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障学生心理问题疏导之我见

2018-08-14丛延庆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智力障碍疏导心理健康

丛延庆

[摘 要]智力障碍学生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本文在对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基础下,通过对大量实例的观察、分析与研究,总结出智力障碍学生几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并尽可能提出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疏导策略。

[关键词]智力障碍 ; 心理健康; 疏导; 教育

智力障碍学生由于智力缺陷,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极易导致其出现行为、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培智教育明确指出,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不仅仅要育人为本,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得到矫正。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最终目的使使其能够融入主流社会,因此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使他们扫除心理障碍,克服不良的心理行为,逐步培养正确认识自己、处理与他人及周围环境的关系的能力。

一、智力障碍学生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情绪情感不稳定

1.情绪情感不稳定。智障儿童不能像普通兒童一样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表现为不分时间、地点的喜怒无常,容易因为一件事情而引起不相适应的情绪情感反应。当他们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往往会哭闹不止,直到得到满足为止。

2.恐惧情绪。正常的害怕情绪在个体成长和经历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使个体避开可能存在的危险而保护自己。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也有害怕情绪,但智力低下儿童对事物害怕的程度与广度要比正常儿童高得多。如本校五年级一班,姜某,轻度智力障碍,极其害怕防火、防震演练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恐惧、慌张。

(二)个性和行为的特点

1.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的脑部损伤,致使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易被外界的声音和事物所吸引,不能专注的听讲。如:五年级一班,任某,多重障碍,他患有先天脑白质的孩子,其临床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个性改变,易多动,上课时不能跟随老师的指令。

2.缺乏自理能力。智障儿童心智发展较为缓慢,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理事情很难情已完成。而且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许多事情代为处理,使他们失去了大量学习、尝试的机会,也使得他们养成了依赖性。

3.社会适应性差。智障儿童通常比较固执,他们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去干,全然不管别人怎么想,也不关心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与他们讲规矩,也全然不懂,在公共场合大声吵闹,受到阻拦也不听。

二、智力障碍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策略

(一)创建和谐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智障学生由于普遍存在的生理缺陷,他们往往表现出胆怯、恐惧,害怕与人交往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和一个温馨的集体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在和谐氛围中,变得更有勇气面对学生和日常生活。

(二)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双结合,促进智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智障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对其教育方式的特殊性,既不能局限于一般的课堂式的讲座来进行心理辅导,更不能在心理咨询室等待学生主动来咨询。智障学生一般不知道也不会承认自己存在心理缺陷。所以,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取决于教育工作者在和他们朝夕相处的过程的观察发现,并针对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育、纠正培养。

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朋友。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环节上,教师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伙伴”更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教师把自已定位成一个很好的“倾听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表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学生通过讲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会毫不保留地将内心的想法流露给老师,给老师提供教育、支持、引导的有效信息。

(三)采取多学科渗透,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对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不够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学科互相渗透的方式,抓住一切时机,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为一项首要任务。例如:上语文、数学、音乐等课,都能通过课文中的人物事件、学生的表现以及他们在课堂上取得的点滴进步来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自我心理、人际心理、生活心理、等,并采用学科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课堂上都能获得不同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家校紧密合作,做好智力障碍学生疏导工作

在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是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更为重要。由于家长将儿童的一切事务都承包,使得儿童失去了尝试的机会和体 验成功、品尝失败的机会。因此,学校应定期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如何对儿童进行教育、训练和指导,也要告诫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杜绝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方式,避免孩子模仿。平时,老师和家长也应该相互交流、探讨,以期寻找到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方式。

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拥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恒心,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包容和理解,使之形成健康、阳光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鲍玲红.智障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微[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

[2] 杨永霞.培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甘肃教育育,2012.

[3] 虞雯.生而不同—浅谈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实践,2017.

[4] 田桂芬.智障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中学课程资源,2012.

猜你喜欢

智力障碍疏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研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艺术治疗在智力障碍、自闭症人群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