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伯牙绝弦》为例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8-08-14王肖飞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俞伯牙子期钟子期

王肖飞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掘文本德育因素,实现育人目标。下面以《伯牙绝弦》一文的解读为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德育教学的做法。

一、抓住文体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环节一:简介古文特点,复习导出新课

师: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文言文与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教师综合学生回答:古文,又叫文言文。古文有言简意赅的特点,有些古文虽然字数很少,意义却很深远,而且读起来很有韵味和美感。古代文学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体现。有许多古代的名篇佳作流传至今,其中的名言警句我们今天依然常常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加入到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阵营。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课文也是一篇古文。它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教科书中选用课文的文体是比较丰富的,既有年代较近的的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近体诗、剧本等,也有年代较久的如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体。丰富的文体是我国语言文字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瑰宝,唐宋词等古代文体在世界文学中更是独一无二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既能让他们在学习古文时减轻畏难情绪,激起学习热情,又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加强学科配合,熏陶艺术感受力

环节三:精读体会,喜得“知音”

1.了解人物特点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2.聆听伯牙琴声之妙

师:文中哪一个句子使你真切地感受到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学生在古曲《高山流水》中反复诵读品悟。)

3.感受得遇知音之喜

师:我们知道伯牙弹琴的技艺十分高超,他的琴声非常美妙。那么你知道善鼓琴的伯牙与善听的子期是怎样结识的吗?相传,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是一位大官,当时的名人,有很多身份高贵的朋友,听过他弹琴的也不在少数。人人都夸他琴声美妙,但是他弹琴时内心所想的却一直无人能懂,他感觉非常孤独。这一年他被派往楚国进行友好访问。他完成任务后乘船返回,路上遇到了风雨,停泊在山脚下。雨停后,月亮出来了,伯牙起了雅兴便弹奏了一曲。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教师边讲述,边播放动画《绝弦》中俞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相识的部分)

要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就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现代教学中,音乐元素已经越来越频繁地被使用。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它有表达情感,营造意境,联通感受,加深印象的奇特作用。一串活泼的音符能让学生立刻在脑海中呈现出文本描写的轻快画面,一段深沉的音乐可以迅速带领学生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不胜枚举的实例证明适合的音乐、恰当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让语文教学如虎添翼,更能让德育教育水到渠成。《伯牙绝弦》的故事中让俞伯牙和钟子期结缘的《高山流水》是千古流传的佳作名曲。《绝弦》是一部以中国独有的水墨动画技法演绎的短片,曾获得2010年度日本东京TBS举办的“第十二届数字内容大赛”中国赛区提名奖。教学本课时,我有意识地文本、音乐、动画三者结合。学生感受着《伯牙绝弦》的文字美,古琴曲《高山流水》的音乐美,水墨动画《绝弦》的画面美,德育教育如春风化雨般自然、有效。

三、紧密生活联系,渗透生命尊重感

环节四:品读感悟,痛失知音

1.满怀期待盼重逢

2.晴天霹雳失知音

师:伯牙满怀期待,如约而至,但他看到的却是(播放悲伤的音乐)“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生:“子期死”

师:子期去世,伯牙失去了什么?

生:知音

师:知音不再,伯牙的心声——?

生:无人能懂

师:(播放动画《绝弦》中摔琴谢知音部分)子期去世后,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但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这琴还弹给谁听呢?他挑断琴弦,长叹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终身不再弹琴。

3.情义不因生死移

师:失去知音的伯牙悲痛欲绝,久久不能释怀。假若子期在,他会对伯牙说些什么?

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生:要快乐地生活。

生:要代替子期更加珍惜生命。

……

師总结:他们虽然阴阳两隔,但心意相通。真正的朋友会希望对方无论何时都能好好生活,生者珍惜生命,不虚度不颓废就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这就是感人肺腑的友情,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对生命的尊重。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小学生尚未接触到较多的生离死别,生命意识还比较薄弱,但六年级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情绪容易发生波动。近年来,学生因遭遇挫折、与父母赌气、与同学发生矛盾等而进行自我伤害或欺凌弱者的事件频有发生。作为教师除了平时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利用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肖敬老师在《浅谈生命教育读本》中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它以生命为核心,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

《伯牙绝弦》中子期去世后,俞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课文到此结束。千百年来,人们赞颂伯牙子期之间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教学时这个环节也往往到此收住,较少由此展开生命意识方面的教育。对于俞伯牙来说,他失去了一位自己尊重的知音,内心的悲痛可想而知,他该如何接受这个事实?他又该如何走出阴霾,面对以后的生活?生离死别是每个人迟早都要遇到事情,甚至有些不幸运的小学生已经面对了父母离异、亲人离世等生命中的挫折磨难。教学《伯牙绝弦》时,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分离和挫折,对他们渗透尊重生命的意识。我先让学生充分感受俞伯牙失去知音后的痛苦,然后让他们转换角色,站在钟子期的角度对俞伯牙说几句话,写几句话。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切身体会到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生活是对关心自己的人的最好回应。本环节的设计如同一次洗礼,让学生在面对生命中的挫折时变得强韧。

以上就是本人在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时从文体特点出发、加强学科配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些看法和做法。相信,学科教学会在利用德育因素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地更加有效。德育也必然会以促进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不可取代的贡献。

猜你喜欢

俞伯牙子期钟子期
重逢
伯牙鼓琴
向大自然学艺
香 樟
高山流水
临街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