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沼肥利用现状分析
2018-08-14贺茂昌黄长虹
贺茂昌 黄长虹
摘要 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模式,不断将沼渣、沼液的利用变成新的课题。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利用沼渣、沼液的技术和经验,但没有规模化推广。本文介绍了汉滨区农业发展现状、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和沼肥利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循环农业建设。
关键词 沼肥;利用现状;问题;陕西安康;汉滨区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200-02
安康市汉滨区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全区土地总面积3 645.9 km2,约占安康市土地总面积的15.5%,其中山地32.27万hm2,丘陵川道4.186万hm2。耕地面积7.00万hm2,水田面积1.03万hm2。汉滨区属陕南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汉江、月河横贯其中,以月河为界,北属秦岭山地,南沿巴山余脉,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貌特征。区内群山叠障,地形起伏,垂直高差达1 925 m。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农业主导产业初具雏形,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蚕桑、蔬菜、茶果、魔芋、优质大米的优势产业基地面积在266.7 km2以上,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区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三大类,谷物、豆类、油料、烟草、蔬菜、瓜类、药材、牧草等10小类,逾170个品种。
1 农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业及优势特色农业
2016年汉滨区农业总产值达40.4亿元,粮食总产量21.52万t,其中夏粮产量7.31万t,秋粮产量14.21万t。粮食总面积5.38万hm2,其中夏粮面积2.55万hm2,秋粮面积2.83万hm2。玉米种植面积1.16万hm2,水稻0.95万hm2,小麦2.00万hm2,红薯0.45万hm2,马铃薯0.48万hm2;油料种植面积1.83万hm2,产量4.4万t,其中油菜种植面积1.34萬hm2,产量3.06万t。主要作物耕地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7 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04.0、13.6、123.0 mg/kg。主要作物肥料施用状况如表1所示。
1.2 畜禽养殖业发展状况
2014年全区生猪存栏48.73万头,出栏65.5万头;牛存栏5.38万头,出栏2万头;羊存栏13.88万只,出栏15.19万只;家禽存栏196.43万只,出栏277.35万只。年粪便产生量逾17万t,年消耗水量逾28万t,年排污总量逾45万t,年沼气处理量<20万t,大部分养殖场实行粪污干湿分离,污水通过沼气处理,约有3万t沼液直接还田,逾15万t干粪通过堆肥或生产有机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基本达到无重大污染。
2 沼气工程发展现状
2.1 户用沼气
截至目前,已累计在全区22个镇办逾300个村建设户用沼气池逾38 000口,占全区宜建农户80%以上,结合“一池三改”,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生产关系不断发展,沼气建设使用率逐年下降,目前使用率约60%。
2.2 小区沼气工程
全区目前已建成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37处,总容积逾2万m3,正常使用率达95%以上,年产沼气逾6万m3,基本用于联户用气,累计联户供气逾1 000户,年正常使用10个月以上,年可处理粪污逾10万t。
2.3 大中型沼气工程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型沼气工程11处,发酵容积逾1万m3,正常使用率达90%以上,年可处理粪污逾7万t。养殖场年存出栏保持在1万头以上,阳晨公司年存栏生猪10万头以上,一期建设沼气工程逾3 000 m3,二期计划再建设逾3 000 m3。养殖企业基本做到了沼气工程与有机肥加工相配套,沼液、沼渣基本用于农业园区生产,综合利用效益非常明显。
2.4 万吨有机肥工程
目前,全区已建成有机肥厂3个,年产有机肥逾1万t,基本用于区内农业园区生产用肥。
2.5 乡村服务网点
全区已建成沼气服务网点75个,部分运行情况较好。
2.6 其他工程
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的实施,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2 950台,太阳灶逾1 400台,节柴灶逾5 000台,指导农户建设节柴灶逾5 000座,农村能源建设实现了多能互补,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 沼肥利用现状
3.1 沼肥利用的主要方式
沼肥利用主要有4种模式,分别为有机肥加工、四位一体、就地循环(还田)和第三方统一运营。有机肥加工模式的特点为收集—堆肥—添加辅料—商品有机肥,适用于养殖场、园区。龙泰养殖场、鸿涛养殖场、恒润养殖场利用固体有机肥进行加工,施用面积为2 000 hm2,施用量为1 500~3 000 kg/hm2,公司独立经营,深加工制作商品有机肥,集中处理,便于存储、销售、增值。四位一体模式的特点为沼气池+猪舍+厕所+日光温棚,以农户自用为主,适合庭院经济,使用形态为固体和液体兼用,施用面积为13 333.33 hm2,施用量为4 500~7 500 kg/hm2。该模式投资小、见效快、低能耗、利用便利。就地循环(还田)模式的特点为沼气站—输配利用管网—种植基地,适用于养殖场和农业园区,通过沼液输配管道,实现就地、实时利用。阳晨养殖场及园区、鸿盛养殖场及园区、牧裕养殖场园区运用该沼肥利用模式,以固体肥作基肥,液肥通过微灌方式使用,施用面积为533.33 hm2,施用量为4 500~7 500 kg/hm2。第三方统一运营模式的特点为收集—储存—销售,适用于农户、园区和沼气后续服务网点,通过异地建设储液池和输配管网,实现社会化服务。坤园农业园区和农科所园区、三条岭园区运用该沼肥利用模式,以固体肥作基肥,田边建立液肥贮存池,随时使用,施用面积为333.33 hm2,施用量为4 500~7 500 kg/hm2。
3.2 效益
3.2.1 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区年利用有机肥逾1.67万hm2,占农田总面积的24%,有机肥利用率低,通过施用有机肥,可使粮食增产、品质提高,单产约增收10%,实现增收2 250元/hm2左右,全区农户可实现年增收逾5 000万元。
3.2.2 有利于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沼肥利用是按照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综合利用养殖场粪污、沼气工程所产生的沼渣、沼液,推广“畜牧业—沼气—有机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大型畜禽养殖企业粪污污染问题的关键,对改善养殖场周边环境、减少污染物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减少蚊蝇对人体的伤害起到重要作用,是农业产业体系循环的节点产业。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用循环经济理念带动农业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使农业生产与生态环保相融合,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2.3 逐步改变农民用肥习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通过施用有机肥,可改良农田肥力状况,解决养殖场粪污污染问题,推动全区有机农业进一步发展。通过有机肥施用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大提升农户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逐步替代农户对化肥的依赖,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对助农增收、富民升位及汉滨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对大力发展生猪、蔬菜、水果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存在的问题
目前,沼肥利用与推广存在以下4个问题。一是种植者、养殖者、管理者对沼肥利用与推广的积极性较高,也认识到有机肥的作用,但沼肥使用成本较高,与化肥相比较优势不大。理论上重视沼渣、沼液的利用,行动上却相对滞后。二是农业部门一直在宣传有机肥的好处,也积极地开展试验示范,但是缺少项目支持和资金扶持,未出台沼渣、沼液利用扶持政策,控制排放政策执法不严。三是肥料市场目前品种很多,各种专用肥、速效肥市场上很畅销,有机肥需求量大,且单位面积施用成本高,农户难以大面积施用。四是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方法缺乏统一理论指导,管理不系统,沼渣、沼液产品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缺乏专用设备。
5 建议
一是加強沼渣、沼液利用宣传,提高业主对沼液、沼渣价值的认识[1]。二是严格把关沼气工程项目可研立项、初步设计审批、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如无沼渣、沼液综合利用部分不予通过[2-3]。三是政府应改变制定沼气工程扶持政策的观念,除对工程建设资金给予扶持外,更应对沼气、沼渣、沼液生产利用给予政策扶持[4]。
6 参考文献
[1] 田玉巍.我国沼气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129.
[2] 崔彦如,安载学,张永峰,等.浅谈我国沼气的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网络信息,2015(8):17-20.
[3] 王钢,刘伟,王欣,等.我国沼气技术的利用现状与前景展望[J].应用能源技术,2007(12):31-33.
[4] 高云超,邝哲师,潘木水,等.我国农村户用型沼气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6(1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