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一年级数学课上的听说读写

2018-08-14刘德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读题题目规范

刘德华

听、说、读、写不仅是语文的能力,更是数学课中不可缺少的习惯。特别是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 从进入小学就要系统地 学习知识了。他们在智力上的差异是很小的,不同的是他们的学习习惯。而听、说、读、写能力就是反应他们的学习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必须从一年级就要抓起,正所谓:好习惯,从小抓。

一、让学生学会倾听

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遇到新奇的事物,总是想看看、听听动动。上课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安静不下来。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认真倾听呢?我利用一年级学生好表现的心理定一个“好孩子”标准:好孩子会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用眼睛看老师的演示、板书、表情、动作;用心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以此标准开展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更会听;哪个同学听得更认真,适时表扬表现好的学生。这样给学生树立榜样,学生就会认真 听。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复述别人的发言,让学生知道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自己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在课堂上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同时,老师还要注意上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都要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想听。

二、让学生愿说、敢说、会说

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弱,有的自卑不愿说;有的胆怯不敢说;大多是好奇心强,想表现自己,只要老师提出问题,就会出现“我来说,我来说……”的现象,真要他们起来说,往往說不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者不能完善地表达出来,这类是敢说而不会说。

课堂上,努力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有话可说。课外,想方设法让学生开口和老师交流,比如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关心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等等,让他们愿说。对于缺乏自信想说而不敢说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先自言自语的说,然后与同桌、同伴说,最后让他们单独说给大家听。还可以利用小学生表现欲强的心理特征,通过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夸张性的表扬,逐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怕说到敢说。对于那些敢说,而语言啰嗦,词不达意,甚至提出的问题是与课堂无关的内容的学生,作为老师都不能否定、批评、斥责他们,而是要保护、鼓励这种积极性。要善于从他们奇特的想法中捕捉智慧的火花,逐步引导他们达到语言完整、准确规范。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力求语言规范完整,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这样,学生便会渐渐的由“不会说”到“会说话”了。

三、让学生有读题的习惯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许多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在做解决问题或有关文字的填空题时,或是马虎,或是错误太多。有的是因为识字不多,读不通题目,不理解题目的意思而不会做,或无法做;有的是不愿去读题而想当然的随意做。老师要着重读题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学生做题前必须先读题。培养学生读题,先从一名话题目开始,由易到难,逐步发展到较复杂的题目。读题时,老师可范读、领读,再让学生读。一定要求学生把题目读通顺,读懂题意。读题后,让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还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标出重点词语和关键的句子,提醒自己注意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读题训练,要把培养学生读题能力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结合起来。

四、让学生规范书写

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基本功。一年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执笔的方法和写字的姿势,作为老师不仅要示范,个别的还要手把手的教。有的学生在幼儿园由于没有进行规范书写的要求和训练,养成了一些不规范的写字习惯,很容易把一些字的笔顺以及字形都写反。如我在教“1—10各数的认识”时,就发现有的把“3、6、9、4”反着写,学生也难发现自己写错了。老师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且耐心的辅导。在学生会写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写规范,写整洁。可通过比赛:比比谁的字写得漂亮;谁的作业做得整洁。展示写得好作业给学生作示范、树榜样,激励并督促写得不认真的学生努力写好,鼓励写得好的一如继往,坚持不懈,努力写得更好。我相信有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一定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作为一年级学生来讲,他们正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基础,也是最佳时期,老师除了有意识地去督促学生养成外,还必须坚持到每一节课中。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读题题目规范
心爱的读题猫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来稿规范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