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8-08-14王玉银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王玉银

[摘 要]小學中年级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加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小学生中年级作文教学成效并不明显,这就要求相关的语文教师不断创新小学中年级作文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中年级作文的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在分析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条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以供相关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作文;存在的弊端;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初步阶段,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很多小学中年级学生都怕写作文和厌写作文。如何改变小学中年级学生这种不良的作文写作现状,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小学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不重视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是增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理应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因为作文教学需要在不断累积的过程中才会取得成效,导致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积极性不高。

(二)没有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激 发 小学生的写作热情。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和密切结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经常事先规定好小学生作文的题目,这样就难以调动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对小学生的作文写作限制过多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的作文写作限制过多,习惯事先制定好小学生的作文题目、作文要求甚至是作文大意,有的干脆直接提供范文,让小学生仿写,这样就扼杀了小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的创新能力,使小学生的创作思路被限制。

二、进行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欢乐的课堂氛围,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欢乐课堂氛围的方式,引起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升其写作能力。比如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习作七中,习作的主题为摆玩具,编故事。在习作课开始前,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依据自己家中的小玩具,准备几个不同的小故事。在习作课上,老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学生先讲一个口头故事,然后由老师评和组员评分,选出小组内的习作获胜者。接着不同小组的写作获胜者再讲一个编辑好的玩具小故事进行竞争,由教师和全班同学评分,选出最终的故事大王。这样就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成功激发了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学习借鉴别的人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写作最重要的内驱力。《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了以下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的习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教师应该切记,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不随意拔高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才可实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二、回归生活 发掘习作素材我们经常感喟学生的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而另一方面,我们却不让学生过多关注社会生活,把学生封闭于狭小的语文课堂之中,以致造成学生孤陋寡闻,文思枯竭。作为教师,我们应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二)重视课外阅读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结合我校的“与经典同行,为成长奠基”,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我们充分营造读书氛围,通过学校的图书馆、班级图书柜的筹建,流动的图书小组,让学生有书可读,实现好书共享。通过引导学生“向教师推荐好书——教师阅读——教师评点——向学生推荐”实现良性循环;确定了中年段的经典诵读篇目——《道德经》,把它分解到各个星期,实行诵读考级制度,学生兴趣盎然。接着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好书推介会”、“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成语故事会”、“时事新闻播报”、“热点问题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通过开展“亲子共读”、“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个人素养 。

(三)整合习作文章,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很多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文困难,其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不愿写,而是不会写。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整合某一类型的文章,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例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四要求写秋景,表面看起来是描绘景色,与记事没有关系。但是习作提示上却要求学生去郊外观察成熟醉人的秋景。这时教师就可以有目的问学生,你们是什么时候去观察秋景的,在哪儿看到的秋景,和谁一起去看的,看到的秋景是什么样的等等,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也确定好了作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情过程以及结果等,这时一篇作文就初有头目了,后期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扩展与修饰,这样在多次的写作训练中,学生就慢慢地掌握了一些此类文章的写作技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对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状况并不理想,这就要求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积极采用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激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小学中年级作文有效教学指导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5(35):186-187.

[2]甄亚军.小 学 作 文 教 学 策 略 初 探 [J].科学 与 财 富,2017,(2):146.

[3]吴波.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有效探究[J].中外交流,2017,(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