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训练器在腹腔镜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8-08-1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训练器胸腔积液

目前,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伴随各地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日益增多[1],并日趋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但由于恶性肿瘤患者年龄普遍偏大,手术时间较长,长时间的气腹对肺功能的影响,术后合并肺部并发症的机会相应增高,故围术期怎样进行高效呼吸功能锻炼[2],对于患者减少肺部并发症,并促进其快速康复,及患者的预后转归非常重要[3]。本研究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呼吸训练,加快患者恢复,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高龄患者106例。准入标准:(1)年龄60~80岁;(2)确诊为直肠癌患者;(3)ASA分级Ⅰ~Ⅱ级。(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肺肝肾等疾病患者;(2)精神疾患患者;(3)无法配合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6.2±4.8)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6.4±5.2)岁。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192.3±34.8)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186.7±37.2)分钟。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主要器械

呼吸训练器:宁波康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备案号:浙甬械备20150217号)。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实施呼吸训练器联合传统呼吸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开始于术前2周,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应在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开始执行。而护士在整个围手术期承担督促患者坚持按计划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3.1 有效咳嗽方法 患者选择端坐位,先行深慢的腹式呼吸数次,后用力深吸气,接着屏气4~5秒,随后缩紧口唇,缓慢经口呼气,再深吸气屏气3-5秒,前倾上身,行数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的过程中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于上腹部加压,帮助痰液顺利咳出。

1.3.2 缩唇呼吸 传统呼吸功能训练的一项基本操作。我们采用的具体方法为: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闭合口唇后,以鼻子尽力吸气后憋气20~30秒,呼气时缩紧嘴唇,呈鱼嘴状,让气体经“鱼嘴”缓慢呼出,必须做到深吸慢呼,训练程度以不感费力或稍费力为宜,每天锻炼4次,每次约10分钟。此项训练可以通过缩唇人为增加呼气阻力,提高气道压力,防止小气道的过早塌陷,从而达到减少功能残气量的目的,特别对于老年人有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可以起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1.3.3 呼吸训练器使用方法 术前,患者取端坐位,将呼吸训练器放在垂直位置,保持正常呼吸,然后含住咬嘴,缓慢吸气,使第一个球升起,并尽可能长的时间持续住,同时使第二、三球处于初始状态,之后再逐渐增加力度,循序渐进,直到所有的三个球全部吸起,并尽可能长时间的维持,每天锻炼4次,每次15分钟。

术后,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同样方法进行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内开始锻炼,术后3天内,每天锻炼4次,每次5~10分钟,力竭为止,术后3天之后,每天锻炼4次,每次10~15分钟。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的比率,肺部感染通过术后X线、CT或痰培养结果明确。胸腔积液主要以胸片或CT为诊断依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率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率比较

2.2 两组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较对照组胸腔积液发生率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呼吸训练器是一种辅助呼吸功能训练的器械,它集合了阻力吸气,肺容量锻炼及耐力训练等优势,优点在于:(1)训练过程中,降低呼吸频率,提高了肺活量,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有效通气量,减少无效通气[4]。(2)使用方法相对简便,通过学习,容易掌握其方法。(3)让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体会乐趣,看到成效,增强患者自信心,易于坚持,并长期锻炼[5]。训练过程中增加了肺容量,改善肺泡摄氧能力,并通过压力支持可有效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故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呼吸功能训练[6]。

而本研究中,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虽然没有进入胸腔,但是由于腹腔长时间充气,影响肺部扩张,加上患者高龄及手术和麻醉的创伤应激,容易造成患者术后肺不张,胸腔积液,甚至出现肺部感染,而呼吸训练器可以使患者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术前训练肺功能,术后帮助肺扩张,进而促进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7]。

传统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存在着准确性不高,实际效果不易评估的缺陷,而呼吸训练器的使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重大缺陷,患者通过吸气球的数量及坚持的时间上,可以很直观的反映其效果,并容易给患者以信心,使之坚持锻炼,故效果上也明显显著[8]。

呼吸训练器的使用在胸外科疾病的护理上已经有长期的历史,而普外科的应用缺乏有效及规范的应用。我们在应用注意事项上的体会是(1)首先护士要先行认真的培训,先让护士从根本上全面的体会围手术期肺部训练的重要性,100%掌握正确的呼吸训练器操作细则[9]。(2)细致的宣教指导,患直肠癌的这部分患者,往往都是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对低,理解能力不强,加上患病的原因,导致我们在指导上存在困难,首先让患者了解这样的训练方法,对其术后的恢复会有极大的好处,让患者能够很好的理解和配合,并学会用最直观的方法,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因而我们宣教要求是细心+耐心+爱心[10]。同时我们通过微信,借助视频资料指导患者进行此项训练,只有达到良好的医患配合,完善的训练计划,才能使患者在围手术期得到良好的获益[11]。(3)另需注意的是:对存在严重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劳累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脏病发作[12]。

在本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在护理上存在的问题,必需通过细致反复的讲解,指导患者进行锻炼,避免出现训练方法不对,吸呼比控制不佳,操之过急。有效防止呼吸肌的过度疲劳,而影响训练效果。故需对患者进行检查,纠正其不正确的训练方式,以免影响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呼吸训练器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有着高效、便捷、患者接受度良好等优点,值得我们在普外科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

猜你喜欢

训练器胸腔积液
滑膜炎的膝关节积液要抽吗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连续被动式运动训练器转速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虚拟维护训练器在飞机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膝关节反复肿胀积液怎么办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
腹腔镜手术训练器的摄像头影像滞后现象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