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2018-08-14秦春蓉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重庆

[摘 要]随着农村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重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74.0%降到2012年的44.2%。但是,政策的滞后性及效应释放的不足是阻碍重庆农村人力资源进一步开发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浅析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力求在符合我國国情的基础上,对重庆农村人力资源的幵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庆;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统筹城乡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能让农民改变观念,从而发展农村经济。近年来,重庆农村的“农转非”、“农转城”以及“农转用”的政策在重庆农村落地开花,农民的衣食住行都在发生变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尤其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和政策保证。

如今,重庆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大、人力资源素质较低、人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一、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一)农村文盲率从高到低

在2000年的重庆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和2010年的重庆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表1)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农村文盲率的变化。

文盲率的下降,说明在各种随着时间变化的政策性支持下,如修订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庆市扫除青壮年文盲、“农转非”和“农转城”等,农村文盲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二)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农民的收入减去所有的吃穿住行方面的花销,最后还剩的收入可以看作是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提高,可折射出农民收入提高。2014年-2016年的重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2)显示:农民可支配收入呈增趋势。

在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民增收有不可或缺的关系,农民增收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得更为顺利。

二、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制度不完善

截至2015年底,重庆农村子女上小学或初中还是有所谓的“赞助费”、“借读费”。九年制义务教育虽已普及,巧立名目的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重庆农村的“农转非”政策,宣传得很好,所谓的政策补助并没有完全落实。在医疗保险方面,农村医疗保险和城市医疗保险有着明显差异,城市医疗保险几乎能在任何药房刷卡消费;在医疗卫生条件、医疗水平方面,城乡间存在较大差距。统筹城乡一直在说,真正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小农思想严重,对农业发展认识不足

重庆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大多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而传统农业有着生产耗费大、成本高、效益低、土地规模小等特点。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导致农民缺乏闯劲,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增长缓慢。

(四)农业技术效率低下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农业科研成果的接受能力差。

(五)农业从业人员缺乏科学系统培训

在相关部门的带领下,重庆有针对农村从业人员的各种培训。但是,培训内容不太适合农村从业人员,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培训时间可能遇上农忙时节。

(六)自我开发意识淡薄,政府引导能力不足

部分农村人力资源遵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自我开发意识。加之政府引导能力不足,农民缺乏自发性和主动性。

三、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建议

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普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让农民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在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时,要制定相应的计划、步骤和大纲。

(一)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强制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

国家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教育,切实解决“大班额”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强制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

(二)增加健康投资,构筑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健全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现“五保”供养服务无缝衔接,探索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工作。构筑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让乡镇级医院和大医院建立合作,使农民公平看病就医不是难事。

(三)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根除小农思想

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增加农民的知识,丰富农民的视野。改变农民的短期行为,增长长远见识。

(四)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效率

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加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投入,并给以信贷支持;巩固和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试验示范站的建设,培育科技推广应用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以项目为纽带,以科技示范为手段,以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立足点,营造有利于农业技术人才直接投身到农业科技推广中去,使农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真正转移到为农业生产服务中的环境。

(五)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农村职业教育,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办好农村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农民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各个职能部门通过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适应能力。

(六)提升自我开发意识,强化政府引导能力

强化政府关于指导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集中的管理,监督政府管理部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有效落实,以提高有关管理部门和农民的执行力度,这就是所谓的“好锅配好灶”。

(七)健全政府的监督体制,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加强自身建设,不贪污腐败,为广大人民群众做榜样,对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监督;农民要从身心接受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积极接受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进行反监督。

总量大、增速快,且素质偏低、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是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主要特征,在“四化”发展新形势下,寻求农村人力资源幵发政策的变迁轨迹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本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的重要突破点。

参考文献:

[1] 李梅.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研究 [D]. 西南大学, 2015.

[2] 曹颖, 蓝天敏. 浅析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 [J]. 人才资源开发, 2017 (12): 10-11.

[3] 曹颖, 王婷. 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J]. 经济师, 2017 (12): 165-166.

作者简介:秦春蓉,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和收益管理。

资助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6SKGH231)

猜你喜欢

重庆
重庆客APP
新基建,重庆该怎么干?
2020年重庆成绩单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视觉重庆
重庆非遗
在这里看重庆
TWO DAYS IN CHONGQING 重庆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