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程学习准备策略训练及监控方案

2018-08-14李清泉吴向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解决问题目标

李清泉?吴向明

一、方案确立的理论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研究如何解决儿童发展与教学关系的问题时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至少可以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最初表现出来的外部活动的心理发展水平,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的、自如的完成老师布置的智力任务,即“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称之为“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種是第二次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的心理发展水平,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在老师的帮助和启发下所达到的理解材料、解决问题的水平,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称之为“潜在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处在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所谓的 “最近发展区”就是介于“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处于正在形成状态的心理机能,是学生经过努力后所能达到的较高层次的智能发展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现有发展水平,然后根据课标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最近发展区”,以达到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

维果斯基区分了学生的两种能力:一种是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即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达到学习目标的上限;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学习能力,即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学习目标的上限。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就需要在指导过程中善于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高于学生目前水平的目标,以为本节课的学习行为提供有效的刺激和导向;教师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以自己的目标来引导整个学习过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进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一般预习策略与提出问题式预习策略

在老师没有给出需要通过预习要解决的问题的情况下,学生的一般预习方法就是提前通读课文,预习的效果仅仅是熟悉了一下教材而已。这种预习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目标指引,学生没有通过预习明确课堂学习将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确认自己的学习能力,即没有学习预期。一般我们是不太会这样给学生下达预习任务的,我们更为普遍的是采取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给学生下达预习任务的。这类预习指导就是把课本要回答的一般问题罗列出来,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解决,而对于重难点则留在课堂通过老师讲授解决。这种预习带有明显的知识导向,也就是把学习目标变成要回答的问题。这种预习方式不过是在提前学习课本知识,没有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没有找到学生思维的上限,也就是说没有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我们所说的提出问题式预习策略就是教师不基于学习目标设定而给出需要学生通过预习要解答的问题,即不是通过预习解决简单的课本知识问题,而是让学生通过预习文本并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发现问题,发现新知识是在解决那些问题,并提出自己不理解和回答不了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深浅程度能反映出学生预习的深度,预习已解决问题的终点和不能解决问题的起点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起点。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起点”展开课堂讨论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学习层次越高,思维能力就越重要,提出问题式预习方法就是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出问题式预习策略案例

我们以《经济生活》中《消费及其类型》一框为例来说明“提出问题式预习策略”的运用。学生依据预习情况,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第一层级:

1.消费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消费有哪些类型?

对于第一层级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预习层次是比较浅显的,学生致力于解决基本问题,知识指向性明显。对于这一层次的问题,只要通读课文就能找出来。

第二层级:

1.影响消费水平的诸要素重要程度如何?哪些是宏观因素,哪些是直接因素?

2.我们应当怎样选择适当的消费类型?

我们可以看出,第二层级的问题明显比第一层级的问题有深度,问题1关注到了问题内部的关联性,问题2的提出结合了生活实际,提高了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应当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最高点。

第三层级:

1.收入差距是怎样影响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的?

2.恩格尔系数降低一般意味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那么恩格尔系数的升高一定意味着消费水平的降低吗?

3.什么是消费结构?

这一层级的问题,理论难度明显上升,而且仅仅依靠课文,是找不到这些问题答案的,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讲解。政治课的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能够提出问题正是理性精神的体现。第三层级问题的提出也应当是展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四、学生预习情况监控

课堂教学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真实需要的基础上有效开展。所以老师在学生自主预习以后,再进行教学时,就要以学生的预习为基础来设计教学过程。老师通过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存在疑惑,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把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不管不问,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教学,那么预习将是低效或者无效的,这样也会使学生对预习失去兴趣。老师要把学生的预习情况反馈到课堂上,把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的学习结合在一起,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不应该局限于教师预设的问题,而应该是把教师预设和学生预习结果结合起来,找到学生学习的重点。只有课堂教学和课前预习相衔接,学生才能体会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才能更加积极的做好课前预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本文为2016年庆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高中政治课程学习中学生学习策略的监控与训练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解决问题目标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