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源多元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

2018-08-14高科锋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新

高科锋

[摘 要]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职学校生源表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对于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质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当前中职学校的招生特点,并针对生源多元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源多元背景;中职教学管理工作;创新

在招生制度的改革下,各个中职院校都在拓展现有的生源途径,中职院校的生源呈现出多元化的背景,由于生源水平参差不齐,结构类型复杂,对中职院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思想教育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中职学校招生现状分析

在教育部的统筹部署下,各地中职院校在招生程序和记录上,有了基本的制度、规范,上海、四川、重庆、湖南、江苏、河北、广东、山东、宁夏等地区,在中职招生制度的改革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职学校生源结构上,往届初中毕业生、回乡青年、返乡农民工、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比例已经达到10%,各个地区中职院校也根据当地产业优势,设置了相关专业,推行学分制与工学结合模式,并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招生办法与招生制度。以联合招生为例,目前有四种模式,即对口支援型、东西部合作型、功能拓展型、中高职贯通型,在这一背景下,中职学校生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

二、生源多元背景下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转变传统管理思维

要切实做好中职教学管理工作,传统思维的转变是关键,也是重中之重,在这一方面,我们倡导将重点放在挖掘出“人”的积极因素,以美德、积极力量作为重点,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激发出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力量与优秀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滞后的思维模式,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思维理念,正视生源多元化的现状,用积极心态看待生源质量的下滑问题,正确看到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基础差异以及需求差异,以此为契机,谋求教学管理方式的转变。

在以往的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往往将重点放置在问题与劣势上,“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维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在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关注学生的优点,构建出多元化的发展与评价体系,注意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发挥出中职学校的育人作用。

(二)促进管理模式的转型

在生源多元背景下,为了提高育人质量,各个中职院校纷纷尝试推行“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在学生管理方面,也开始尝试突破传统僵化管理模式,推行“因材管理”模式,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实现发展。在下一阶段,各个中职院校需要针对自身的生源需求差异、基础差异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构建出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规划服务,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实现发展。

此外,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对现有的教育管理体系进行梳理,改革传统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关注不同生源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制定发展性、多元性的评估体系,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估标准和内容,从动态评估角度着手,尊重学生群体之间的客观差异,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出他们的成就动机。改革评价方式,打破期末一卷定终身的传统,注重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如出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阶段测验、期末考试等环节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

(三)实现教学管理的专业化

要满足生源多元背景的需求,中职院校还要打破传统纵向管理结构,促进工作内容的专业化、模块化,对辅导员工作内容、职责进行重构,突破传统以年级为单位的划分方式,根据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性质、学生发展差异对工作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让辅导员可以做到术業有专攻。此外,要进一步选拔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类专才,充实现有的中职辅导员服务,并切实帮助辅导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稳定辅导员服务,提高整个管理队伍的综合竞争力。

(四)提高思政政治工作成效

在当前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有必要采用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推行辩论赛、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研讨会、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情感、理想,并邀请专家来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报告会,普及法律知识讲座,对学生开展励志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与恋爱观,推行“一学一做”主题活动,定期举办体育竞技赛、社区汇报演示、新年文艺晚会、职业风采节、主题文化节,锻炼学生的意志,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达要闻、通知,掌握学生的呼声,搜集、分析学校舆情信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及时性与针对性。此外,还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营造志愿服务氛围。开展文明班级、宿舍、最美学生等推荐评比活动,树立身边的典型,形成“比、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中职招生体制及招生对象导致管理问题一直是中职学校发展的一大症结。生源质量不高,难管难教,制约着中职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根据学校不同生源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上的差异,实现能力、知识传授之间的结合,对现有育人方案进行修订、调整、创新。如,某些生源在以往已经接受过基本技能的培训,获取了技能证书,在教育内容上,应该提高教学深度,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而部分生源尚未接触过技能、理论的学习,在教学方案上,应该侧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结语

多元化是中职学校生源的重要特点,为了提高育人质量,中职学校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从学生管理、思政教育、后勤服务、教学工作、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适应现阶段的生源常态,提高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 邵元君,匡瑛. 雅努什·科萨克的德育思想对我国中职学校德育的借鉴与启示[J]. 职教论坛. 2012(01).

[2] 邵元君,匡瑛. 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策略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02).

[3] 覃川. 关于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一体化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3(08).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