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农业地方标准现状及问题浅析

2018-08-15

甘肃农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甘肃省标准化农产品

(甘肃省标准化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农业标准化对调整农业结构、规范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现代农业,根本途径是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1],甘肃省作为欠发达农业大省,早日实现农业标准化和现代化对我省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决定性作用,分析目前农业标准化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加快我省农业标准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甘肃省农业地方标准现状

(一)标准化进程明显加快

除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甘肃省现行有效农业方面地方标准约1200项,近五年来制订地方标准近500项,涵盖了农作物品种、地理标志、农业机械和相关技术规程等方面。见表1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基本形成较全面的能够覆盖甘肃省的优势和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重点以粮食、草食畜、蔬菜、特色林果、中药材等主要内容,基本建立了农业标准体系,为全省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创建地方名优农产品品牌战略打好了基础。

(二)标准化紧密结合地方特色

甘肃省地方标准主要制订单位主要有各级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各地农业科学研究院、高校、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各制订单位结合地域优势和专业特点,经过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甘肃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农作物种养殖技术、新品种培育、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等方面制订了大量标准,为区域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如表2所示,各地区能够紧密结合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

(三)“三品一标”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全省从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重点环节控制危害因素,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取得了实效。全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近1 00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近800个,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进展迅速。使产品特征明显、地理区域清晰、知识产权明确的特色农产品得到有效保护,促进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创立。

表1 2013年-2018年5月甘肃省地方标准制订情况

表2 甘肃省部分市州地方标准特点

(四)检验检测体系逐渐完善

建立完善了涉及农牧、质检、食药及社会检测机构等领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主要检测机构有国家农副产品质检中心、甘肃省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和各县区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形成。

二、农业地方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标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省的农业标准以种养殖技术规程居多,部分特色农产品缺乏质量检测标准,农产品保质、加工、储运标准不足,农残、药残、兽残及添加剂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及检测标准缺乏。

(二)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

部分农产品的技术指标及质量安全标准可操作性较差,在现有标准中,生产与市场、流通环节衔接不紧密。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还不完全配套。标准指标体系很难适应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标准内容滞后于农技发展

甘肃省农业地方标准主要根据省内需要来制订,由于甘肃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范围不广,造成地方标准制订时受限于落后的生产状况,标准内容滞后于农技发展水平,致使技术法规和标准普遍较低[2],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全省现行的农业标准中有773项农业标准需要进行修订,其中:种植业567项、畜牧业108项、草业25项、林果15项、渔业14项、农业环保9项、农机34项、农产品加工1项。

(四)标准化知识普及程度不高

我省农业标准化的推广体系比较薄弱,农业生产经营者过于分散,经营规模小,人口受教育程度低。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轻生态、重眼前轻长远的传统观念现仍未彻底改变过来,从而造成一些低质量、低档次的大宗农产品供过于求,销售不畅,优质专用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总量不足,规模偏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农业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推广还存在很大差距,全民标准化意识薄弱,存在重制订,轻普及、轻实施现象,农业标准化战略落实困难重重。

三、关于甘肃省农业标准化的建议

(一)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根据已有的国家及行业标准,结合本省特点制定相应标准,以适应农业发展最新要求,制订农产品各环节相应标准,弥补标准制订不均衡问题。应提高生产及检测等领域人员的参与度,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和研究力度,在现有基础上,加快制定适应本省的各类标准,完善标准体系。

(二)加强标准普及、宣贯工作

随着近些年农民知识层次的提高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技人员应利用各种途径,加强标准的宣贯,普及工作。如各地农业部门可定期召开培训班召集产业大户优先示范学习使用,利用驻村帮扶工作队等力量入户宣传等措施加强标准普及。

(三)及时修订不合理指标

农业标准化涉及多个行业多个环节,某一环节技术的进步及应用都会影响标准指标的有效性,因此应组建由农业部门、质检部门、相关标委会等机构组成的牵头组织,对标准制修订工作统筹研究。及时废止内容重复的地方标准,保证标准的统一和适用。同时必须及时了解国内外农业标准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修订以满足最新发展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省的农业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我省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质量,使农业生产达到标准化、产业化、机械化及集约化要求,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加强我省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我省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甘肃省标准化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标准化简述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