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流通改革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
2018-08-14唐红涛罗琼杜蓉
唐红涛 罗琼 杜蓉
内容摘要:由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湖南商学院联合主办的“2018年纪念中国流通改革40周年高峰论坛”,于2018年3月24日在湖南商学院举行。会议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国流通改革40年经验与教训、流通业改革与发展趋势、流通产业创新与消费升级、区域流通创新与电商新发展、流通基础理论等主题进行学术研讨,率先总结了中国流通改革40周年的历史成就、理论成果及发展规律。本文对此次会议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中国流通改革 理论与实践 会议综述
中国流通改革40年经验与教训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原常务副会长丁俊发教授系统总结了中国流通改革40年成功的经验及教训。丁俊发教授将流通改革成功的原因归纳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大流通观;二是坚持改革市场化方向;三是坚持创新驱动的战略;四是坚持流通为生产建设、人们美好生活服务。丁俊发教授明确指出应当继续坚持流通现代化发展、坚持流通产业改革。然而新时代下,现代化、大规模的流通仍然不足以解决流通产业中流通定义模糊、国家控制不清晰、信用体系缺失等问题。
中国商业联合会傅龙成副会长指出近几年政府文件中频繁出现流通相关词汇,表明国务院等政府部门对流通发展的高度重视。自中国流通产业改革以来,流通业取得空前的辉煌成就,流通业态创新层出不穷,党和政府对流通的支持力度空前,商业改革开放的成绩斐然。尽管中国流通业进入以消费者需求为導向、注重高质量转型升级的新时代,但流通产业仍然存在创新驱动不足、流通生产力过剩、消费者生活服务业态与社区商业严重供应不足、营商环境改善的不尽人意、流通政策实施力度匮乏、流通基础理论探索不足等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文启湘教授探讨了中国流通改革40年的基本经验教训,并指出未来流通改革的基本方向。文启湘教授首先从流通理论、流通业态、流通基础设施、诚信体系、城乡融合等方面总结了流通改革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反对无流通论;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广大消费者;三是坚持多种所有制、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形式;四是坚持多种业态并举,开展竞争与优势互补;五是坚持增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商业网点合理布局;六是坚持创造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利益;七是坚持商流、物流、信息流相结合,推进流通大发展,促进我国流通业和整个流通过程现代化;八是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文启湘教授认为新时代的中国流通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流通理论滞后、宏观调控不够、流通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等。文启湘教授明确指出新时代下应着重创新流通理论,树立流通绿色发展理念,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并大力发展商业教育,加快培养复合型流通专业人才。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柳思维教授系统梳理了中国流通改革40年的基本经验并指明未来流通改革的基本方向。柳思维教授从理论基础、科学技术、市场化改革、流通服务性、对外开放等方面将流通改革基本经验总结为以下七点:第一,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第二,坚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会撬动新业态的产生,如新零售、无人机、无人店等;第三,流通领域的改革要引入市场机制;第四,始终坚持流通的改革发展;第五,坚持流通产业对生产服务、为人们美好生活服务;第六,流通产业体系已经基本成型;第七,坚持流通产业对外开放,引进外资。
中国流通业改革与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杜志雄教授表示中国流通业发展日新月异,在扩大内需成为国内经济增长新着力点的背景下,流通产业作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一环作用举足轻重。随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未来流通业应更加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主的市场化改革,而流通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将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的幸福感。杜志雄教授认为流通业发展对中国经济能否实现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转变产生巨大影响,未来流通产业的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马龙龙教授系统梳理了中国流通经济改革40年的历程并将其特点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中国流通经济改革拉开了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在此基础上,中国完成了制造业及整个工业体系、金融体系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改革;第二,中国流通业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以市场化改革为趋向,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下排除各种干扰,完成各种各样的尝试;第三,国有企业改革在流通业领域改革中完成得最为彻底,为其他领域的国有体制改革作出了榜样及示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研究员表示流通领域应当更加关注未来流通改革的方向。为此对未来流通体制改革方向提出五个看法:第一,着力推进流通的高质量发展,从高速度转变为高质量增长;第二,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运用现代科技进步成果推进流通体制改革与创新;第四,坚持实施流通人才战略,系统培养新世纪人才;第五,坚持为流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健全法律法规环境、完善税收制度及政策支持体系、建立信用体系等。任兴洲研究员指出未来流通产业应始终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上海建桥学院校长朱瑞庭教授从零售业国际化视角分析了中国流通业发展前景。首先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出发,指出中国流通业尚处起步阶段、区位相对集中、市场准入严格、设施基础薄弱、业种业态单调、市场适应力差,基于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对外加强互联互通,消除市场障碍,加强机制建设,实施战略对接,开展商贸政策对话;二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应纳入“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探索建立国家战略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对接联动机制,建设“网上丝绸之路”,推动跨境B2C出口电商。
流通产业创新与消费升级
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高铁生副理事长解释了流通基础论被消费基础论代替的动因,指出流通基础论被消费基础论代替将成为必然趋势,并从四个方面解释了流通与消费经济地位变化的动因:第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发生变化。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关键不在于改善商品基本设施,而在于如何使整个产业链适应消费需求;第二,政府在流通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企业流通促进作用显著加强,而政府政策导向作用逐渐弱化;第三,商业设施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及商品销售不畅等问题不能主要依靠扩大流通商业来解决,应当更加关注经济运行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服务于消费升级的需要;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现代科技进一步突破时空界限,传统流通的作用逐渐弱化。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讲述了流通理论创新、重视流通产业、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需要等问题。首先,洪涛教授围绕流通改革理论的最大贡献展开主题报告,认为“流通基础产业论”是改革开放40年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其中包括商品论、商品流通渠道论、流通产业论与流通基础产业论;其次,提出重视流通产业,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洪涛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消费基础论”与“流通是基础产业”之间并不矛盾,前者是从供应链视角出发,后者是从产业视角出发。
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刘普合委员认为消费结构升级是消费者成长、企业家成长及政府成长互动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消费者成长,消费者是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根本力量。对于消费者而言,需具备必要的消费能力、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要求以及较强的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其次是企业家成长,企业家是推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核心力量。新需求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支撑,应从产品市场创新、服务业领域创新、商业品牌创新、消费机制服务方式创新以及流通资源升级五个方面创造新需求;最后是政府成长,政府是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决定力量。提出提高安全消费水平、绿色消费水平、便利消费水平、品牌消费体验水平、消费者消费水平以及提高生产服务机制的六大目标。刘普合委员指出未来消费发展应注重夯实消费者成长基础、鼓励企业家创新、优化行政职能,实现平衡充分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依绍华研究员提出要打造服务性消费升级、个性化消费升级和绿色消费。目前我国消费结构的核心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性消费升级、绿色消费逐渐成为趋势和共识、个性化消费比例上升。在流通环节中消费升级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生产制造技术水平不足、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流通业发展水平不均衡、流通基础设施不足;在消费环节中其制约因素主要有市场秩序规范性不足、消费金融体系不完备。依绍华研究员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五点对策建议:一是提升供给质量,创新消费供给;二是提高产品价值,促进品质消费;三是完善监督体系,保障产品品质;四是培育自主品牌,提升消费质量;五是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
区域流通创新与电商新发展
湖南经济学会理事长刘茂松教授从制度经济学角度阐述了农产品生产经营结构与趋势,系统总结了“互联网+流通中介商”的新模式对农业的作用。“互联网+流通中介商”的新流通模式将农户连接起来组织生产经营,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支撑平台及中介服务系统,创造了中国特色现代农业运营的新业态,开发出了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新市场。就农业而言,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可以通过电商网络平台提前订购,另外农业生产者及经销商运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对农副产品消费的趋势及其未来的潜在需求;就农产品而言,一方面可以调节农产品季节差,增强农产品的可调控性,另一方面可以调节消费者欲望差,实现消费者多元化、高质化,创造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教授基于广东省商贸流通现状分析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引人深思、富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建议。其从流通重构的角度出发,指出现有流通体系呈现出生产超前流通滞后的流通格局,流通体系发展严重滞后于贸易组织的演进。对于现有的流通格局,王先庆教授指出应建立属于自己的商人团队、主导自己的流通业、掌握自己的贸易主导权,一方面应该借机进行外贸一体化与重构外贸流通体系,建立自已的商贸组织;另一方面应争取贸易主导权,如商品定价权、规则制定权、机构组办权。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处处长曾庆均教授以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江9省2市为样本,分析了区域商贸流通协调发展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总体规模不断增长,但各省市间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协调性整体在降低。结合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情况,曾庆均教授提出三点协调发展机制对策:第一,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构建商贸流通业战略协调机制;第二,以互利共赢为目标,构建商贸流通业利益协调机制;第三,以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网”为载体,构建商贸流通业空间协调机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贸学院院长杨波教授就郑州经开区、郑东新区与金水区三大自贸区协同发展做主题报告。从三大自贸区主营业务来看,经开区主要做跨境电商和欧亚班列,郑东新区主营金融业而金水区主营服务业,为解决三区块间激烈的竞争状态,实现三区协同发展,杨波教授认为应实现三个协调:第一,实现管理协调,实现利益共享;第二,实现产业协调,在产业链、产业融合、产业网络关联这三个大背景下考虑产业与产业之间、产业活动之间如何实现区块间协同;第三,实现企业协同,发挥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黄漫宇教授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构建电商扶贫舆情指数,为评价电商扶贫绩效提供了新思路。TFIDF算法的结果表明:第一,电商扶贫舆情指数存在较大区域性差异;第二,电商扶贫绩效虽然与区域电商发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关系较大,但也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唐红涛副教授指出连片贫困区电商扶贫会通过空间溢出作用影响其邻近贫困地区的扶贫效果,这种效应会通过财政收入和人力资本产生中介效应。通过构建FEDER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其溢出效应,表明在精准扶贫时应当充分发挥流通扶贫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财政投入和人力资本为中介变量考察电商扶贫中介效用,结果表明:从全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层面看,财政投入对电商扶贫效率均有负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和全国层面,人力资本对电商扶贫存在正中介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层面,人力资本存在负中介效应。
流通基础理论研究
江西省商务经济发展研究院辛洪波副院长结合新流通思想探讨中国流通领域的发展逻辑与趋势。首先从流通角度梳理了習近平总书记治国的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要素流通思想、全球化流通思想、流通强国思想以及流通富民思想,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流通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辛洪波副院长结合新流通思想指出我国流通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一是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烙印深;二是过度市场发展导致政府职能缺位;三是过度依赖技术变革、体系制度。
湖南科技大学社科处处长向国成教授从分工领域视角分析流通改革与市场的有效规模,从斯密-杨格定理出发探讨流通改革与分工的对接口。一方面,供给侧、需求、市场规模以及分工水平在共同富裕经济理论框架图中存在某种联系,另一方面,经济学中两大重要定理塞恩定理和凯恩斯定理包含在分工领域内,因此流通与分工的关系密不可分。通过构建生产和服务演变经济图,发现分工充分发展将导致普遍富裕,向国成教授指出新时代的流通产业发展应当着眼于全球分工深化,按照提升市场有效规模的要求促进流通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闯教授从流通理论的营销学源头考察营销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早期营销理论起源于经济学,其发展方向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关注消费品批发与零售活动的哈佛大学;二是关注生产与消费之间农产品流通问题的威斯康星大学。在1930年,早期营销学理论发展为营销系统理论,1960年营销系统理论达到巅峰之后,经济学在营销学中的作用及地位逐渐减弱。基于此对中国流通理论研究提出倡议:一是有必要加强中国流通理论基础性研究;二是推动中国流通理论研究与国际主流学界接轨;三是加强不同理论视角的流通研究之间的沟通、融合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