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尘寰

2018-08-13张祎

参花·青春文学 2018年9期

张祎

你自始至终都清楚的一点是——你和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一路人。

浓烈辛辣的酒气弥漫在空气里,以最为原始、粗鲁的方法发酵而得的高粱酒理解不了何为温柔。你日后会明白的,它们烫喉刺胃,那是一种自虐式的畅快。白毛月亮替一切蒙上若有若无的光,你抬起头,发现他眼中的光芒竟远亮过天上水渍似的那一点。

山中日月长,层峦叠嶂阻隔着你的眼睛与一切人间烟火。倘若你——隐迹于老林的妖蛇,终于踏出这山门,便会发现林海外的城池已变换了名姓。

血味、烟尘味暗流似的翻涌裹缠着你的鼻子。楚霸王过了江就算不得楚霸王,那叫“丧家之犬”;腾蛇乘雾八万里,落在地上便是轻贱腐骨。朱家大明气运尽了,皇帝手中飞鱼锦衣的猎手也就转头做了猎物。不死不降便是异党,譬如他,注定要流离漂泊在山坳穷乡里一辈子的。

但这并不能改变当前的剑拔弩张。雪条儿钢剑的刃口悬停在你颈侧,你生于此世千千年,想杀你的万万个,他不过是其中之一。酒与暮色与其他一些还不能为你所理解的东西,它们将他的眼睛熏染得迷茫而恍惚。剑不动,你将颈子立得更直——

“罷了。”钢铁的腥气离你远了,他癔症一般颠三倒四地呓语:“万物不仁……万物……无异。”

崇祯十七年或者说顺治元年,皋月既望——这便是你们的第一次会面。

如果他——这个丢掉剑便扑倒在你面前的男人,要是有同伴的话,或许今天便会如“高祖斩白蛇”一般,以其奇诡的谶纬味道在史册里挣得微末一笔。你小心地爬近并翻出毒牙,但下一刻便发觉了这行为的多余。他明明不会再对你造成威胁,当他醒来,记不记得你都存在疑问。但有些人偏就是天生一股危险味道,动如惊矢静如悬刀,令人不愿与之为敌。钻回草丛前你最后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他,你想,他大概就是这类人。

同时,这也是你此生头一次见他因酒精而人事不知。这样的机会不多,统共只有两次,下一次得等到六七年后。毕竟人非草木,拿这回来说吧,如果你知道此时山外县城的雉墙上高高挑着些什么……那么他的失态完全可以被原谅。

这时你应该还料不到,你与这摔进淖泥坑的落魄锦衣卫还要再见,就像你不会相信日后自己最常做的事是揣支笛子上街去。

你是这年冬天里又遇着这男人的。剑没了,两眼也紧闭着,贯穿着眼眶的是窄溜溜一道刀疤。怀里一个小包袱,又细又瘦像裹了条小狗。他摸摸索索进到你这四壁漏风的临时居所里来,事实上这房子到底属于谁还真不好说,当今这样无主的屋子遍地都是。你在这里不过是偶然发现了灶膛里比较暖和,足够供你越冬。

你看见他解开将包袱缚在前胸的破布,抖开,原来是件烂道袍。他将它胡乱披在肩上。无量天尊,这是他眼下除却一死外所能做到的,对“留发留头”之类新规唯一有效的对抗。

他扬着头,胳臂里护着那个包袱,你心想,他是来寻仇么?“我认得那股子檀香味儿,成精的蛇才有那种味道”,他说,“蛇精稀罕,您老莫不是晚辈前阵子冲撞过的那位?”

于是你从梁上降下身子,看来他并没有意识到你才是这房子现在的主人。包袱受惊一般扭动,猫叫似的哼哼声从里面传出来。你看向他,半块断缘锋利的破瓦横在你颈侧。

“冤有头债有主,不许碰她。”

你吐着信子,觉得这人有几分意思。心想只一宿的话,住便住吧。

晚些时候火堆终于半死不活地烧起来,他僵着胳膊托着孩子,你看了都觉得难受,索性游过去示意他将她放在你蜷起的尾巴上。偏偏他会不了意:“还不走……你冷了?”

你张张嘴,不知道该怎样向他进行说明。

“进来?”他朝你打开一扇衣襟,自作主张地裹住你的脑袋。“先说好了不能咬我。你实在不乐意出去,那咱们仨得好好过。”

也许戳中你心思的正是这一刹。你习惯了伏在坑洞里挺过霜雪,习惯了对抗各路妖鬼道士的围捕追杀,但唯独没有过谁会燃一堆篝火,拉开衣襟问你冷不冷,要不要进来。

说到底——不过是终于有了个人肯信你近你。

人世间比山里暖和得多。各种意义上的暖和。

你在街角立定,向腰间的罐子里掏一把。那罐子本来装的都是红砂土,但你就是能从中抓出一条一条砖红色小蛇来。当笛声嘀哩哩打着花腔炸开,它们会用尽本事使在场的观众兴奋。整条街道行色匆匆,能够使流动人潮凝结成块的声音只有两种,一是你的笛声,二是对面妓院里姐儿们的调笑声。这些短命而容易无聊的女人是你最大的主顾,你不习惯她们的行世方式但不得不妥协,这种妥协将贯穿你存留于人世的之后几十年。

这表演,对于此时的你来说更接近于游戏,每天两次从不间断,红蛇们衔回的铜板够你打上一碗羊奶再买几个馍馍、半块咸菜,有时甚至还有结余。你带着这些去找另一边打卦算命的瞎道士,瞎道士不瞎的时候曾拿剑逼着你的颈子。

他会将馍馍扯碎了泡在奶里,泡成一碗粘稠的黄色糊糊。不必帮忙,倚在他怀里的女娃娃会自己捧着碗喝个干净,据说这牙没长全的娃娃是他那被枭首弃市的友人的遗孤。

趁着摊前没什么人,你变回原形盘踞在角落里。不需考虑生死时,观察人类的聚散离合、迎来送往令你感到新奇而有趣。

他打板凳底下拽出只开了瓢的耗子:“你吃这个不?我打的。”

“……”

“不信哪?我当年蒙着眼还射得中燕子呢。”他压着嗓子笑着说道:“再不开荤你要成佛了。”

但你还是咽不下耗子。换成兔子就好了。你想,如果来日自己终于修出了人舌,一定要先问问他叫什么名字。

这便是尘世中的尘世——无忧极乐之地。

描金灯笼整日里燃着,大块伎乐天女图攀附在墙壁、屋顶,祥云飘带漩涡般聚散,令人目眩。她穿过彩饰繁复的曲折走廊,新来的客人往往会迷失在这。

比起大多数人来,建筑的浮夸美丽往往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它们不需要生存不需要劳作,这些精致的木石结构只需要无差别地接纳一切进入它们的物件,谦卑地、和善地、安静地取悦各种各样的眼睛。物随主人形,在她眼里,这和婊子没什么两样。但她对婊子并无偏见,因为自己就是。

邻房里的人又呜呜咽咽哭起来。她躺着听了一会儿,发觉对方短时间内并不打算收声,于是爬起身去敲门。这的昼夜倒着个儿,姐儿们刚歇息下,再哭下去吵醒了哪个就谁都甭想安生。

她六岁进来,今年十六。刚来时哭着要回家,挨两天打也就好了。如今住也住惯了,家里也忘了。只记着有两个叔,一个瞎一个哑,瞎子是算命道士,哑巴是耍蛇的。没娘。那天一个婆婆说要带她坐船找娘——就到了这。

没人开门。

不晓得为哪个哭。她想,哭病哭债不过一会儿,哭男人怕是要哭一辈子。前阵子新来的姐儿就是,穷得过不了日子,夫家又卖她一遍。“外面哪有楼里好。”那女人翘着新涂的指甲,扭头噗噗吐干净瓜子皮,“做牛做马伺候他,回头还嫌咱娘们儿丢人——丢人别娶啊。咱娘们就是傻,放着千金小姐不当蹦着要给人当老妈子。”

她衔着瓜子听得心惊,楼外已生疏的世界也更加恐怖起来。这话已有不同女人对她说过无数次了。

屋里的哭声终于低下去,低得没有了。她回到屋里照旧睡下,睡着睡着突然起尸般跳起来,下了地飞快抓起几样小首饰塞进床底下,塞好了整平了褥子,这才重又安心躺下。

你照旧在街上吹着笛子,泥土幻化成的红蛇听话地按照你的意志舞动。有时你也会迷惑——为什么还在这?为什么不回山里去?

个中原因着实有些复杂。待久了抛不开算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那变故结束后你说服不了自己一走了之。

这么说吧,六岁的娃娃和婆婆上船你是看见了的,只不过没告诉他而已。你看着她们走得远了,心里莫名轻松不少。你选择留在这是因为这里有人愿意对你好,努力是等量交换而非无差别的报答。那娃娃费力养着又不见大,拖着后腿多余。

但他显然不这么想。天黑了,蛐蛐儿叫了,他“笃笃”地捣着明杖一步三跌出去找人。一片昏暗里你盘在房梁上。他闷得厉害时会给你一遍一遍讲故朝旧事,尤其是关于那女娃儿父亲的,他们俩做过多少年同生共死的战友同僚。反刍出来的记忆经他的口你的耳磨成茧,你想,看来他也在做等量交换。

不过这想法你无心让他知道,因为就算他了解了也不会认同。

当然找不着,那天他久违地又把自己灌了个酩酊大醉。酒醒后他说要出去找,照顾这孩子是他能为故国故人做的唯一一件事了。

那就出去找,你无所谓。找了几年无功而返,钱倒耗得不剩几个。其间他还给当差的认出来过,不知是好是歹,你只觉得耽误事,索性蹿上去直接把人咬死了事。大庭广众纵蛇杀人,为此他不得不额外花时间躲了几个月通缉。

你不愿承认,但你的确融不进也应付不来人类的世界。

后来乡里的红花贩子捎回信来,说某地某窑子里的姐儿蛮像你们家丫头哦。

于是再去,这时候你简直要忘记娃娃那个人了。

赎身的钱当然没有,你们带的那点盘缠勉强够买来些她的时间以劝她跟你们走。待她终于点了头,他便直接一把扯了人跳出窗去,利索身形里堪堪透出一点当年锦衣卫的影子。你化出真身盘在楼下,心里有些疙疙瘩瘩地不舒服。你的尾巴尖儿就是那时丢的。同时你也悲哀地发现了一件事:不管有用没用,在他心目中,妖蛇到底是比不上故人遗孤的。

这无疑是对你长久以来处事原则的否定。

娃娃回来了,虽说变得和谁都不再亲近,但好歹是回来了。日子还像很久以前那样过,你在妓院前头耍蛇,没有暮年的女人们舍弃掉珍贵的睡眠纷纷探出头来看。她们依旧抛给你铜板,红蛇依旧灵活地接,只不过你不再放心将钱搁在自己身上,因为早晚会给她摸走。她的钱是谁也碰不得提不得的,说一说那女人便会冷笑着来回念叨她六岁那年,“当初不看好我——你们以为我这样子是被谁害的?”

每当这时你就觉得她是在影射你,毕竟她这两位“亲人”中,目能視物的只有你。

你让蛇把钱衔回篓子里去,这蛇篓目前是她唯一不敢下手的地方。

他更加迅速地衰老下去,找她时他开始出现少许白头,她回来后他的头发竟白了大半。同头发一起衰败的还有他的身体,你的舞蛇把戏甚至一度成了这个“家”唯一的经济来源。

你不明白,明明人还是那几个人,居所营生也没变,这日子是怎么变成这副模样?如此还要过多久?

要不明天就走?你想着,事实上这问题你在昨天就已经想过一次了。不妨这么告诉你吧,明天你还会再想一次。

得失离合,悲喜欲求——尘寰呐,那可是一片极精彩漂亮的沼泽。

此文系吉林大学文学院作家进修班优秀作品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