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沿线中等收入国家贫民窟成因与对策分析
——以柬埔寨为例

2018-08-15杨晓霖陈钰洁刘富刚

甘肃农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贫民窟柬埔寨一带一路

■杨晓霖,陈钰洁,周 起,刘富刚

(德州学院 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2017年,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顺利召开,“一带一路”沿线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沿线国家“贫民窟”的栖息生长较为现实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切实改造“贫民窟”,促进“国家大机器”高效运转,对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发挥各成员国特别是中国的积极主导作用,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交流合作,促进各要素、资源优化配置,释放沿线成员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互利共赢中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在交流合作中构建命运共同体,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贫民窟共建、贫民再就业、贫民利益稳固化具有深远意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正在紧握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契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贫民窟的界定

关于“贫民窟”的界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且完整的定义。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看,贫民窟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中间过渡阶段的产物,就如在现代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现象屡见不鲜,人口的城市化速度远远高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化速度,加之城乡贫富差距的影响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基于此所产生的主流文化与低收入阶层的格格不入,城市没有能力去接纳这些非正规经济从事者的“野蛮式入侵”,因此必然导致农村人口不被城市接纳,并产生一种城市发展的中间过渡模式,这既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充分的结果,也是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显现的产物。人口的集聚造成摩肩接踵的人口密度,缺失的基础设施与“野蛮”生长的建筑分布,“无序混乱”是贫民窟的常态特征,亦是城市非正规性的一种体现。这不是一种被认可或规范的形式,常常被政府、城市居民避而远之,甚至被称为“城市之癌”[1]。这种人口集聚虽不是理性的产物,却是自发形成和持续演变的结果,是真实、紊乱但充满生命力,可以归纳为一种具有活力的多样性,是一种表面无序下的“有序”,相较于正规性视角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具有非正规性特点的贫民窟显得更灵活而富有弹性选择。

二、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理论

2.区域增长极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是在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瓦索·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3]。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经典的区域发展理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柬埔寨经济相结合,利用“一带一路”官网、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亚洲开发银行(ADB)等权威机构数据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寻找柬埔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特征,并通过数理分析归纳柬埔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与作用机制。利用D式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对柬埔寨贫民窟治理的可行性进行预期效果预测。

三、 柬埔寨的贫民窟成因分析

(一)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西南部,隶属东南亚地区。地处于此(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连接地带,地震灾害对本区经济发展极大阻碍。地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9~30℃,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受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和季风影响,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

(二)政治经济原因

柬埔寨是“一带一路”战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贫民窟主要集中于城市与农村的过渡带地区。早期受冷战影响后地缘政治经历了从碎片化到重组的变动。国内政治派别斗争的分化与组合,外部势力的欺压让柬埔寨动荡不安。二战期间,日本强占,直至1978年才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君主立宪制。

图1:2012-2018年柬埔寨的宏观经济增长率

(三)历史文化原因

历史上,柬埔寨为殖民地,独立时间短,殖民主义和封建残余深厚,并且柬泰两国在历史上就有柏威夏古寺[4]争端纠葛的国家主权问题,造成了双方复杂的地区争端,给柬埔寨的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佛教在公元一世纪后传入柬埔寨[5],在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对柬埔寨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柬埔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

四、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贫民窟“D式”综合治理模式

结合上述两大理论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本研究认为贫民窟改造需要一个多元化协同发展模式。对此,给出一个改造系统模型D=E1+P+C+E2(简称:“D式”综合发展模式)。基本思路是:改造要全方位地考虑贫民窟现状,多层次结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层面,综合治理改造,谋求多元化协同发展。

陈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其重点项目奥特生物全国奶牛养殖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和采集奶牛活动信息,揭示出奶牛发情信息准确率高达97%以上,产品已在全国300家养殖场推广。

图2:“D式”综合治理模式模型

(一)经济层面

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西蒙—库兹涅兹对经济增长的定义为“不断扩大地供应它的人民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商品的生产能力有着长期的提高,首先要进行先进技术所要求的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

根据柬埔寨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来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第二产业的增长态势最佳。

表1:2010-2015年柬埔寨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

1993-2016年柬浦寨国内生产总值虽然持续增长并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但是其波动幅度比较大。从总量上来看,柬埔寨国内生产总值已由1993年的25.33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200.17亿美元,是1993年GDP的7.9倍,这20多年中上涨了690.24%。在这段时间里,人均GDP也大幅增长,图3所示,由1993年的179美元逐渐上涨到2016年1140美元,是1993年的6.4倍[6]。

图3:柬埔寨总GDP和人均GDP演变(资料来源:ADB)

当前,经济环境大好,柬埔寨可以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的同时可以开发一些特色产业,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积极主动地倡导向柬埔寨地区输出友好型产业,带动柬埔寨经济转型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二)政治层面

政策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政治制度、政策的提出与贯彻执行需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好国家、政府的杠杆调节作用,平衡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冲突、矛盾,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推动贫民窟改造、升级。巴西、拉美、孟买、美国等对贫民窟的改造主要是政府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城乡基础设施与棚户区改造、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等等。

贫民窟最初是从农村涌入城市的贫民和没有住房的穷人通过占用共有土地或私人土地的方式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基于此,柬埔寨可以土地产权问题为出发点,出台相关的贫民窟用地合法化的政策,承认土地占有者的使用权甚至所有权[7]。在土地合法化存在困难的地区,异地再安置举措并行,将贫民窟重新纳入城市规划之中,将贫民窟的改造发展纳入城市发展体系[8]。

贫民窟改造效益可以根据区域政策的效益评价来调整区域资源的整体倾向以及评价区域改造的成果效益。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个层面来分析贫民窟政策改造:在定性分析方面,贫民窟改造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目标主要有两个,即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因此针对贫民窟改造的政策的整体效应表现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效应等方面,而且是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评价指标。在定量评价方面,效益分析方法是在分析预测区域政策实施条件和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对政策实施过程中所付出的社会费用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预测和比较分析,用一些定量的指标对区域政策效应进行评价。它主要考虑的是贫民窟改造所投入的资金时间价值,即先按照一定的折现率对贫民窟区域政策可能产生的全部费用和效益进行折现,然后比较其大小,其中在贫民窟改造评价层面上,最可靠的指标就是社会净现值指标。计算社会净现值的计算公式为[9]:

式中:SNPV——区域政策实施期间的社会净现值;

Bt——区域政策实施第t年的全部效益;

Ct——区域政策实施第t年的全部费用;

r——社会折现率。

SNPV≥0表示政策实施所带来的效益是大于其费用的,政策有效;SNPV<0表示政策实施过程中费用大于效益,该政策无效,必须调整政策方案,使其变成有效方可实施。政策效益的计算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即政策的实施给整个社会所带来的效益。费用也指的是社会为贫民窟改造所付出的全部成本。除此之外,评价标准还要包括费用效益比、就业率等指标。然而,大多数人认为的贫民窟改造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性问题排除了其可能产生的利益效应所带来的可能结果,只局限于支出改造的投入而不计算贫民窟改造资金的社会回报效益的看法有失偏颇。

另外,贫民窟问题的实质是贫困问题, 是贫困和社会两极分化现象在城市中的集中体现。

(三)文化层面

文化软实力为国家长治久安保驾护航。柬埔寨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要以“一带一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理念要求,沿线国家应积极向柬埔寨输送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做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四)教育层面

教育是保障国家持久高效发展的试金石。在柬埔寨只有61%的孩子完成了小学教育,55%的孩子能够继续读初中,40%的孩子完成了初中教育,只有25%的孩子读到高中。因此,近年来柬埔寨政府增加了对教育部门的投入,2015年的投入总额达到453万美元,比2014年高26%。

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柬埔寨的人口增长率为1.7%,2015年平均每个妇女会生2.6个孩子[10]。在这种孩子过多、家庭又贫困的状态下,让每个孩子都能完成学业是不现实的。因此,大部分柬埔寨家庭不太重视教育,更希望孩子能够早点工作来补贴家用。由于教育程度不高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数出国务工的柬埔寨人只能从事危险、不体面、肮脏的“3D”工作。

国家公民的整体素质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突破。针对柬埔寨受教育程度偏低以及国民对受教育的认知程度较低的问题,柬埔寨政府可尝试积极推行初等教育普及化,尽可能地改善贫民窟地区的教育环境,积极推行免费义务教育。与此同时,中国推行“孔子学院”,支持柬埔寨教育事业的同时开展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公共外交,协同双边合作解决公民素质较低的问题,有效解决国内的贫困和社会分化问题。更有利于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国家智库作用,明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创新创业精神作为人才培养核心理念,将研究生教育作为人力资源高地[11]。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建立智库联盟,提高区域国民素质,可有效推进贫民窟问题的解决。

五、结束语

21世纪以来,柬埔寨宏观经济形势逐渐向好,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和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增加经济增长中的创新驱动要素,柬埔寨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结构转型、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等新任务。通过贫民窟建设的经济政策效益化模式发展、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升级、文化包容沟通互信、教育投入的增长以及创新型人才的专业化、规模化培养,“D式”综合发展模式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贫民窟综合治理及多元化发展。

贫民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解决贫民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按照“D式”发展模式,综合经济(E1)、政治(P)、文化(C)、教育(E2)等方面,扎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积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全民素质提高,将有力促进柬埔寨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贫民窟区改造转型、蜕变发展。

猜你喜欢

贫民窟柬埔寨一带一路
柬埔寨·贡布
柬埔寨鲜芒果出口猛增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柬埔寨·金边
为肯尼亚贫民窟儿童“造梦”
肯尼亚推出贫民窟一日游
柬埔寨筹组新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