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中得法则行
2018-08-14刘芳
刘芳
大家都知道,高三时间紧,任务重,想要在短短一年之内有所突破,学习方法就特别重要了。带了几届高三之后,我总结了一些政治一轮复习方法和心得,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紧扣课本,夯实基础
不少学生认为:“课本没什么看的,太简单了!”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高考试题也同样如此,它不会脱离《考试大纲》,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把时间还给学生,落实基本能力。
二、建构框架 ,灵活运用
要注意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的细致,但也不是简单的翻一遍,或是单纯的背诵一遍,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无论是应付单科考试,还是综合考试,都要以本为本,全面理解与掌握政治学科的各板块知识,以致于灵活应用,进而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针对综合能力考试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注重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理解。考试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能力,即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宏观整体把握。因此,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这些都要求回归课本,通览全书,整合相关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具体进行如下操作: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知识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以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每复习一个阶段要做一套检测题,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上还有没有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第二轮复习,但时间有限,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每进行完一个阶段,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这一个阶段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第三、对于规定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的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为此,对于每个知识内容,我们必须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只有真正懂得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并把它与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重点知识点。
三、解剖重点,关注热点
高考用全国卷后,关注热点,解剖重点,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必然要体现其出题特色,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材料和新问题必然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要求我们走出书本和课堂,去重视本年度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动态,关注国内外的重点、热点问题,运用教材原理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分析,真正领会其实质,学以致用。同时,还须关注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科技发展动态、文化思想的发展等。如2016年全国丙卷 第39题,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識说明我国科学家屠呦呦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C此题可以从实践,从认识,从真理三个角度来答。为找到抗疟疾的药物,政府启动了以屠呦呦为小组长的工作,说明追求真理是很难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各种艰难的条件下,屠呦呦带领团队进行大量的实验,最终取得成功。她先是大量研习中医文化当中的一些具体内容,然后与我们现在的一些手段、科学技术相融合。所以这道题的答案非常明晰,提出了中华文化具有稳定性,具有继承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提出来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要坚持推陈出新,要坚持格物。
四、调整心态,脚踏实地
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作为高三学生,要注意克服自己浮躁的毛病,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心态去认真做好第一轮的复习,不可太毛躁,切忌好高骛远和粗枝大叶,特别是不能眼高手低,该重新记的要记一下,该做的大题要做一下,不能只看看;组织答案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平时培养,不能光用眼而不用手。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平静自己,一步一步地走,稳扎稳打,只有保持一份好的心态做好第一轮复习,才能在以后的复习中游刃有余,轻松制胜。
总之,“师傅引进门,修行看个人”,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调整思路和心态, 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扎扎实实地做好第一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