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试教育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略论

2018-08-14王书君

小学科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数学孩子教师

◇王书君

一、前言

小学时代是学生心智发育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心智的成长历程,对今后他们整个人生阶段的学习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小学生们由于年龄尚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又精力充沛,生性好动,因此,要显著提高小学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要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就更难。这是因为,很多孩子们通常都会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体会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以这些孩子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但不够主动,还经常会分神“开小差”。小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这是孩子们成长阶段的客观性使然。直面问题,创新思维,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师责无旁贷。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概述

应试教育是当下教学的一大“特色”,无论是中学教育还是小学教育,无出其右者。尽管国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不要一味地、盲目地追求升学率,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应付考试仍然是很多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受这种应试教育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教师为考试而教学,教与学的目标高度一致——应对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看重的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重的是怎样才能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牢记不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只关心学生考试成绩是否能得高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失去了自我,变成了只会考试的学校机器。应试教育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短期内立竿见影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若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则应试教育的结果几近于揠苗助长,饮鸩止渴。值得庆幸的是,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呼声的日益高涨,应试教育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正在削弱,很多有识教师开始对传统教学策略进行反思,尝试创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赏识教育、师生互动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启迪学生潜在的智慧。毫无疑问,教师们的这种创新和尝试是值得称道的,顺应了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要改变教学现状,就必须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对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优化调整,制定出新的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从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目标性不强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性不强的问题,重点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只关注学生的认知领域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领域,只看重学生的各种考试成绩,而不关心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只图在完成教材规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考出好的考试成绩,而不在意学生是不是真正领会了数学原理。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本来就缺乏对数学奥秘的正确认识,觉得数学学习乏味单调,如果教师的目标性再不强,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或者是厌学心理。

(二)教学方式“一言堂”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居于课堂的主导地位,是课堂上的主宰,唱的是“独角戏”,话语权只掌握在教师手里,学生只能做忠实的听众。虽然教改精神一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这种所谓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仍然停留在口头阶段。数学本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们学习起来难度大是正常的,唯其如此,更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调动起孩子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感知数学学科的奥妙和乐趣,“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显然无助于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单一

长久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流程中,数学教师们大体上遵循的是“知识复习—新课讲解—知识练习—布置作业”这样一个长此以往的教学程序,在这个一贯遵循的教学程序中,由于新课讲解通常会占去较大比重,留给学生们自主学习与讨论的时间明显缩水,因此这样一来,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只能“被填鸭”“被满堂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在应对考试方面是“巨人”外,在其他方面似乎只能是“矮子”,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把考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

鉴于升学考试压力的无法缓解,或者说鉴于升学率对学校教学业绩评估和教师教学成绩评估的影响,至今仍有很多学校和教师会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不容回避。问题的形成有其历史缘故,也有学校和教师急功近利的缘故,同时这也正是应试教育得以“大行其道”而成为“顽疾”的缘故。“唯分数论”抑制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破坏了孩子们在懵懂中探寻数学奥妙的神秘感,使本应是深入浅出的数学教学变成了索然无味的“纸上谈兵”。

三、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九九九年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决定》的颁布实施,为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优化指明了方向。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就小学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内容来看,都是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如果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学起来并不算难。但是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了很大约束和限制,即使是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一些学生也往往不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而只能习惯性地等待老师的“开导”,因此,要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以便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本领,自主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遇到的一些问题,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二)丰富教学活动内容

要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就有必要根据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对数学教学进行创新规划。那么小学阶段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当然是娱乐游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设法将数学学习的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把一些对数学学习“不感冒”的学生也吸引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另一方面还可以转变孩子们的思想,改变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娱乐性的游戏,方法当然会有很多种,这里有必要提醒的是,要以调动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前提,切忌生搬硬套。

(三)增进师生间的互动性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再以参与人的身份分别参与到各个学习小组中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提高数学学习的互助性,互通有无,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细分孩子们在小组内的主要学习任务,明确每个孩子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目标,提高孩子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孩子们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小组学习的责任心。还可以增进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既可以提升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可谓之“双赢”。

(四)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数学并不是单一性的学科,要认识这一点,高年级的学生并不难,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逐步领悟,而小学生们则不然,小学生们则需要老师的引导,因为小学生们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认识毕竟还停留在浅表层面。基于这样的考虑,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视情境的不同,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如与语、音、体、美等学科进行整合,通过整合,教会学生从多角度、多领域考虑数学问题,而不是仅从单一角度去钻数学的“牛角尖”。实践证明,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后,有助于孩子们对数学丰富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广泛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孩子们综合学习素养的提升,值得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发扬。

猜你喜欢

数学孩子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孩子的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