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8-08-14牛志燕
牛志燕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社会更加需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良好的数学能力也就成为对新时代优秀人才的评审标准,因而数学也变得极为重要,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数学知识也是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形成的,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情趣,是从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开始的。
[关键词]数学教育;兴趣;益处
一、数学教育的益处
1.提高记忆力
儿数学教育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感到比较难教,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比较枯燥。如何使幼儿数学教育变为教师愿教、幼儿愿学的一门学科,是幼教工作者正在探索的问题之一。记忆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如何提高记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也许看见学生们“掰着手指算加减法”,会摸不清头脑,觉得他们毫无数学细胞,就是“瞎猜”。这也无可厚非,如果学生的数学完全符合老师的要求,那就算不上想象了,因为模仿永远算不上再创造,但并不表示学生的瞎想毫无意义。只是我们成人的思维缺少了对学生想象的理解成分。在他们看来“瞎想”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这就是孩子们的“无意识记忆”。孩子们将储存在自己脑海中的外界事物翻找出来,然后以“天真”“幼稚”的抽象方式表达出来,而这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记忆力的表现,久而久之学生的记忆力就会得到提高。
2.让数学回归生活实际
我们说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是具有鲜活力的,一切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和学都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学生都没有做过生意,自然就不会知道生意之道。如果在讲这道题前,教师利用学生中的家长、亲戚、朋友等熟人中做生意的资源,分小组,联系好以后,开展一些数据的调查、收集,然后再与店主进行交流,实地观察、采访一些顾客等一系列的活动,我想到那时,教师想让他们沉默,他们也都不会愿意。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众多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小调查、小实践、小試验、小研究等应用性的活动,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鼓励学生应用生活的经验解决数学的问题,提高数学的理解力。
3.发挥想象力
小学生对复杂的解题能力有限,所以在数学课堂让他们感受简单的思路,接受并掌握课堂上教师所讲内容,在头脑中再次回顾和自己不一样的思路的能力,过程比较艰苦,比较不易。为此,教师要了解小学生每个阶段的认知水平。在课堂上应尽量创设一切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和认知的题型,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了解所要讲解的内容,只有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个立体的认识,才能让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与练习,从而学会某一题型的解题思路,累积越多,学生也越有成就感。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耐心,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如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时,该课时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运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首先设计让学生折塑料管引发学生猜想,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产生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铺好路。再用小棒围三角形进行验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交流、抽象概括,当学生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后,教师这时再出示书上的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接下来教师出示书上的情景图,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看书,毕竟书本是我们学习最直接的资料之一,我们应好好的加以运用。本节课的后半部主要是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拓展思维
每个孩子都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对这个世界有着无限的遐想,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小草为什么是绿色的?山为什么是高的?我可不可以假设一种答案去求证它是不是对的?两边之合等于第三边?这就是孩子们的世界,对每一个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但还没有那么明显的“定义”,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特征,保护好他们这种好奇的心理,而不是给他们去定义两边之和大于延缓三边,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最短,扼杀他们所有的好奇心。在数学课中,让学生充满好奇的教学情境,对孩子学习这节课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创设一个给孩子无限遐想的情境,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首先我们要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兴趣,让他们愿意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去大胆证明自己是对的,假设成立,而不是当学生假设不对时,我们就去给他们“定义”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是怎么样的结果,这样会使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有兴趣了,你想让他停都停不下来。而当孩子一点一点自己证明旨论时,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知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就能理解两边之和为什么是大于第三边的,他们也自然而然地牢记这些结论事物,不需要你去教他怎么记。所以千万不要扼杀了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是人力求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动机,改变态度。浓厚的兴趣还能激励人们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牢固地记忆。也能促使人们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却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变化发展的,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要采用相应的措施使他们的兴趣可以持久的发展下去。带领他们融入快乐的数学空间,感受复杂变为简间的神奇过程……感受这神奇的数学,让他们乐于发现、乐于表现、乐于创作。
参考文献:
[1]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7)
[2]竺仕芳.激发兴趣,走出误区———综合高中数学教学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