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教学

2018-08-14王园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素养

王园

[摘 要]英语教学与思维品质,笔者认为思维与语言存在着密切关系,语言学习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能力也影响着学习的有效性。本文以一节阅读同课异构课为例,从课堂活动设计方面阐述了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并提出了相应教学建议。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指出要把学生培养为具有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修订中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将思维品质列为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英语教学与思维品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的关键是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活动和问题来系统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推断、归纳与建构、批判与创新等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有助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例是本校高中英语教研组公开课,同课异构,阅读课型,时长40分钟,教学材料选自外研版必修五第二模块《A Job Worth Doing》。教学内容为一篇题为《The Human Traffic Signal》的阅读文本。一位老师从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出发,以经典的PWP三段阅读教学设计模式为基础设计了本节课:

Pre-reading阶段:视频导入,激发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The Death Road》,然后提问并导入与The Road相关的课本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子:

Many roads are in bad condition.

The road is at high altitude.

The road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dangerous road in the world.

On one side the mountains rise steeply;on the other side,there is a sheer drop.

Accidents are frequent.

再通过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Traffic policeman? Traffic lights? The human traffic signal?导入本节课阅读内容。

While-reading 阶段: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设置与篇章内容相关的题目,由易到难,训练最基本的两种阅读技能Skimming 和Scanning。

Post-reading 阶段:复述故事并小组讨论Do you think the man is great or stupid? Would you like to take over his job?why?

最后以问题What should we consider when choosing a job?来探索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觀,并突出本节课阅读主题《A Job Worth Doing》。

本节课作业 Write a passage to talk about your ideal job

另一位老师则从情景,问题,交际切入三个切入点展开,从课本图片出发设置情景导入本节课所学内容,再通过设置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并讲述自己的经历故事,锻炼孩子口语交际能力,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本单元的话题是工作,教师将主要话题下的材料进行整合,以找工作的过程为线索,把找工作这一活动分为四个阶段,通过这样的划分,将所有文章串起来。第一阶段是. Self-understanding,提出问题是Which Job Is For You?第二阶段是Understanding of Job Market,讨论话题是 World of Work 和 Growing Jobs 第三阶段是Goal Setting,演讲内容是Me and My Job: 然后再核心阅读The Human Traffic Signal并设置问题What is Your Goal?第四阶段是Career Pre-paration,学生思考的话题是Getting Started。

二、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实践分析

思维品质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在逻辑、推理、批判和创新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体现了从知识输入到知识生成的严谨思维过程。第一位教师要求学生需要把自己设想成为这个志愿者,通过阅读材料,对语篇进行分析,辨析文章主人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断人物心理,感受这平凡的工作的伟大之处;假设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愿意这样做吗?由此可见,教师通过问题情节设计,在人与情境篇章的互动中生成,体验学习,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下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教师要形成英语学习活动观,王蔷指出教师应从学生已知出发通过主题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语言与思维活动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实现对主题和语篇理解的提升和优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创新迁移,从而形成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塑造文化品格,发展学习能力,达到学科育人,知行合一。

第二位老师,从学生已知的图片导入《The Human Traffic Signal》以语篇为依托,通过提问、评价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四个阶段活动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多思考,进行思维引领,让学生发表看法、体会和思考。在本节课中,

教师创造了大量情景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来提高其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阅读课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建议

学生的各种思维品质实际上是相辅相成,彼此渗透,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思维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适应新课程素质教育的需求,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英语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培养。

(1)鼓励学生多质疑,形成思维碰撞。教师可通过不同的课内课外素材,引发学生不同观点,让其质疑,形成思维的碰撞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2)鼓励学生多参与英语交流活动,增强文化理解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面对文本材料,就会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更不用说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学生参与到全英的语言情境中,才能调动其语言感知,了解英语文化,开拓视野。

(3)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留白与等待,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使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人的思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如果课堂提问仅可以用YES 或NO回答,课堂活动的设置也仅仅是查找信息,学生思想容易僵化。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巧妙的多层次设问,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陈琳.2016.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英语学习(教师版),(1):5-6.

[2]蒋健妹,2016.聚焦学生素养,培养思维品质[J]阅读(教学研究),(6):36-38.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英语教学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