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用蚕豆新品种丽蚕1号

2018-08-15李汉美丁潮洪刘庭付马瑞芳

中国蔬菜 2018年3期
关键词:鲜荚蚕豆鲜食

李汉美 丁潮洪 刘庭付 马瑞芳

(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丽水 323000)

丽蚕1号是陵西一寸与Fall-8的杂交后代经系谱选育而成的鲜食蚕豆新品种,中熟,不裂荚,鲜籽粒浅绿色,煮食香甜柔糯,抗锈病和病毒病,中抗赤斑病、枯萎病,抗倒伏性较好。每667 m2鲜荚产量1 000~1 100 kg。

菜用蚕豆是浙江丽水地区的主要冬季作物,对于冬闲田的高效利用及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当地的产业情况,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长期致力于蚕豆新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于2015年选育出新品种丽蚕1号,现已在丽水莲都、松阳、遂昌、青田、龙泉等不同海拔地区进行推广种植,累计种植面积1 000 hm2(1.5万亩)。

1 选育过程

2002年春季以从日本引进的大粒蚕豆品种陵西一寸为母本,以从江苏引进的优良长荚、大粒、分枝相对较少、产量一般的蚕豆品种Fall-8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获得F1种子;2003年开始对F1进行单株选择,2005年开始进行株系选择,经8代系谱选育,于2011年获得稳定株系ST18-3-2,暂定名为丽蚕1号;2012~2014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丽蚕1号表现为生长势强,单株结荚数多,荚长介于2个亲本之间,产量明显提高,鲜食口味佳。2016年1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非)审豆2015001。

2 产量表现

2012~2014年分别在浙江省的丽水莲都、松阳、宁波3个点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2~2013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丽蚕1号平均每667 m2鲜荚产量为1 101.4 kg,比对照慈蚕1号增产10.39%;2013~2014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丽蚕1号平均每667 m2鲜荚产量为1 108.3 kg,比对照慈蚕1号增产10.53%。两季品种比较试验丽蚕1号平均每667 m2鲜荚产量为1 104.9 kg,比对照慈蚕1号增产10.45%。2014年大田示范推广产量统计结果表明,丽蚕1号每667 m2鲜荚产量为1 000~1 100 kg,比对照慈蚕1号增产10%以上。

3 品种特征特性

丽蚕1号属秋播大粒鲜食类型蚕豆,全生育期210 d(天)左右,鲜食青荚生育期170 d(天)左右,中熟。苗期生长势旺,中后期根系活力较强,耐肥,不裂荚,株高中等,97.3 cm左右,叶片较大,茎秆粗壮,结荚高度中等;花浅紫色,单株分枝8.5个,每荚粒数2.58粒左右,2粒以上荚占85.4%;鲜荚长12.87 cm、宽2.68 cm;单荚质量35.10 g;鲜籽粒浅绿色,煮食香甜柔糯,口味好,百粒重461.47 g。干籽粒种皮浅褐色,黑脐,籽粒较大,百粒重205 g左右。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95.0 g·kg-1,淀粉含量127.7 g·kg-1,总氨基酸含量7.98%,富含钾和微量元素硒。2014年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抗性鉴定与评价,丽蚕1号中抗赤斑病和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32.75和21.24;抗锈病和病毒病,病情指数分别为7.35和9.33;抗倒伏性较好。适宜浙江省蚕豆种植区种植,其他区域可进行适应性试验后推广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精细整地 选择土质肥沃、阳光充足的地块,播种前平整土地,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生物有机肥80 kg、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下同)40 kg作基肥。深沟高畦,畦宽120 cm、高25 cm,沟宽30 cm。蚕豆忌酸性土壤,结合整地每667 m2撒施白云石粉30 kg。

4.2 适时播种 丽水地区(碧湖、松阳为主)播种适期为10月中下旬,以不迟于立冬为宜。每667 m2用种量6~8 kg。一般行距75 cm,株距30 cm,播种深度5~6 cm,每穴播1粒,播种后每667 m2用钙镁磷肥25 kg或草木灰40 kg盖种。

4.3 田间管理

4.3.1 水肥管理 生长前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出土,扎根齐苗;生长中期土壤宜干爽,以利根系下扎,多生侧根,茎叶粗壮;生长后期应注意防渍,减少赤斑病的发生。立春后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20 kg,始花期和盛花期每667 m2同时用硼砂3 kg、磷酸二氢钾1.5 kg兑水

100 kg作叶面肥喷施,摘心后每667 m2施尿素7.5 kg。

4.3.2 整枝摘心 蚕豆4叶期去除主茎,选留5~6个健壮侧枝;初花期摘除小分枝及细嫩分枝,每株留6个侧枝;开花后期适时摘心。

4.3.3 病虫防治 勤查病害,提前防治。苗期要注意观察根腐病,初现病害症状时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30%甲霜·噁霉灵水剂2 000倍液,或8%宁南霉素水剂1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每隔7~10 d(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田间湿度较大时注意防治赤斑病、锈病、疫病等病害,可开沟排水,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氟菌·肟菌酯悬浮剂6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0倍液喷雾防治,每8~10 d(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控制病害蔓延。

4.3.4 适时采收 开花后42~60 d(天)日增重最大,一般花后40~45 d(天)嫩荚鲜质量达最大值,此时最宜采摘。鲜食蚕豆采收时间应合理安排,过早或过晚均会失去鲜食价值。

猜你喜欢

鲜荚蚕豆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冷藏蚕豆鲜荚优势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蚕豆花开
大豆品种浙鲜15通过审定
大豆品种万鲜1号通过审定
且将蚕豆伴青梅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蚕豆大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