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提升农民素质的路径探析
——以农民学历教育平台建设为例

2018-08-14郭丽云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一村山西省教学资源

□薛 梅,郭丽云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和其他行业间的融合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1]。据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7 %,规模为2.09亿;城镇网民占比73 %,规模为5.63亿,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在此背景下,农民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都在发生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以及开放大学建设和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转型升级进程中,如何发挥互联网优势,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民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提升农民素质的新路径,对实现农民脱贫、农业增收、农村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一、山西农村的基本现状

据2016年山西统计年鉴可知,目前山西省农村20-45岁年龄段的人口中,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只占21.32 %;接受过初中教育的比例占到48.59 %,也就是说,高中生所占比例比五分之一略多,而初中生占到接近一半,这是山西省目前农民基本的受教育情况。由此可知,未来山西省农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一方面空间巨大,另一方面任重道远。

从2016年农村住户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人口中,20-40岁之间的年轻劳动力在家务农的人数不断减少,而40-60岁之间的劳动力在家务农的人数较多。从接受教育扶贫角度来看,对于年龄偏大的农村居民在扶贫措施上应该以技术扶贫为最佳。

从农村主要经济来源看,主要有种植类、养殖类、园林类三大类。从目前山西省种植类作物播种面积以及产量情况看,占地面积大、播种比例比较稳定的作物类别主要有粮食作物、谷物类、豆类、油料、薯类蔬菜;从园林类播种面积以及产量情况看,主要有核桃、板栗、苹果、梨、葡萄、红枣、柿子、桃;从畜牧业养殖数量以及出栏情况看,主要有养猪、养羊、养牛等。这些产业成为了当前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山西省农村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近一半,但是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在20-45岁这一可接受继续教育的年龄段农村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初中学历的农民,高中毕业的学生所占比例仅比五分之一略多;而在农村的常住劳动力人口中,20-40岁的劳动力人口在不断减少;山西省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是种植类、养殖类与园林类[3]。

二、农民学历教育平台的整体构架

山西农村的基本现状决定了:一是山西省农民素质的提高任重道远,二是农民接受教育的最佳方式是选择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的远程教育,三是农民最需要的还是能够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种植、养殖、园林等各种专业技能技术。而这几类需求,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以下简称“一村一”项目)通过建设“农民学历教育平台”都可以很便捷地实现。

(一)指导思想及培养目标

结合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农民学历教育现状与农民素质现状,按照“急需、实用、够用”的原则,以农民能力提升为导向,通过“互联网+教育”的形式,设置课程模块,为农民脱贫、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着、够得上、过得硬的高等专门型人才。

(二)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

结合山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产业布局和“一村一”项目的专业设置,主要开设当前农民急需的种植业、养殖业、园林技术与农村经济管理这四个培养方向,细分为:农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园林培育技术、园林技术(果树、蔬菜方向)专业,农村经济管理类的农村经济管理、农村行政管理专业。

(三)内容架构及课程模块

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农民大学生人才培养,其内容架构基本上每个专业都由三大模块组成,即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和通用知识模块)、技能模块、拓展模块三大模块,如图1所示。这样的课程设置与传统高校的课程设置及以往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相比,更加注重农民学员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更加强调农民大学生与实际操作能力的结合。

图1 农民大学生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图

(四)实施步骤

结合山西农村省情,以“一村一”项目为抓手,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开展试点招生,大力进行教育平台和教学资源建设,依托线上(互联网)与线下(开放大学系统即原来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两个网络,在山西省终身教育平台这个大的平台上,建设“农民学历教育平台”子平台,探索出一条“互联网+”时代提升农民素质的新路径。

1.出台政策

一是参考江西、湖南、浙江等省的做法,以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推进“一村一大学生计划”项目的实施意见》,明确“一村一”项目学费的全省指导价。二是成立推进山西省“一村一”项目领导小组,在山西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山西省内大力推进“一村一”项目,并纳入2017—2020年精准扶贫工作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划。从2017年起,主要依托山西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采取远程教育学习方式,用四年时间实现全省58个贫困县45岁以下的农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具有高等专科层次或以上学历,同时鼓励贫困县农村中共党员、退伍军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经纪人、农村电商等参加学习,为58个贫困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带头人、精准扶贫的带路人、基层治理的带班人。各市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培养计划,各级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责,加强配合,为“一村一”项目实施提供支持和服务。三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及宏观指导。各级政府将开展“一村一”项目、培养农民大学生工作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业绩考核工作之一;贫困县将“一村一”项目列为年度教育督查工作内容,每年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参加,对“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学员招生、学费收取、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等情况,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试点招生

从2017年秋季起,每年招收2000名“一村一”农民大学生。试点招生工作按照远程教育的办法每年春、秋两季招生,实行自愿报名、免试入学。主要针对广大的农村人群,包括普通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等毕业生,村“两委”干部与后备干部,鼓励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养殖、种植专业户、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乡镇企业骨干、农村电商、微商及经纪人等参加学习。初中毕业生可注册学习课程,年龄、婚否不限。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根据国家开放大学的招生科类、专业、规模,根据山西省脱贫攻坚、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培养要求、当前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需求,确定试点教学点、学习方向和目标、招生人数以及招生预案等,统一发布招生宣传海报、印制报名登记表。同时按照国家开放大学和山西省委组织部下达的招生方案组织招生工作,对试点招生分配方案的调控情况和山西省各地农村干部培训计划和规模进行调控。

3.平台建设

基本建成满足农民学历提高、能力提升的农民学历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国家开放大学及其系统拥有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做好“一村一”项目的教学与服务。根据农村信息技术条件和农村学习者的特点,进一步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支持服务、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学管理“六网融通”为突出特征和核心支撑的远程教学方式[4]。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为主要载体,通过“造云、借路、建端”,搭建直通乡村的远程教育信息化支撑平台。

4.资源建设

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上,从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和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层面要以课程模块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资源建设。首先,在建设层面要保证尽善尽美,完善教学设备设施,满足师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正常运行,确保教学正常运转。其次,合理进行教学资源分配和应用,解决远程教育中师生分离的困难。最后,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促进共建、共享制度的完善,保障人才对资源多层次、多形式的需求。以课程模块的形式建设课程学习包,包括音像教材、全媒体数字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核心课程和“5分钟课程”等多种教学资源形式,特别要根据农民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补充直观、实用的教学资源,为“一村一”项目提供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整合国家开放大学和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实用技术类资源和网络课程、微课程;建设符合山西省实际和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微课程,将专业知识与实用技术有机整合,方便学生使用,促进学用结合。

三、农民学历教育平台的后续建设任务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民学历教育平台顺利运行后,山西省将继续开设“一村一”项目本科专业,建成山西省终身学习网,推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农村远程教学中的应用,全面开放“一村一”项目课程教学资源,进一步探索符合农村远程教学实际的教学体系。

(一)开设“一村一”项目本科专业

根据山西省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适时开设“一村一”项目本科专业。为“一村一”项目专科毕业生和大专学历的大学生村官的学历提升以及大学生村官涉农第二学历开辟一条路径,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在农村扎稳脚跟,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建设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微课程,通过农业技术平台等途径,增加实训类课程,实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

(二)建成山西省终身学习网,以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分互认与转换

建成功能完善、种类齐全,包含老年大学、残疾人教育、农村党员教育、教师培训、干部在线教育等各类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山西省终身学习网。逐步推广和实现学分银行,开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学分互认与转换试点。积极探索开展对“一村一”学生以往学习培训经历和从业经历的认证,对农业行业特有工种或与所学专业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以及农业技术技能培训认定学分,加强“一村一”与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沟通与衔接。

(三)积极推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农村远程教学中的应用

推进全媒体数字教材和网络课程建设,继续建设农业实用技术“5分钟课程”,加强与相关专业和课程的有机整合,方便学生使用,促进学用结合。构建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数字化移动教学资源,为农村学习者提供更多可以选择、可以利用的移动教学资源,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多种终端设备高效利用学习资源[5]。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学习路径,逐步实现“一村一”项目所有专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全覆盖。

(四)全面开放“一村一”项目课程教学资源

为农村学习者提供社会化的公共服务,尤其是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服务。开展非学历培训,以吸引、鼓励大学生村官和广大农民等参加学习,扩大开放大学的社会影响,满足新农村建设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求,积极参与构建学习型社会。

(五)探索建立开放大学符合农村远程教学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村一”项目应进一步强化农学结合,要通过自建、共建、合作、借用等各种形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到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聘请当地技术能手、行业专家等担任兼职教师,依据农时、农季灵活安排教学辅导及实践教学环节。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心。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素质问题,而教育、培训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6]。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依托“一村一”项目,在山西省终身教育平台这个大的平台上,建设“农民学历教育平台”子平台,进一步促进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互联网+”时代提升农民素质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一村山西省教学资源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村万树”绿的不只是村庄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