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探究

2018-08-14陀智能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师生农村数学

陀智能

“师生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一切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被动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尽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中出现了充满人性的师生互动,但由于受长期陈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农村小学不乏出现“低效”,甚至是流于形式的“无效”的“畸形互动”。本文针对其存在问题,深刻剖析其根源,大胆探索,进而提出其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研究以全面了解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面向全体着力降低课堂交往重心,提高课堂交往互动活动的实小,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具体如下:

1.小学数学课堂交往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各年段抽样问卷与访谈了解学生数学课堂交往现状,进行问题归因分析,为课题研究的展开提供假设前提。

2.进行师生课堂交往方式研究

探究亦已形成或即将趋向形成的有效交往互动方式,进行有效驱动策略的提煉建构。

3.着眼教师是课程建设者的研究

教师善于进行利于促进交往互动的资源开发与学习活动设计,进行序列化教学设计与反思重建的案例研究,积累提供分享的素材,做课程的建设者。

4.着眼学生是课程建设者的研究

在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进行学生学习交往典型个案的研究提炼。

5.着眼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研究

立足大教育背景,凸显“育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孩子的数学教育”的课程教育理念。

那什么是有效互动呢?有效互动就应该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怎样来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解决学生愿意动的问题

1.积极激发参与的动力

一堂课里,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教师得动起来;要让学生动得有针对性,参与得有时效性,教师就应该动得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就应该提前做好既充分又扎实的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体系,积极挖掘教学内涵,努力把握教学重难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想方设法创设既引人入胜又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参加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因为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只要抓住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就等于为师生的有效互动注入了必须的动力。

2.努力维持参与的动力

有了“兴趣点”,还应考虑在整节课中如何保持兴趣长久不衰的问题。因为广大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所占的比例很大,加上新的“读书无用论” 的影响,他们只能接触孤立的学校教育,不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乏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因此许多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为事事不关心,精力不集中,严重缺乏自信心和自控力。这就使得知识与能力都明显不足,条件与设施、理念与方法都明显落后的农村教师必须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适时抓住课堂中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学生值得表扬的地方,时时刻刻为学生建立起最起码的自信心。只要有了自信,就等于为师生的有效互动注入了推进剂,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学生参与互动的动力。

二、要解决师生怎么动的问题

1.全力关注师生互动的“面”

广大农村小学的数学学科中,许多学生对新教材很不适应,两级分化严重,个体差异大。作为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务必要认真分析学情,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数学问题时要层次分明,既能让中低层次的学生参与,又能让中高层次的学生参与。在课堂互动时,要积极发现学生的微小进步,千方百计给所有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时时处处都有机会参与,也都敢于参与到互动中来,从而使得整个课堂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在动,而不是少数的几个优生在动。

2.用力着眼师生互动的“互”

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我们的物理学知识也可得知任何一种物体既有作用力,又有反作用力。因此,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永远都是在各种教与学的活动中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教师课前的“动”引导着学生课中的“动”,学生课中的“动”又促进教师课中的“动”要灵活优化,及时准确的调整,教师被优化后的“动”又会指导学生的“动”更优化。于是整堂课里学生在动,他们动得有成就感,教师也在动,他动得有职业幸福感,他们的动是相互的。这样就避免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只有老师动,学生不动或者只有学生动,老师不动的单一活动现象。

3.严密注视师生互动的“序”

在我们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中也有学生人数动得多,时间动得久的课堂,但大多数是动得没有顺序,没有章法。而有效的师生互动必须是有线索,有顺序,有组织的。作为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更要在师生互动的课前设计的预见上狠下功夫,严密注视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多向性和可调性,把握好师生互动的“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努力调整教师自身的教学情感,避免课堂出现混乱和不可控制的局面。

4.严格把关师生互动的“质”

有效互动的意义就是克服传统课堂中的单一和枯燥的教学行为,打破课堂的沉闷和焦虑,让学生在一种愉悦和亢奋的状态中主动学习,积极思维。一堂成功的师生互动的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作为条件、技能和意识都落后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中解脱出来,积极把自己转变为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者,学习方法的引导者。

总之,师生互动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要以平等的师生观来指导与学生的交往过程,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动起来,更好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猜你喜欢

师生农村数学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赞农村“五老”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