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上盖公共性景观绿地营建的实践与思考— —以上海虹桥商务区中央轴线景观绿地为例

2018-08-15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商务区虹桥公共性

徐 峰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33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长江三角洲掀起了轨道交通的建设热潮。上海虹桥商务区既是长三角交通枢纽的一个重要区域,又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典型示范区。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域中央轴线景观绿地便是在地铁车站上建起来的,如何处理好地下车站与地上公共性景观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好周边商务楼宇与公共性景观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公共性景观绿地

1.1 公共性景观绿地的概念

公共性景观绿地是指能够自由进出和使用的、面向公众的、供大众游憩的城市空间。它是塑造城市空间形象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于提升整体城市空间的品质和魅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公共性景观绿地的特征

开放性和公益性是公共性景观绿地最根本的特征。这也意味着投资建设是非营利性的,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塑造一个安全、具有特色的公共性景观是最终目标,同时也是传达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通道。

2 中央轴线景观绿地建设的背景和内容

2.1 总体规划

根据虹桥枢纽的整体规划,中央轴线景观绿地定位为公共绿地,位于商务区核心区域,虹桥火车站西侧,东起申虹路,西至申滨南路,南至邵虹路,北至苏虹路,绿地周边自东向西毗邻虹桥天地、万通中心和新地中心三大商业综合体,绿地总长度约280米,宽度70~110米不等,绿地下方是地下箱涵,分为两层,上层为公共区域(地下商业空间),下层为地铁。绿地位于10号线虹桥火车站后辅助线和2号线虹桥火车站至徐泾东站区间隧道以及轨道交通17号线相邻区域。

按照原建设计划,中央轴线景观绿地建设要先于地块开发,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考虑到地块开发、地下空间开发等因素,决定暂缓对中央轴线公共绿地的实施,而是结合这些因素,进行一次一体化的规划设计调整,旨在打造一个低碳、绿色与生态的公共性景观空间,使公共性景观空间与地产商业之间具有联系性和连贯性,形成整体性的生态安全景观格局。

2.2 基地现状

规划调整后,取消了位于绿地北侧的湖虹路,改成了联通商务楼宇的景观通道,并拓展了步道的功能,把消防登高面融入其中。其次,绿地中还涉及数量不少的电梯井、通风井、空调外机、消防水管、污水管道等多种设施,这些都来自于地下商业空间和地产开发的配套工程,都是需要纳入到新的规划设计之中。另外由于绿地是建立在地铁之上,地铁结构荷载的要求也就成为了竖向设计的关键性依据。与各商业地块之间的标高衔接和排水设计也是关键的设计点,场地设计前的前期踏勘、资料整合等工作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做到真正的因地制宜,将地下商业、地块开发空间与公共性景观空间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营建一个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城市空间。见图1。

2.3 建设的内容

2.3.1 规划调整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结合城市设计、地块开发建设等综合因素,通过设计竞赛对中央轴线景观绿地进行了方案征集。目标是营建一个低碳商务,具有特色的城市公共性景观空间,中央轴线景观绿地是交通枢纽轴线的联系和延伸,是一个标志性的景观场所。

2.3.2 景观布局

中央轴线景观绿地采用了“流”的设计理念。“流”即形态流动、功能流动,用斑块构成统一场地,最大程度地融合周边商业,联通路网,地块功能与公共性空间对接,打造新型商业社区休闲场所,提升商务区品质,为商务人士提供高质量的景观休闲空间,为大众提供一个可达性强、开放性的游憩活动空间。

“流”的体现主要以步道来连贯整个场地,并配以曲线形的特色侧石(辉绿岩)贯穿整个景观空间。取消后的湖虹路变成了连接商业楼宇的景观通道,在通道中心区域设置特色水景、树坛等景观元素,丰富了景观空间。在绿化空间布局上强化轴线导向,以绿为主,突出春花秋实的景观效果。绿地两侧呈阵列式设计,采用季相变化明显的实生银杏,中间配以疏林草地的形式,主次分明,既保证了商务环境所需的可视性(通透、自由),又兼顾了大众所需的庇护环境(生态、安全),在强调视觉轴线的同时也确保了简洁明朗的商务环境。

2.3.3 景观材料的选用

地面铺装以彩色透水混凝土为主,两色之间用不锈钢条分割,同时点缀不锈钢银杏叶作为装饰。绿地侧石用曲线形辉绿岩压顶,侧石基部选用彩色马赛克装饰,简洁又大方。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乔木主要以香樟、银杏、朴树、合欢、桂花、红枫、白玉兰、垂丝海棠等,灌木地被选用了春鹃、红叶石楠、红花继木、金丝桃、栀子花、南天竹、阔叶麦冬、鸢尾、百子莲等。

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大众行为的研究和预见,又在邵虹路一侧增加了木平台、木躺椅(防腐木)组合,供人们休憩,现已成为午后商务人士休憩交谈的好去处。运用不同高低、形态多样的艺术锈钢板来装饰突兀的通风井,景观效果甚好。广场上用红色雕塑(绒线球)来点缀,以组团式方式布置于绿地之中,形成了一道靓丽的“红色情缘”。

3 建设管理机制的探究

3.1 以政府为主导,工作机制的创新

由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主导,多方参与的良性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一体化规划。公共性景观由政府制订规划和建设标准,并根据城市设计制订实施计划和建设目标。根据土地使用的整体性的要求对城市规划制定的土地使用原则和技术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把控好整体开发和设计的控制,保障城市空间形态的和谐,控制和引导城市设计的有效实施,制定设计导则和设计准则,避免废弃工程的出现,力求塑造具有可持续性、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城市公共性景观空间。

图2 实景图

3.2 属地化管理,前期介入的必要性

在中央轴线景观绿地前期策划之时,就已经邀请属地化管理介入。属地化管理单位就建设标准、移交接管条件以及行业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在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和竣工验收阶段也邀请属地化管理单位参与其中,做到无缝衔接,方案可行性强,这种管理机制也是打破了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

3.3 建立常态化的协调机制,积极沟通共同推进

中央轴线景观绿地建设的时间紧、任务重、协调点多,在有序推进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常态化的协调机制,按照“三定”原则召开协调会,既定时、定人、定地点召开协调会议,解决重大、难点问题。

如中央轴线在竖向设计时,因涉及地铁上盖就需要与申通地铁公司沟通协调,围绕荷载问题、标高问题、工期要求、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展开充分讨论,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暂行管理规定》、《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轨道交通管理的意见》进行设计,形成作业方案后上报轨道建设管理部门审查,经审查通过许可后方可实施,在实施前必须办理地铁监护手续,落实监护措施,方可施工。

3.4 建立样板先行的建设机制

在公共性景观的实践过程中,设计与施工两者相互影响。景观工程的施工就是把平面图化为立体图,变设计理想为现实。施工是设计的再创作,现场与图纸也经常会有所出入,“二次”设计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论基础,在充分领会和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提出施工方面的补充意见,供设计单位参考。因此,在景观施工中,管控好施工中的关键要素对整个工程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样板先行的建设机制。

中央轴线景观绿地中原设计采用的是整块异型辉绿岩花岗岩作为侧石(兼座椅),考虑到用料量大,长度较长,落料周期长的因素,先行在绿地中做了6米的样板段。样板建成后组织设计来现场查看,体量巨大、施工安装不便、加工周期长、美观性欠佳等不利因素都一览无遗,最终大家一致同意修改方案,改用15cm厚辉绿岩做压顶,侧石基部砖砌并镶贴马赛克的做法,达到了景观视觉效果,在功能满足的同时又节约了建设投资,可谓一举二得,由此可见样板先行的重要性。

3.5 建立项目复盘工作机制

在地产项目中,往往地产开发商会有许多复盘的工作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和发现一些问题,为今后项目的开发建设积累数据和经验。我认为在公共性景观中也需要建立复盘机制,从设计层面对标之前的规划初衷,可达性、开放性、复合性等设计理念是否得以兑现?流畅、便捷、舒适、充满生气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是否建立?从施工层面对标施工工艺是否达到?景观细节处理上、材料选用上把控的如何?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从管理层面对标建设管理模式是否还有完善的地方?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投资控制是否全面到位?是否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地上服从地下”的实施原则?有没有造成不可逆的错误或影响等等。总之,就是要在复盘中有意识地找茬,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复盘寻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并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解决策略,形成一套评估体系、评估和策略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才能建立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城市公共性景观空间。

4 结 语

对于地铁上盖的公共性景观项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越来越多,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最容易从这个景观节点上体现出来。人们感受和体验城市意向最主要的方式便是从公共性空间中获得的,公共空间里清晰地视觉造型、宜人的空间尺度、生态的安全格局、难忘的小品雕塑等都是有助于提升整体品质形象和魅力的,但这些的实现需要政府管理者们、设计师、参建各方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不是简单一方就能如愿的。前期工作的介入越深,才会有后期作品的精彩。前期需要对场地进行一次彻底地排摸和有深度的解读,通过排摸的各种数据和资料,结合地下商业空间、开发企业的总体规划和业态布局,对项目进行空间分析,抓住城市三维和立体的特征,将地上公共性景观和地下空间相结合。如何构建城市地面、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这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建成一个具有城市地位、形象和文化内涵的公共性景观是需要城市管理者们需要研究的课题,虹桥商务区在城市公共性景观建设中已经有所突破,推广公私合作伙伴的制度,通过一体化规划设计、属地化管理先行介入等新的建设思路和方法,强化了公共性景观与地下空间、周边地块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城市公共性景观的社会效益和作用,将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整合到了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中。

猜你喜欢

商务区虹桥公共性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虹桥碧波太平湖
喜茶虹桥新天地店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
星海会展商务区的绿色产业链研究
依托大型交通枢纽的虹桥商务区综合交通规划研究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
腾飞的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