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动“生命化课堂”、激发课堂生命活力
2018-08-14严小燕
严小燕
生命化课堂就是以充分释放生命的活力为手段,以生命成长为目的,提升每一个生命的价值、赋予课堂教学以生命的意义,就是“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转变思想是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保证,关怀生命是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核心,个性评价是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动力。
在中小学课程中,语文学科是最富情趣和灵性的学科,“每一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脚印和充盈生命的呼吸”,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生命化课堂”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沟通的过程。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對方敞开胸怀和彼此接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自由交流,是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教师的生命、学生的生命,在视界的冲突与融合中变得愈加强健,胸襟开阔,和谐相伴。本文现围绕“构建互动生命化课堂、激发课堂生命活力”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抓住教材生动特性,让小学生保持主动学习的探知欲望
生命化课堂能够激发情感,唤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探知欲望。充满生命力的生命化课堂首先是充满情感的课堂。在新课和理念的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被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它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去,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而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情感因素的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用学生们熟悉并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结合他们的爱好甚至是游戏作为新课的导入,不仅能缓解学生们紧张的情绪,更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学会发现和思考问题,更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用鼓励和提示性的语言启发和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利用小组讨论发散学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简单的提问水到渠成的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同学们既学的开心也学得扎实,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学会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让人觉得无比愉悦和意犹未尽。
二、凸显指导和引导功效,让小学生获取思维探究的时机
把传统课堂教学沉闷的“呈现——接受”模式变为生动的“引导——发现”模式,“在引导下的发现”和“在发现中的引导”,充分展现互动性的生命化课堂格局,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策划者。教师的学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生命的成长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服务的意识,促进和完善学生的生命。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热情的行程。”真实的高效课堂需要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设计有效问题,创造质疑机会,捕捉错误资源,从而促进有效生成和学生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给学生注入精神成长的力量。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时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入手。有时教师虽全力引导,学生却启而不发。其根源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的思维现状出发,以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情感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开放、有趣、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来。在主动而积极的探索中,学生就很容易生成富有智慧性的新的东西。
三、紧扣主体认知实际,让小学生通过自我剖析实现升华
教师要正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紧扣主体认知实际,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实时调整,引入教学评价机制,设置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组织和引导小学生学习探究、思考分析和总结提炼等活动环节,在自我剖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辨析讨论活动,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形成和树立科学、正确的解题习惯和技能,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的“升华”。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人”这一独特的生命体有了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生命具有完整性、自主性、超越性、独特性等特质,生命化教育要尊重生命的独特、凸显生命的灵动,开启生命的智慧,享受生命的美好。生命化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要真正将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来对待。把儿童看作生命发展的主体,研究儿童的成长需求,尊重儿童个性的差异,创设有助于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的开放、多元的环境,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一领域,特别指向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评价这一研究方向。在清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从直面学生这一鲜活的生命体出发,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加强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等方面入手,提升课堂教学评价的生命价值内涵。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特性,决定了其教学活动的动态特性。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教改要义,科学施教,实时互动,让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性、发展性、实效性等充分展现,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不是割裂的独立活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互补、发展进程。只有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统一,让小学生在深刻思维、深入探究中,积极参与到生命化课堂的构建中来,最大程度地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和学习主动性,充分展现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美”。
参考文献:
[1]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 袁维新. 高等教育研究. 2007(04).
[2]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J]. 陈旭远,孟丽波. 教育研究.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