在第六次全俄工农通讯员会议上的讲演摘录.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296;336.
[15] 斯大林.论布尔什维克主义历史中的几个问题//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371.
[16] 安·米·潘克拉托娃主编.苏联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大学翻译组译,三联书店,1980:607-608.
[17] 加里宁.社会舆论的喉舌和组织者.古比雪夫.反对一切偏向和曲解而斗争是报刊工作的基本政治内容//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396;366.
[18] 辽宁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汇编:上册.沈阳:辽宁大学历史系,1982(11):29.
[19] 米高扬.先进人物:报纸的支柱.日丹诺夫.萨拉托夫边委政治错误的几点教训//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435;417.
[20] 斯大林.论苏联宪法草案//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444.
[21] 阿诺德·汤因比.弗兰克·T·艾什顿-格沃金特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1):1939年3月的世界.郑玉质,关仪译,陈仁炳,王锡钧校.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70.
[22] 斯大林.党的宣传工作.加里宁.论特约通讯员的工作.赫鲁晓夫.报刊——布尔什维克最有力的武器//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474;462;485.
[23] 加里宁.关于鼓动和宣传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纪念《真理报》创刊三十周年//布尔什维克报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514;510.
[24] 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目录”.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7.
[25] 联共(布)中央组织局关于《公社报》发表瓦西里耶夫文章的决议(1934年5月29日)//李慎明,沈志华等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91-395.
[26] 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226-337.
[27] 童兵、林涵.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10.
[28] 马齐彬,陈文彬,林蕴晖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1949-1989).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13-27.
[29] 中国共产党党务工作大辞典.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1989:110.
[30] 吴廷俊.对“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考察.国际新闻界,2011,7.
[31] 安岗.捍卫社会主义的新闻路线.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57:57-59.
[32] 刘少奇.对新华社工作的讲话//刘少奇与新华社.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2009,1.
[33] 徐兑.学习《真理报》读者来信工作经验.北京:工人日报总编室.苏联报纸经验:第一辑.1954:48-50.杨甡.学习——为了新中国//任和君主编.记者往事.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38-42.
[34] 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05-407.
[35] 赵玉明.中国当代新闻学研究的演变:学术环境与思路的考察//赵玉明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