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德育渗透分析

2018-08-14李锦才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核心素养

李锦才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道德教育丰富的人文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渗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教师在各种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的德育。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渗透

一、创造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由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创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时候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由于无法入“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此时,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创造一种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情境,让学生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验。让学生和作者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共鸣,做到入境悟情。在教学前后,教师根据教科书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运用挂图和录音等创造一定的情境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受到环境场面的感染熏陶,以收到思想教育效果。如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图片让学生大饱眼福,感受祖国和山川的壮丽景象。最后,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谈论它们的美。它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般的场景,使学生感受到了全国各地的美境。

二、巧妙设计问题,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好,有启发性就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学生的认识.如在教学《荷叶圆圆》第四自然段(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呱呱地歌唱。)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读了这一段,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一个小朋友举手说道“我想知道小青蛙呱呱地唱了些什么?”我立即表扬:“孩子们真会提问题,你们与老师想到一起去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回答:“荷叶,你圆圆的、绿绿的、大大的,真是我的好歌台。”“荷叶,你好美啊!” 这时,我逐步引导到德育问题上。“聪明的孩子,当荷叶听到小青蛙这么美美地夸奖它时,荷叶会怎么说呢?。”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荷叶,你每天为我们提供休息场所,又成为我们的歌台,我要谢谢你!”……

三、在识字和写作过程中的渗透

在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在识字过程中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时,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到中华语言文字的優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汉字家园二》当中的《鸟的乐园》一课时,通过美丽的画面认识了鸟儿的名字。无形中渗透了学生的思想教育,爱护鸟类,保护动物的思想情操。低年级是学生培养良好写作习惯的关键时期。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学生的笔姿和书写姿势不正确,教师无法做到及时的监督,而且监督对他们的影响很小。原因是因为学生在上学前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另一个原因是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写作姿势。学生在家写字和在学校环境写字不一样,要求也不同。因此,学生很难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根据这一现象,除了强调在写字课上写字习惯外,我还加强了平时的指导。我经常在我的班级里进行写字比赛,写字姿势比赛和其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使学生注重自己的写作习惯,并能主动纠正错误的姿势。在活动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四、在角色扮演中渗透

有些课文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小猴脸红了》等,剧情性强、表演相对容易、方便的可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和参与,把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自己的价值取向发生联系,将自我转化为文本中的人物,在思想迁移中完成思想洗涤。

五、发挥好老师自身的影响力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由教师来培养的。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的直面标榜。教师的情绪和态度对学生有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道德教育。在课后做到言行一致,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用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良好的形象,会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并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

六、在表达中渗透德育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重点为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和写作训练以及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日记中,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个人经历,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想法,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在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过程中,理论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但从德育角度上讲,光鼓励学生说话,让学生敢说话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教导学生 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即要有语言的责任意识。还应当让学生了解说话的艺术、说话的内涵。

七、注重课外延伸,结合课外活动,渗透道德教育

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渠道之一,但仅有这一点还不够。 虽然我们在学了几篇课文后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还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发扬优良的传统美德。如《失物招领》《清澈的湖水》等,应教育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不乱丢果皮的良好卫生习惯。比如《一分钟》,我在上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围绕标题自由读课文,然后老师进行引导,抓住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那就好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元元的心情。我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并结合自己平时的习惯,启发学生元元就因为多睡一分钟的后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也让学生自己懂得了“分秒必争”的良好习惯和思想认识。在课内学生学习了文中优秀人物的思想,在课外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语文活动,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不能一蹴而就。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将德育有针对性地渗透给学生,对学生生活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多加努力学习。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促使学生从幼年时期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精神,让语文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秀萍,李秀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总第4辑)[C],2015.

[2]宋贵.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5).

[3]梁立辉.创设情境在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

[4]刘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0).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误区和改善策略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授以方法,寻疑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