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性而行
2018-08-14隋岩
隋岩
乐清在一家画廊工作,她并非从正规的美术学院毕业,却对绘画有着天生的热情。由于勤奋和努力,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她已经可以得心应手地处理工作上的事务。随着生活圈子的扩大,她也在复杂的人事中渐渐成长。可是,她永远对自己的非科班出身怀有深刻的自卑感。此时,她更加需要机会—参与更多艺术活动的机会,或者到专业的院校进修美术的机会。
偶然的机会,乐清结识了某省级美术馆的馆长。馆长对这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印象非常好,并且邀请她去美术馆工作。馆长和乐清谈论了很多关于艺术的话题,并且涉及美术馆最近的主题展览工作。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乐清是符合馆长标准的策展人才,这份工作也是乐清一直想要的机会。可是,当馆长说出能够提供的最高薪酬时,乐清的理想瞬间破灭了。虽然这个美术馆是省级单位,但也仅仅是文化厅管辖的事业机构,薪水离乐清现在的收入水平相去甚远。
乐清坦言:“我现在应该找一份高薪水的工作,应该在城市里买一套房子,应该尽快攒下出国进修的钱,应该在更好的物质环境下学习美术……”她说出了一连串任何人都无法反驳的理由,最后馆长无奈地离去。
说到“我想要”,很多人都会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冒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我想开一间咖啡店,想办一份杂志,想当一名画家,想明年去西藏,想救助街边的流浪者,想拯救环境,想做一个支持边疆教育的小学老师……对于这些美好的想法,常常连说出这话的自己都不太相信,即使相信,也仅仅停留在想象而缺乏行动的层面上。
说到“ 我应该”, 每个人都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我应该好好学习,应该考大学,应该考到英语四级,应该考上公务员,应该进世界500强的公司,应该娶到一个白富美或者嫁给一个高富帅,应该在结婚前买一套房子……似乎每个人都有一个正经八百的人生规划, 每一个目标都是那么实际, 那么经得起推敲。可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些“我应该”真的是“我想要”吗?
这些“我应该”中,有多少是父母的期待,有多少是来自他人的要求,有多少是社会大背景下众人的趋之若鹜,又有多少是你真正想要实现、想要完成的梦想?现代社会中的人开始变得越来越相似,越来越有共性,同时也越来越缺乏特立独行的勇气和活出自我的人生态度。这些人习惯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方向,穿着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无法忤逆父母的期待和亲朋的盼望,于是,他们在别人的眼光中对生活曲意承欢,为自己列出了无数的“我应该”,却忘了到底什么是“我想要”。
萧萧在证券公司工作七年后,突然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每天与货币、数字和经济条文打交道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更没有想到自己真的放下了一切,重新过起了学生时代的生活。
从小喜爱文学的萧萧曾经梦想到大学里念中文系,然后成为一名报社的记者或者杂志社的编辑,过着每日与文字打交道的生活。可是,父母的强势决定让她选择了财经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萧萧顺利地进入大伯的公司,成为了一名朝九晚五的白领。高额的薪水和颇有成就感的工作让萧萧开始喜欢这种生活,甚至觉得自己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萧萧遇到了一个在英国剑桥大学讲授英国文学的教授David。在和他短暂交流后,萧萧对他说出了潜藏内心多年的遗憾。没想到这位蓝眼睛、大鼻子的教授竟然说:“你为什么不去选择你想要的生活呢?”David 承诺,如果萧萧通过了雅思或者托福的考试,他可以考虑收萧萧当弟子。
萧萧的英语口语会话能勉强应对,书写和阅读依然停留在大学阶段。刚刚毕业的时候,她还会看些英文名著,当她渐渐进入职业状态后,連翻书的念头都没有了。这样的外语水平,根本不够申请出国留学的资格。为了能够顺利地通过外语考试,萧萧辞职了,专门去补习英文。可惜,第一次考试并没有考出好的分数。萧萧只能耐心等待第二次机会。
周围的朋友特别纳闷,不明白萧萧为何会突然做出出国的决定,于是问她:“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去读什么英国文学,难不成你想当作家吗?”萧萧说:“我只是想过一种我想要的生活而已。”
半年后,萧萧身边的争议声和反对声依然不断,但她已经坐上飞机,去亲近她熟悉已久的莎士比亚和勃朗特了。
为什么当你还青春年少时,就将所有的梦想和坚持都埋葬在别人的眼光里?为什么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实现别人对你的期望?为什么不在时间正好的时候去做你想做的事?为什么不像萧萧一样马上问问自己,你到底喜欢过“我应该”的生活,还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我看来,过一种“我想要”的生活比在“我应该”的鞭策下过一种富足、悠闲的生活更重要。苏轼在《满庭芳·蜗角虚名》中写道:“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人生就是这样的,不需要有规定的路线,只需要随性而行。当你尚有选择机会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遗憾前多些行动,在后悔前多些坚持。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与生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