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境遇下豫南传统村落保护定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2018-08-15◎徐曼
◎徐 曼
广义的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其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格局、选址等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1]。传统村落是乡村聚集的生产生活基地,经历百年自然环境、政治文化的变革,积淀了深厚的历史记忆、文化和美学价值,是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最大遗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各地都引起了高度重视,广泛开展实施[2]。在美丽乡村建设境遇下,对传统村落保护如何定位,如何可持续发展,就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美丽乡村建设与豫南传统村落政策解析
行政区域上的豫南,指河南省的南部,包括南阳、驻马店、信阳3个地级市和固始、邓州、新蔡3个省直辖市。狭义上的豫南,根据地形地貌、民风民俗、气候类型等方面的独特性,通常指河南最南端的信阳地区。信阳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连接南北交通命脉的“三省通衢”,其境内的有大别山和桐柏山构成南高北低地势,山地达7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7.1%,是典型的岗川相间、形态多样的阶梯地貌。信阳地处淮河上游,境内有363.5公里的密集淮河支流,水量丰富,气候温暖宜人。天然的山川河流给信阳地区的传统村落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历史人文的变迁使其深受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徽派文化的浸染,最终形成它独特的豫风楚韵的风格,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独树一帜。随着河南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信阳地区的新县西河村、信阳郝堂村等典型成功案例的出现,豫南传统村落这颗封尘已久的明珠,又一次被历史的车轮推向了世人面前。
二、豫南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及问题梳理
通过笔者长期实地调研、1987-2017年这30年里的相关资料分析,根据豫南的地貌特征分为西南部、东部和北部3个部分,将豫南传统村落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比、梳理如下:
一是历史发展因素。传统村落的民居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因素导致建筑破败,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导致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长期滞后的基础设施也使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最终导致“空心村”现象。近几年,伴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新村建设,现代化生活方式居住条件无序地新建和翻建住房,铁路公路、旅游景区开发城乡一体化不同程度的破坏着传统村落的格局。
二是政策落实过程中的责权不明政策落实过程中的责权不明问题,是不少古村成为空心村,保护、修缮工作难以开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繁琐庞大,落实起来需要各个行政部门的协同努力,共同创新方可解决。另一方面村落中,大部分老建筑产权属于私人所有,修缮需要向政府报批,才可获得部分资金支持,这对于实际修缮开支来说杯水车薪,村民无力承担。
三是农耕文化逐渐凋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耕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豫南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已逐渐淡出农业生产生活[3]。传统的耕作农具和生活用具正在消失,男耕女织的生活场景发生变化。传统村落的带头人由族长到村长,村落凝聚力变低,社会关系也发生很大变化。
四是浓郁的民俗风情经历变迁。豫南传统村落里的民俗风情异常丰厚,但是近年来,乡村中的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村落里的邻里关系、乡约乡规,村里庆典等逐渐消失,社会距离从熟人走向陌生社会。传统礼节在实践中省去,村民对传统节日兴趣变淡,传统节日逐渐淡化、传统服饰趋现代化,方言逐渐淡化,产业类型也趋向旅游衍生的农副产业(见表1)。
表1 传统村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现状
三、美丽乡村建设境遇下豫南传统村落保护定位
截至到2016年11月15日,在全省591个省级传统村落中,信阳84个村落入选,占全省的14.21%,其中19个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占全省的20%。信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着众多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存。2016年9月30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信阳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是全省有关村落保护的第一部法律法规。在法规中特意加入了豫南特色,红色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
笔者以截止2017年3月,以信阳地区106个国省市级传统村落为研究蓝本,借助相关法律法规总结出豫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定位,在当下不是固定、冻结在某个历史阶段,不是简单的复古,需要保护的是优秀历史基因的载体,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否则会陷入“该保的没保,不该保的却保了”的尴尬,以下是具体的保护认定、保护等级及批次(见表2)。
表2 豫南传统村落保护等级、批次
四、美丽乡村建设境遇下的豫南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策略
1.传统村落+制度模式。根据《信阳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将制定多部门全方位联合的工作机制。制定其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古建筑修复项目、村内古道修复与改造项目、村道硬化项目、卫生改厕项目、污水治理项目、村庄绿化项目等列为资金重点补助项目,分批次的落实到整个豫南地区。
2.传统村落+科学规划。要确保传统村落的物质资源唯一性。在传统村落规划中要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传统文化与历史遗存,同时,兼顾村庄自身的发展与活化,将传统特色鲜明地带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并修复,可考虑村民自身使用的同时赋予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功能提升;新县西河村的改进规划时尤为明显,对传统风貌统一性较差的南区,以闲置粮仓为核心,对片区的风貌与功能进行整治与提升,使南区成为村民以及其他来访者最重要的休闲体验与服务中心,同时在规划中对山林、水体、农田的村落资源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与利用措施。
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带的确定。豫南传统村落常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在规划中要从充分尊重自然和村落的空间格局。其中新县西河村建设就遵循“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这个理念,坚决不挖山、不填塘、不大拆大建,保留原有乡村风貌,尽量使用本土材料和技艺去修复传统民居,体现乡土味道,同时内部巧妙构思,是适当改造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增加居住的舒适度。西河村完善了道路系统,增强了道路的可达性,将原有的部分滨水小路及大圣庙朝拜小径整合贯通、形式完整的村落特色游览路径,并在村落东西两侧增加步行游赏路线,为了使游客更好的从高处观赏村落优美风景。西河大湾的南区新建建筑相对较多,建筑功能主要有民居和村委会、闲置粮仓等公共建筑。规划中保留了现有的居住类建筑,只新增了一个卫生所。粮仓的改造定位为茶油博物馆(后更名为西河粮油博物馆),展示传统茶油压榨工艺的同时承担一部分旅游接待及村民日常活动功能。
3.传统村落+文化模式。文化保护和建设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原居民逐渐迁出村落,古村落的生活气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渐流失,最终使村落变成一个只有历史建筑物,而没有软文化的空壳。在西河村粮油博物馆的修复过程中,专家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如石砖、瓦当、当地的粘土、竹子、古物件等。在保留民居院落平面布局形式下,采用传统工艺,如传统抬梁做法、瓦脊的装饰、山墙的形式等,同时尊重当地民居院落的门楼一定要朝向祖地或山凹处的风俗,顺势营造豫南特有的“歪门楼”。
4.传统村落+产业模式。中国自2012年起抢救性地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经过多年努力,传统村落快速消失局面得到遏制,开始迈入保护、改善和复苏的阶段。贫穷仍然是保护的最大困难和许多问题的根源,近年来,信阳政府纷纷发展传统村落的旅游产业和传统生产产业,其中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结合发展,农民的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其他地区。新县西河村在规划建设的同时就融入了产业建设,主要表现在:(1)整合现有的山场,结合规划中的西河茶油博物馆形成从油茶种植到有机茶油加工、榨油工艺展示、茶油产品售卖的完整产业链;(2)改良山场的固有农产品杉木及板栗;(3)利用闲置农田发展观光农业;(4)发展传统村落特色旅游。这些地方基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已经可以超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化初级阶段,直接以乡村旅游和由农业劳作、农副产品来引领绿色农副产品的栽培和生产,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走出一条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新道路。
5.传统村落+众创模式。加强村落内化升值,营造农民创业氛围。可以对村民进行科技创业教育与培训,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资金扶植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出一批生态农业、特色农副产业的领军人物,通过知识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深入驻村,开展多方面的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实现村民的创业能力培训和村落的社会生产力营造。结合当地特色最终将整合资源,从规划、设计、原料、开发、生产到销售渠道,形成良性经济生态圈,最终实现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要素的保护与传承的最终目标。
6.传统村落+公益模式。组织社会人士与传统村落村民共同成立了合作社、公社。尊重原著民的意愿,推动各项保护和利用计划,强化社会各界和当地村民的“村落认知”调研其“生活意愿”和“环保意愿”,规划其“职业意愿”。引入社会资金活跃传统村落建设。在欧洲地区,民众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很强,由相关协会、基金会组建公益机构,出资解决村民无力修缮古建筑的问题。引入社会化智力和资本支持,尤其是规划设计界、文化遗产保护界、农业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投资领域的力量。通过“互联网+”打造“乡筹”平台,将社会资源和人脉,通过项目植入传统村落建设中。
信阳传统村落蕴含了豫南民居、民居群落、传统民俗、红色精神等多重价值,成为发展旅游业和弘扬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人的交往艺术,与社会的共生关系等,人们到传统村落感受的不仅仅是乡愁,更重要的是传统村落的内在精髓在当代得以延续,以达到永续保护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