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团随笔

2018-08-13肖英杰

参花·青春文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社团文学

序言

肖英杰先生出身于农家,由于家贫,初中未毕业便怀揣文学梦想来到省城长春。人地两生、四顾茫然,只能从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工进城谋生的主要手段——在建筑工地打工开始。这期间,他做小工,睡工棚,生存条件可想而知,虽然有时连纸笔都买不起,但肖英杰心中的文学梦想却从未泯灭。几年的工地生活,他一边写作一边参加文学函授,在文学同好与恩师的影响、指引下,肖英杰加入了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他从这里起步,凭着自信、勤奋与坚忍,执掌了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的帅印,并带领该协会自力更生、自筹经费、坚持创作,竖起了一面鲜亮的文学创作旗帜,吸纳了一批又一批草根文学爱好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一干就是二十年。

《社团随笔》是肖英杰先生二十年社团生活的写照与感悟。《社团随笔》不是工作总结和述职报告,是他从事文学社团工作的心得与体会,不是一气呵成的激情之作,是他漫长社团工作的回忆与畅想。从这部作品的字里行间,使人们了解、领悟社团是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以怎样的形态生存与发展,草根文学爱好者在什么样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创作。

《社团随笔》内容广泛,它讲述了文学社团协会创办与发展的历程;流露出社团运行过程中“车马自理,粮草自备”的窘境;反映了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与辛勤,它关注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以及长春文学社团的组织建设、成员的思想建设;追忆了儿时的家乡生活和对亲人的思念,回憶了哺育、帮助过自己的亲人和师长;反思社会公德、家庭教育以及我国古代文化和公序良俗;赞扬了无私奉献的平凡人物。

《社团随笔》也描述了文学爱好者在寻常的生存环境中对文学创作的执著与痴迷。农民诗人杨成军在《中国达人秀》节目中,以一首诗脱颖而出,以农民工的精气神品尝人生,以农民工的视角提炼生活的精华,体现出浓郁的生活意境。诗人思宇在汶川大地震期间,为了筹集一本传播正能量的诗配画《中国精神》的出版费用,他卖掉了自己的房子,甘守清贫,靠爱人经营复印社维持生活。

二十年来,文学社团协会向文学爱好者倾注了大量的关爱。农民诗人邹本忠年逾花甲,多年来笔耕不辍,立志要在有生之年作万首诗词,文学社团协会对他予以特别关注,介绍他参加笔会,找到同行交流与老师指点,使邹本忠老人创作不息、自得其乐。网络作家子燕是张海迪式的人物,她的作品《左手爱》展示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作品中可以看到她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流露出如泣如诉和自艾自怜。于德北老师告诫子燕放开视野,从自己的小窗口跳出去。子燕放眼更广阔的大自然,走向社会生活的大天地,在创作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

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是自发的民间组织,任何社会环境也做不到“野无遗贤”,从成才到成功,这里是文学爱好者的家园,是草根作者的实习工厂,是未来作家的发射平台。肖英杰先生是草根出身,他自称半个文化人,那么《社团随笔》则是璞玉浑金,期待有志于文学社团工作的人发现、关注、雕琢、提炼。

心路历程

诞生

1989年8月5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爱好文学的朋友们欢聚一堂的好日子。我们站在复兴文艺的起点上,高举社会主义文艺的旗帜,召开了一次社团会议。

召集人张老师宣读了市政府关于成立某社团的批复意见,同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社团团结互动大会,各县市区创编干部应邀出席大会。大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了主席、副主席,王选光当选为主席,党报副总编和知名学者当选为副主席。秘书长由主办方推荐的人员兼任,发起人赵贵同志被确定为副秘书长负责社团工作。

会议还制定了文学社团章程和活动原则。会议号召全市、县民间社团以“志向相同、共同提高”为基本原则积极参与。这样,在学者的倡议下,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诞生了一个社会组织——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这家社团是一个民间文学社团,重点突出的是“民间”特色。几十年来,社团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变化,这是全体社团人不计功名、不计物质利益共同努力参与的结果。

文学社团的运作与企业截然不同,企业靠产品打通市场,客户是消费群体,庞大的市场需求使企业立足、发展,企业发展了,员工的工薪福利就会相应增加。而文学社团是非盈利的,带有公益性质的。性质的不同,使文学社团成员属于低收入人群。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人不求富贵,终生无悔地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甘守清贫,这就是文学社团人的写照。 国家对文学社团出台政策和扶持,才使得社团人有机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贡献,发挥着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虽然文学社团的工作非常单调,待遇很低,办公条件较差,但社团人却能苦中作乐,乐在其中。

我国大大小小区域性的民间组织有五十万个,从经济地位上讲,文学社团处在弱势。《社团随笔》以散文的形式讲述了社团里的人和事,介绍了长春市文学社团的产生与发展经历。(本文中有关人员均系化名)

办会刊

会刊是文学社团对外展现文明风貌的窗口,它不仅是社团服务会员的一本刊物,还是会员作品交流的载体。没有会刊的社团是不完整的社团,发起人与相关同志精心研究,决定创办会刊。

办好会刊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社团承办方此前创办过《希望周报》,由作家冰心题写报头,每年发行10万份以上,影响很大。可以说,许多中小学生是伴随着《希望周报》成长起来的,《希望周报》也是许多学生的良师益友。

发起人根据当时形势需要确定办刊宗旨,落实办刊经费。经主办方同意,从《希望周报》的发行费用中抽取一部分,解决文学社团的会刊经费。经费有了,发起人心中的一块石头就落地了,其他事情也就好办多了。在会刊刊名确定的问题上,主办方也征得了上级部门的批准,定会刊名称为《绿池》。

会刊名定下来以后,社团成员又发动各市区有关单位,用两个月的时间解决了稿源问题。主编邀请地区文联副主席张一同志作序,这样,会刊连续出版了数期。刊物的出版,培养了一批作者,成就了一批作者。那时,本市人民的首选读物就是《绿池》。

在社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会刊出版了五期,虽然质量与正规杂志差很多,但当时在全市却有不小的影响力,后期与区有关单位进行联办,反映也很好。就这样,一晃七八年过去了。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原来的经济支撑——《希望周报》由于人事变动而停办了,该报发起人赵贵因一篇《浅谈社区文化》的论文红遍大江南北,并获群星奖银奖,是东北地区唯一的获得者。这期间,他又创办了《少年作文与实践》,出版了八期,这本期刊主要面对中学生,得到许多中学生的赞许。《少年作文与实践》因符合中学生的应试需求,并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而生存了好多年,所有的印务费用由发起人赵贵一人出资,赵贵甘于奉献的精神源于对文学的执著和热爱,他甘当园丁的劲头儿引起了多方的重视。凭借着勤奋自学,赵贵同志还荣获过吉林省总工会颁发的自学成才证书(相当于大学本科文凭),这在当时很有影响,获此殊荣的全省不到十人。赵贵一时被省内媒体誉为文化名人,受到省、市政府的肯定并表彰近百次。赵贵的成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他以会刊为载体努力奋斗的结果。在奋斗过程中,赵贵一次次突破困难并创造奇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九百天的坚守

由于上级下达了整顿社团的通知,社团因人事变动处在紧急关头。是前进还是后退,许多人都游移不定。此时此刻,社团里来了新人——一个带着书生气的北方汉子,他来到这个文学社团,肩负起新的重任,他就是曾经在媒体工作多年、走过多家单位的赵晔同志,他进入了社团,开始了社团九百天的坚守。

首先,如何合作,与谁合作是摆在赵晔面前的当务之急。与《文学界》合作出增刊,是解决经费的前提,于是,赵晔就东奔西跑地找赞助、拉稿源,就这样打开了局面,迈出了解决困难的第一步,实现了出刊八期的目标。第二步是与中学合作,其中选编的三部作品集受到了很多学校的欢迎,就这样,第二部曲也顺利完成。第三步是到学校讲学,此举提高了社团知名度,为社团树立了良好形象,提高了社团在市民中的认知度。社团通过九百天的坚守,夯实了振兴社团的基础工作。

与大学生在一起

大学的生活特色鲜明。也可以说,学生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大学时代。我们的社团与某些大学生社团有联系,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社团成员时常被邀去指导、讲学、评比,或者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使我们能零距离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又与学生在交际中建立了友好的小社团与大社团的往来关系。

校园社团是社团工作的中心,双方是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校园社团是由大学生们自发创办的,学生处负责进一步指导,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生活。有的社团是以研究国学而得名的,定期举办活动,有时会有近千人参与活动;有的社团是与文学创作有关的团体,从油印的杂志不难看出,大学生的创作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有了全面的提高,还有一些佳作纷纷亮相于社会发行的期刊和报纸。

社团与大学校园社团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我们社团针对学生社团的活动规律开展工作,这是做好社团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通过与大学生社团的合作,为社团积累了大量资源。在此项工作中,我们又邀请知名学者进入大学校园,举办了多期讲座,来听讲座的累计高达数万人次。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面对面”讲座,参与大学生达到八百多人,他们在此次听讲中获益匪浅。大学生们感觉到就业不是家长一言堂的事,而是应该通过活动了解社会,认识自己。此次讲座为大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受到了大学师生的好评,并被省内媒体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参加学生社团的每次活动,对于我们都是一次充实、磨练的机会。 记得有一次到中医大学,学生们在学校大门口等着我们,在学生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大学生举办活动的多功能厅。前面的会标写好了,同学们也都整齐地坐着,组织者让我讲话,我向大家问候了一下,按照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们把作品拿了上来,经过评选,由我宣布了奖项归属。组织者又把学校团委负责人请到了活动现场并作指导性发言,以此表示支持社团的活动。

学生是靠父母出资才能上大学的,在学习的四年里,经济上都不会很充裕,爱美的女生添件衣服往往都要思前想后。在校期间,他们要完成学业,实现父母的期待。他们参加社团活动,还要考虑经济上的支出。根据财政局的规定,允许社团收取费用,但一直以来,我们都本着服务学生社团的原则,免收的费用达百万元,这样做体现了“三个服务”的根本宗旨,即“服务于大学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困难群体”。

每当我参与社团活动,都会增强自信心,对大学生开展工作找到了我们社团自身的优势,体现了文学社团成员的社会价值。同时,我们跟大学共同创办的报刊是承载学生作品的载体,是展示学生作品的最好平台,也是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

“三个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市开展的社团活动评比中,我们荣获了“先进单位”称号,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担负起指导全市社团的责任是我们社团努力的方向,也是服务类社团的宗旨所在。在服务上下功夫的几十年间,社团跟上了形势,实现了工作目标,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赞许。

东光社团

在卫星城西北角,有一所东光学校,这是一所初、高中合并的学校,共有师生2000多人,是由企业转制地方的学校,上万平方米的操场环境优美,多次被省市教委评为花园式学校。

提起東光社团,人们便会想起何老师。何老师是东光社团的当家人,多次被有关部门评为先进个人并获得多项荣誉称号,所在的东光社团也被评为先进社团,何老师还光荣地出席过市文学社团的换届大会并当选为理事成员,这些光荣事迹多见诸报端。附近居民告诉我说,中学社团搞得有声有色多亏何老师啊!

我来这所学校不下三次,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时,门卫老人便让我去找王书记。找到王书记说明了我的真实想法,王书记接待了我,告知此事由何老师负责,让我去找何老师。我走进教室,正赶上他们出《东光报》,我很高兴,自我介绍后与何老师攀谈,听完何老师介绍,我在师生的要求下,为东光学校创办的校报题了词。

东光中学学生写了不少作品,在《文学界》集中发表后,鼓舞了中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在中学生作品中,具备一定质量的作品占大多数。该校中学生文学社团依靠学校和社会资源有序地进行活动,通过发挥中学生社团的优势,为业余创作提供了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拓宽了中学生的视野。中学生正在学习知识的成长阶段,家庭、学校担负起了培养孩子的重任,同时,政府创办的非教育机构也应承担起此项重任,社团也包含其中。我们与学生社团的主办方进行感情沟通,掌握了学生社团的运作规律、原则并理解创办的意义和目的。

东光中学严格考核学生社团组织者的工作能力、品质作风,具体做法是多与先进社团走动,取得经验。我们总结了东光社团的经验,探究了理论并准备在全市推广。

回顧和总结学生社团,还有许多类似的先进典型,这些事例告诉人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会指引学生奋发向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回报社会。

这次来东光学校文学社团访问真可谓不虚此行。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中学生比我们的优势多很多,来日方长,他们会有更大的作为,而我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写《社团随笔》以作纪念,愿东光社团明天会更好!

高中社团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更成熟一些,社团的制度也要规范不少。高中生的特长与爱好大体有三种:一是体育特长,运动员、体育爱好者多数从高中开始培养,许多运动员是从高中走进体校的;二是文艺表演特长,可以说,高中是培养文艺表演特长的重要阶段;三是文学创作爱好,文学创作大体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杂文四项。

有了初中社团的基础,高中就可以成立机构完备的文学社了,内部机构职能都划分清楚后,学校团委也会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文学社有时会组织活动,丰富校园文艺生活,活动的举办显然比初中社团更加有序,也使学生的个人爱好在社团得以巩固和加强,这是很不容易坚守的事。

我们社团重视挖掘学生特长,关心学生课余生活,我们认为,社团所担负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与其他社会组织一道建立与校方的联系,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借助专家智库的优势对高中特长生进行“1十1”的帮扶,引导高中文艺人才树立法治信仰,树立诚信光荣观念,树立爱国爱校思想。我们还积极组织高中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这对高中生来说,是一种心智上的考验,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尝试。

在培养高中文艺人才方面,我们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心态,不要打骂孩子,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二是要求学校老师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学生在校接受学习教育也是分阶段的,高中是为大学学习做前期准备的阶段,老师的影响在高中生眼里十分重要,所以,高中的学生社团也要起到助推学习的作用; 三是请专家不定期地走进高中社团,研究高中社团,强化对高中社团的事前监管与事后服务。

高中社团是引导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爱好文艺的集合点,也是高中生走向成熟、成功的必经之路。高中生们要爱好、学习两不误,现代许多著名作家、诗人,如夏衍、张天翼、李健吾、吴强、张爱玲、曹禺、赵丹等,在中学读书的时候,都是所在学校文学社团的骨干成员,在中学时代,他们已经发表了颇有影响的作品。由此可见,高中文学社团确实哺育了大批人才。我们要重视高中社团的建设、发展,要重视对社团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高校社团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城市的南端,坐落着一所民办高校,这里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尤其是学生社团办得红红火火,五湖四海的学子们就在此处度过大学的好时光,在这里学习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万人民办高校是个什么样子?各类社团又是如何发展的呢,带着诸多疑问我们来到这所大学。

学生处的同志介绍了学生社团的概况、人员成分、组织人姓名、开展活动的范围等。其中有一个读书社,基本靠社会活动树立品牌,参与的学生近百人。读书社每年举办两次活动,按时换届,得到了学校的肯定。读书社的带头人杨欣,是个豪爽且外交能力很强的人,每次活动他都会设计一个主题,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校园。读书社每次活动都会邀请市委原副书记季涛和原军分区政委、这所大学的现任常务副校长钱和出席,也曾多次请我出席活动的开幕式。读书社的活动备受学校重视,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拥护,刚成立短短几年就被市属社团评为先进单位。

说完读书社以后,学生处又向我们介绍了九思学社。九思学社人员比较少,活动内容主要是国学普及。爱好国学的大学生们每季度组织一次活动,主题离不开国学相关内容的讨论,有的还在图书馆边学边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以及在历朝历代的影响。其中,《论语》是社团成员的学习重点。

九思学社不同于其他读书社的地方在于,其参与者都是国学爱好者。九思学社成立时间虽短,但活动很有特点,社团成员不断在活动中树立形象,在学习传统国学过程中彰显特色,树立了国学道德的观念,养成了“孝道”的理念。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很有信心,学校领导也很重视九思学社的发展。

读书社以读书为第一要务,承载了许多孩子的精神梦想,也激励着莘莘学子。攀登国学高峰的九思学社踏着先人的文化足迹,寻找先人光辉的经典篇章,沉浸其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悄然发生着改变与升华。

学生社团对在校学习的学生起到了助学作用,同时也给了学生历练的机会,通过历练,让学生学会正确地面对家庭、面对婚姻、面对工作,学生从社团活动中得到的知识充实和社会经验的充实,大大提高了学生体察社会的能力,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平稳地进入社会,谋求更好的未来。

走进农村

“走动、学习、改进” 是社团所提倡的工作作风,“转作风,重实效,贴近民生”是上级对社团工作的要求。

根据上级文件的指示精神,我们社团决定深入农村,创办《农民文学》杂志,弘扬农村文化,培植农民文艺骨干,传播正能量。

社团对农民的关注,是很多年前在专家们的倡议下,多部门协同合作进行的一项复杂的文化工程。在当前背景下,农民不仅需要富裕的生活,同时还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社会的稳定不能一味地靠富,更多应依靠文化来改造精神面貌。

我们要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了解农民的文化心理,只有了解这些才会知道农民真正需要补充什么。在新形势下,社团为了顺应这一变化的需要,创办了一份献给农民的杂志——《农民文学》。与此同时,我们又从挖掘潜能的角度出发,鼓励农民写自己的生活。《农民文学》创办三年以来,一直坚持这个路子,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农民把这个刊物当成家中宝。从办刊人的角度来说,得到的是丰厚的回报,也得到了政府的奖赏和肯定。在《农民文学》每季度举办的笔会上,我们都能感受到来自农民的热诚和企盼。一次,有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捧着厚厚的手稿,毕恭毕敬地颤抖着手来到我面前,向我请教创作方面遇到的问题。站在一旁的老师把稿子接了过来,好像老师面对学生一样。对于农民创作的作品,应该以专业的标准看待,但不能以专业的标准要求。农民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固然是好事,能得到业内认可更是不容易。我们办《农民文学》的目的是为了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唯有这样,才能使作者感到文学创作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

从社团角度出发,关注农民和他们的作品是我们的天职。我也是农民出身,对农民的亲切感是十足的,对农民的衣食住行有深刻的了解,对农村的经济政策也有所掌握。农民在新农村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又得到充实,这样的生活是很令农民高兴的。同时,政府在“三农”工作上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在改进工作作风过程中,也纠正了不少毛病,使农民尝到了甜头。

《农民文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社团不仅要在城市、高校活动的小圈子中动起来,更要在农民的大圈子中动起来。只有这样,农民才会尝试着品读高雅作品、欣赏高雅文化,并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启迪自己的心灵,自觉抵制低俗文化。农民兄弟这样做了,农村的美德与善举就会更快更好地发扬、传播,若能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社团也就问心无愧了。

文学社团创办的《农民文学》是公益性质的,没有伸手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社团也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用有了,方向也明确了,文学社团“动起来”的意义就会得到具体的体现。

恢复会刊

文学社团之前因手续问题,导致工作停滞了一段时间。现在终于恢复了手续,这对社团来讲是个很大的收获,让发起人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社团的组织者决定把工作重点锁定在恢复会刊上。于是,我们就开始组织文学稿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会刊重新与读者见面了。

文学会刊恢复了,调研工作也随之展开。我们决定先去双阳调研,双阳的朱守林、周森林是会刊的骨干,朱守林又是初创社团时的理事,工作很有章法,人也很和气。随后我们又参与了外县的活动,这样既能与作者拉近距离,又能听见基层作者的诉求是什么,真是两全其美。

对外县文学爱好者来讲,复刊是一件暖心的事。没有会刊就无法向基层作者交代,对会员像是欠点东西似的,因为没有会刊,会员的作品就没有了载体,大家的劲儿就会松不少。有了会刊大家就有了希望,就会在文学特长方面展示自己。在此过程中,县里有关部门也对复刊一事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会刊复刊给那些田间地头的庄稼人带去的不仅仅是喜讯,还有鼓励,应该说,会刊的影响作用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会刊是对外交流的窗口,是文学爱好者的益友,也是文学社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复刊过程中,社团方面靠调研来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必需的,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要及时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身在群众中,才会有发言的权利。会刊恢复了,我们逐步把分散多年的文友又组织起来了,有位文友悄悄告诉我,这种感觉像多年流浪的孩子找到了可以依赖的家园。恢复会刊是新班子携手联盟共同努力的结果。

关于会刊还有许多故事,在此就不一一展示给社团工作者和热衷于文学的朋友们了,出版《社团随笔》的初衷,就是把社团发生的故事编辑在一起,形成文字,以作留念。

文人风采

农民词人邹本忠

电话铃声不断,不用猜,又是那位来电话了。手抖着看一看手机屏上的显示,果然是邹本忠老人。他不像杨成军、李子燕那样有名气,更不像夏维忠那样熟谙旧学,将词韵弄得明明白白,可以出口成词。

邹本忠几乎每天都会给我打电话,内容大都是展示词作,顺便请我点评一下。

我喜欢诗,《中国新诗人千家》由汪国真、李小雨、方梦泉主笔,原《诗刊》主编臧克家题写书名,汇集国内百位诗人的诗作,我的作品也有幸出现在书中。我所知道的诗词知识不是很多,让我谈诗词有一定的难度,我只能不断鼓励他,要他多多閱读诗词类的书籍,扩大视野,提高写作技巧。

老邹年长我几岁,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社团想下大力气扶持他,因此帮助他也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老邹高产,每天坚持创作一首词,让我备受感动。我们想让老邹扩大交际,多多参与社团举办的笔会。在参与笔会过程中,老邹认识了词人夏维忠,后来两人相互走动,对老邹的进步很有帮助。在社团的支持下,老邹体会到社团每次活动都是他学习的好机会,这极大地增强了他的创作动力。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也让老邹的创作更充满自信。老邹经常来电话,我并不吃惊,他那种求学的劲儿真令人感佩。他笔下的词语并不华丽,语言也谈不上精粹,大都是白话文,词韵有的也不恰当,但却让人从中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我们祝愿老邹笔下的诗词越来越好,在创作中体会文化生活的快乐。

由于从事社团工作,我接触的人很多。每次笔会都会见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村作者,像老邹一样手捧着发黄的稿纸,交到我的手上,使我体会到作者的热情与信任,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孙淑英夫妇的梦

应孙淑英夫妇之邀,我们一行十人驱车前往她家,去体验农村生活,顺便感受农民的辛苦劳作。孙淑英夫妇也是社团的聘任作者,丈夫王砚海是乡党委秘书,女儿正在读大学,小两口很为女儿的优秀而骄傲。我们进了院子后,看到正厅摆着各类书籍,其中还有孙淑英在《春风》《小说月报》等杂志发表的小说。

孙淑英夫妇让我深有感触,他们对文学不单单是爱好,而是将文学当做毕生追求的事业,这个信念已深深根植在孙淑英的骨子里。随后我们聊到了创作,我的同行于德北道出了一些小说写作的技巧,让我心怀敬佩。秋风也对散文写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写散文的受到了启发,大家的发言,给此次农村之行带来了喜悦。

时间好快,一晃到了中午,孙淑英夫妇弄了十六道菜还有五粮液酒,开席前,大家让我讲几句,我首先代表社团对这次农村之行感到高兴,对孙淑英夫妇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由于时间短,事情多,大家在各自岗位上的工作很辛苦,我借此机会祝大家创作丰收。最后,我再次感谢了孙淑英夫妇为我们安排这次见面,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双阳区朴主席在宴会上也发表了讲话,他说,区委非常重视文艺工作,财政也很支持区刊创办并按预期出版。经费有了,办刊也就容易多了,作者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聚餐进行了三个小时,大家感觉时间不早了,互致鼓励后由我宣布此次活动结束。

在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文学社团活动不能单独在城市中开展,也应该扩展到农村。但农村活动少,人员不集中,作者面临的困难比城里大得多,交通也有些不便利,这些都是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张广生和他的小社团

离德惠市不远的城乡结合部,有两间房子,外边都是大棚,各类菜都有,水泥路铺到每个自然村,也就是常说的村民小组。相关负责人把我们领到这里,约见一位叫张广生的人。早在社团活动中对他就有所耳闻,他也是聘任作者,算是自己人,因此,我们此行也算走亲访友。

广生的语言功夫很棒,也有些作品拿给我们看,用他的话说是向我们请教,用我的话说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了解。我们对他很感兴趣,展开讨论的话题是他不定期创办的《文艺综合小报》,还有《民间客栈》,这些小报颇具闪光点。通过几个小时的交流,看得出张广生对小报充满信心,他周围的几个人也在他的感召下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德惠市有关方面对他的鼓励也是很重要的,该市也创办季刊,市委书记作序,极大地鼓舞了德惠的广大文学爱好者,这对张广生是个很好的信息,他的小报也在不断地扩版,德惠市女诗人刘玉霞、散文作者王丽萍也注意到了张广生。 我们此次与张广生探讨的话题还包括当前文学创作形势、文学小社团规模、社团经费划拨等问题。

谈到德惠市的工作,李主席向我们打开了话匣子,他说社团业余作者的作品,要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借助市县两级杂志还有社团会刊的平台,努力打造一批精品。张广生、刘玉霞、杨成军是德惠作家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很大。德惠市与社团结了对子以后,双方的交往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社团也主动地上门服务。

有人说,社会的发展给每个人带来了机会,德惠市这个国家级的产粮农业区乡土气息很浓,本乡本土的张广生所见所闻十分丰富,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张广生家并不富有,别人追求物质,张广生追求的是写作。张广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同好的支持下,以小报为交流载体,不断在德惠市的田野上放飞明天的梦想,这里为张广生的小社团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他们为德惠市的文艺繁荣书写了新的篇章。

诗人思宇

思宇是诗人,也是个善者。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卖掉了自己的房子,用于一本诗配画——《中国精神》的出版费用。传播正能量是他出书的本意,歌颂英雄主义理想信念,展现人民子弟兵舍己救人的生动场面是思宇一心想做的事,《中国精神》是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书出来了,房子没有了,不考虑个人得失,他甘守清贫,旁观者感到不可思议,思宇却无怨无悔并乐在其中。

作为诗人,他活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那段时间,他从《诗人》杂志的编辑成为享誉北国诗坛的人物。

思宇先是从政,当过秘书,又是九台诗社的大佬级人物、市文联名誉主席,但是他没有一个政府里的职务,又不拿政府工资,《诗人》杂志停刊后,他就到其他的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为无名作者树立自信,鼓劲造势。

思宇做岀了不平凡的事情,人们静下心来思索,他不是有钱人,他为什么连住的地方都不要,为了出版《中国精神》还要自掏腰包交纳印刷费用,做着只付出却没有回报的事。从人品上考量,他的处世哲学和当今社会中的“明白人”大相径庭。从思宇身上我看到了执著,他不是没有谋生的能力,只是为诗倾注了全部心血。《诗刊》中有他的作品,在海外他也有一定的声誉,他的许多诗作被不少人读过,那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很高的艺术性,能让人们享受诗的美妙与精彩,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穷在物质上,富在精神上,思宇的生计漂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思宇靠文字养家,有时发表作品,有时为企业写些东西,这对他们的家庭生活而言是杯水车薪,要靠妻子经营的复印社,才能勉强糊口。

数年的交往中,提起思宇的为人很多人伸出大拇指,被他的善举和美德所感动。他平凡动人的故事有很多,很多都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学习的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思宇受到了许多同行的认可和赞许,他是有道德的凡人,是甘于奉献的诗人,更是能耐得住寂寞的文人。

写思宇的人很多,从名人到省市领导,还有他主编的《春风》,结交的诗人朋友都为他点赞。思宇是好样的,他的心里承载着诗的五彩天空。

网络作家子燕

榆树市不算大,也是省内的产粮区,创作实力虽然比不上农安市,但市里也办了个小杂志,服务于榆树市的作者和读者。有人曾向我推荐榆树市的美女网络作家李子燕,她的名声我早有耳闻,在一次文学社团举办的笔会上,我终于见到了李子燕。

网络作家李子燕,本名李凤艳,肢残一级。她自幼酷爱文学,十八岁时的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她高位截瘫,腰椎需要两根一尺多长的钢板支撑,双下肢无知觉。面对生活的磨难,她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2008年她开始从事网络文学创作,至今共签约发表近20部长篇网络小说,计600万字。2010年,李子燕进修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2013年,她出版了以自己为原型的长篇情感励志小说《左手爱》,并出版了5本青少年励志书籍《我的未来不是梦》。子燕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文学社团副秘书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签约作家、知名原创文学网站签约作家,中央电视台曾三次报道她的事迹,各大新闻媒体也给予她很多关注。她的座右铭“没有翅膀,依旧可以飞翔;梦想的羽翼,扎根在心灵之上”,激励和鼓舞了很多人。她的作品《左手愛》问世后,得到许多专家的肯定。她参加了许多社会团体,又在文学社团换届中当选为副秘书长和社团理事。她兼职不少,每次举办活动,对她都是不小的考验。子燕写的散文和小说很精采,不少杂志社向她约稿,她在我们创办的会刊上也发表过许多作品,目前在会刊发表作品数量上名列第二,第一是杨成军。杨成军曾以农民工身份亮相《中国达人秀》节目,并以自己创作的诗歌闻名于国内。

李子燕曾三次亮相央视《向幸福出发》栏目,吉林电视台也报道了她自强不息的事迹,人们敬重她的才华,更敬重她的处世方式和道德修养。日常生活中的李子燕不仅享受丈夫的温暖和爱情,还有一个念高中的儿子,三人共同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散文大家秋风对子燕了解颇深,对她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秋风曾在《解放军报》上发表过作品,他从一个小社团走到区武装部长的职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现已退休。诗人庄稼汉也对子燕评价很高,庄稼汉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上发过一些作品,也是省内文坛名声很大的一个人物。

子燕为成功所付出的艰辛何止常人的十倍百倍,我们不仅要欣赏她的作品,同时还要欣赏她美丽的心灵,欣赏她的人格魅力。子燕与张海迪命运轨迹相仿,是第二个张海迪。

子燕是榆树市人民的骄傲,也是市属文学社团的光荣。祝愿子燕能不断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农民诗人杨成军

东方卫视举办的《中国达人秀》节目,我非常愿意看,也想从达人中找点写作素材,找点灵感。有一次看节目的时候,一个农民工诗人进入了我的眼帘——他就是杨成军,农民工大潮中的一员,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他亮相于东方卫视,在华丽的舞台上朗诵自己的作品,人与诗融合得恰到好处,表现了农民工的苦与乐、农民工的精气神,也表现了农民对诗歌的挚爱。杨成军从点滴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的精华,在建筑工地上,在运料的三轮车上,在夜晚的工棚里,杨成军都会与工友们分享自己的诗作。

在社团换届中,杨成军经主席团提名当选为社团理事。他又几次参加市里举办的书博会,听说市委宣传部长也接见了他,并在地方报上刊登消息。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出版了,在市内影响很大,这对社团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他虽是农民兄弟,并非科班出身,但敢于亮相东方卫视并被行家认可,真是不容易,他靠的是真刀真枪真本事。在杨成军笔下,捕捉灵感的地方不是城市里的灯红酒绿,也不是城市里的集市商场,而是夏季炎热的工地。他和工友们白天听候工头的指令,按工种劳作,晚上在工棚里构思、写诗。诗品即人品,在杨成军的诗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重感情,爱生活,心里充满阳光的人。

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两首代表作吧。第一首诗写的是工棚生活,体现出杨成军和工友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家的牵挂:

知心工友三两个,灯光暗淡围着坐。拼凑几块木板床,一瓶散白轮着喝。

没有好看的电视,没有女人来陪着。一碟咸菜花生米,忧伤开心别装着。

哥们喝醉了,千万别想家。孩子和爹妈,有咱媳妇呢。

哥们喝醉了,千万别想家。三亩五亩地,有咱媳妇呢。

没喝好再倒上,醉里乾坤有多大,头重脚轻有点飘。

哥们不是跟你吹,大楼一天一层高。

哥们没喝醉,咱也不想家,三亩五亩地,那不算个啥。

哥们喝不醉,咱也不想家,咱的家里面,还有一枝花。

第二首诗《献给妻子》表达了对妻子的爱和歉疚:

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旅行。躺在德德玛的草原,数最亮的星。

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旅行。坐在外婆的沙滩上,看最白的帆影。

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旅行。爬上那座山,听最圣洁的经。

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旅行。穿越茫茫的人海,寻找属于我们的那一份宁静。

你曾经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去旅行。牵着彼此的手,感受最美的风景。

你曾经说,最快乐时候,就是去旅行。背起简单的行囊,沐浴自由的风。

你曾經说,等我们老的时候,开上一部车,装着我们的故事,一直开到梦的尽头。

你曾经说,你曾经说,你曾经说。

走在爱的旅途,我们的脚步多么轻松。

现在,文学创作不景气,诗歌创作更是落到了低谷,多数诗歌爱好者终止创作,改换门庭,选择生财之道。有的人进入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有的靠文笔应聘干上了秘书,这些都算走运的,还有的住在农村,与土地结缘,一辈子种大地。人们都知道,业余作者只能业余创作,否则吃饭都成了问题。杨成军的家住在距德惠市很远的村屯,从小就爱好写诗。参加《中国达人秀》后,发生了令杨成军想不到的事,中央的一个领导抽空接见了他。那天,他一夜未眠,激动无比。受到接见后。有关部门也因势利导,召开了杨成军个人作品研讨会等公益活动。杨成军备感喜悦,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邀请函,应酬活动也不断多了起来。愿杨成军以美丽的乡村生活为背景,以城市的工地为创作源泉,不断在诗的海洋里畅游,不断为人民写出更多更优秀的篇章。

孙晓野先生

看《吉林日报》刊登的师大简讯,让我回忆起校训的事。名校的校训影响是很大的,东北师范大学校训的题字者是孙晓野老人。此时,我再次去东北师大,再次看到孙老的校训内心是多么的激动啊,老人在师大学生眼里是德高望重的,他不仅是中文系的教授,还是从事甲骨文研究的一流专家。但是孙老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

记得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有本五万字的小册子出版,请松花江大学战校长帮忙,找名人题写书名。本着试试看的想法,把样稿放到战校长的办公桌上,战校长告诉我,过几天你再来听信吧。我说,谢谢战老师的关心,然后走出了校长办公室。

回到家里,我去做其他的事,不知不觉地几天就过去了,没有收到消息。一周后,我去大学超市购置一些学习用品,以便晚上用于写作。正在挑选笔的时候,呼机响了起来,我连忙找电话回话。“您好,是哪位?”“是我,我是战校长啊!你的事我办成了。下周领你去东北师范大学见个老教授。”“好的!谢谢您了,下周再见!”

我按照战校长的约定,来到师大门口,看到有一座塑像矗立在校门的广场中央。战校长告诉我这是师大老校长、老红军成仿吾先生的雕像。边走边说进了中文系的教学楼,这看上去是个二层小楼,外面花草很艳丽,像个花园似的,据说,是日本人占领长春时修建的。在战校长的引领下,我们到了孙晓野先生的门外。此时我的心情无比紧张,战校长说:“别怕,他原来是甲骨文大家,也是个文学家。”我的心静了下来。战校长摁响了门铃,不一会,一位白发老人手拄拐杖吃力地开了门。

走进客厅,战校长讲了我的来历。孙老的写字台看上去很陈旧的样子,桌上有一张32开的白纸,带有松花江大学的信笺。孙老问我,孩子,你的书名是什么?我愣了半天说:“追赶光泽”。随后,孙老拿起书法笔,写下了“追赶光泽”四个大字。就这样,一个名人的手迹在我的书上放光。

有名人题书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也为书增添不少光彩。后来孙老又为《社会科学探索》杂志题词,再后来,孙老走了。

孙老留下的书法作品并不多见,我会永久地珍藏着他的作品。师大校训那幅书法作品铭刻在师生的心坎上,宛如清晨一道美好的风景,是师大学生心中的精神丰碑。

忆张笑天老师

获悉张笑天老师辞世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同众多网民一样沉重了很久。

回忆张老师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总是带着遗憾、带着泪花。他品德高尚、为人谦和,总是给人一种榜样的力量,许多文艺界朋友在他的感召和影响下,围绕文艺复兴的主题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找准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从中挖掘精品,大展宏图。

张笑天老师是中国著名作家、一级编剧,曾任长影厂副厂长、吉林省文联名誉主席、吉林省作协名誉主席。他一生著作颇丰,作品题材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位多产作家。许多人在他的作品影响下成为报效祖国的有为青年。特别是让人们记忆深刻的电影《开国大典》,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与张笑天老师首次接触还是十年前的一个双休日,长春市美容业商会副会长孙福田、张铃夫妇把我带到张笑天住所。张笑天老师和爱人杨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杨老师又把削了皮的苹果给我吃,那一刻让我感受到融融的暖意,令我无比欣喜。我将我编导的三集专题片《开拓前进的吉林律师》脚本拿出来,请张笑天老师赐教,张老师对脚本提出了很多想法,后来,我的这部作品顺利地在吉林电视台播出了。

以后的日子,与名人来往是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张笑天老师曾经帮助过我的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长春市宽城区文化馆是吉林省优秀文化馆之一,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为吉林省一类文化馆。记得当时韩副局长找到我,让我帮个忙,请张笑天老师为长春市宽城区文化馆题写馆名。当时馆员们非常高兴并与张笑天老师合影留念。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画家郁桂兰的小说集是我主编的,受郁桂兰同志之托,请张笑天老师写了1500字的序言,序言的手迹至今还保存在我的书柜里,我不时地拿出来拜读,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味道。

在美丽的长春,还有一处风景不得不说,长春有一支业余文学队伍十分活跃,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这是一个几百人的创作群体,其中有一些文学作者在张笑天老师的关怀下,自强不息地奋斗着。在创办会刊过程中,也有来自张笑天老师的关怀。其间,张笑天老师为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会刊《绿池》题写了刊头,推动了社团的大发展。

张笑天老师一生有写不完的诗章,和他有过交集的人都说他是一位可爱可亲的老人。

张笑天老人以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许多文学青年,帮助他们坚定信仰,坚持创作接地气的道路,在文学的沃土上辛勤地耕作。

张老师走了,愿他一路走好。

杂忆杂感

来自英雄城市的故事

提起华圣律师事务所当地人并不陌生,群众会为其竖起大拇指,那是一个优秀团队,时时刻刻为当事人服务,当事人把他们视为亲人。

律所带头人广恩,原是国营单位的干部,后辞掉了工作,通過律师考试后当上了律师,1986年从事专职律师工作,现任吉林华圣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从副主任到书记再到一所之长,二十年磨一剑,塑造了他的性格,使他成为敢为人先的弄潮儿。

他1996年荣立三等功,1997年被评为“吉林省十佳律师”,1998年、2001年连续两届被四平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00年被省政法委、司法厅评为“人民满意律师”,2002年被吉林省律师协会评为“优秀会员”,国家一级律师。

与广恩认识好多年了。应该是1996年,当时搞片子与省厅人一同去四平市,广恩提起一个人——“全国首届十佳律师”王海云, 他曾就读于吉林大学法律系,临近毕业那一年,却遭遇了一场飞来横祸,土改时当过农会主席的父亲遭人陷害被关进了大牢,他自己则被无辜地打成了反动分子。邓小平复出后,恢复了律师制度,他选择了律师道路。

在我们拍摄的电视纪录片中,有王海云十分钟的镜头。王海云后到长春市以个人命名开办了王海云律师事务所,王海云是全国首届十佳律师,多次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赢得了当事人的爱戴和尊敬。2011年6月1日,王海云因病医治无效在四平去世,享年76岁。

经过研究,增刊以人物专访方式采访广恩,在四平的两天中,耳闻目睹华圣律师事务所许多感人的故事。他们为困难群体捐赠的费用达五十多万元,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两亿元,广恩担任市长的法律顾问,为市里决策提供了法律依据,受到市长的充分肯定。广恩于1998年、2001年连续两届被四平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后来,增刊的内容编辑完毕,经主笔同意,增刊发表了《来自英雄城市的故事》的报道。

回首往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年君子之交友谊情深,我和广恩彼此的是益友。

云山律师

我们决定创办增刊之后,在整版如何策划上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因此我们决定与平时熟悉的《北方法制报》合作,共同去采访护法律师事务所。

驱车赶到护法律师事务所之后,所长云山接待了我们。这个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有的担任区政府的法律顾问,有的担任企业的法律顾问,当事人自己上门要求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的不计其数。该所还承担无偿代理业务,对困难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援助,为当事人挽回的经济损失共计数亿元,还救助过一名大学生,总共捐献的费用达数百万元。云山对这些事迹从不张扬,只有我们社团出面,他才私下同意让我们写写护法律师事务所,主要还是宣传集体,他个人事迹也不让媒体报道,是我软磨硬泡,做通了工作才同意在报纸增刊版面上发表。

护法律师事务所只是省内许多律师事务所中的一个,该所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地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多次受到当事人和聘任他们为法律顾问的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的好评。云山律师的职业道德在律师队伍中颇受称道,对当事人负责的案例很多很多。我们和护法律师事务所有十几年的交情,云山也多次支持社团工作,这次,我们又达成了合作协议。我在《社团随笔》中重温一下我们许多友善的瞬间,我要万分地感恩护法律师事务所。祝云山和他的律师伙伴事业顺利、前程似锦!

一次午宴

1990年春节前,省作家某联谊会举办了一次联欢会,作家乔迈老师通知我参加,具体还会邀请谁我都不知晓了,也不好问得太多,只能奉命报到。宴会由乔老师和另一位作家中申共同主持并做了讲话。中申向在场的文友介绍,今天邀请到原吉林大学副校长、吉林省作协名誉主席公木先生,全场掌声不断,大家起立向文学前辈致敬。

乔老师在献词中说,把大家请来,两层意思要交代,一是节日到了,祝福你们家人幸福美满,同时也问候你们新春愉快,万事如意;二是工作上你们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你们辛苦了。乔迈献词,大家深有领悟,感觉到师生关系亲密,我的心情很激动,只有谢谢老师给此机会了。然后进入正常的宴会程序,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提酒次数也多了起来。此时,文化人纷纷上前与公木先生握手,我也忝列其中与公木握手。其实,我很早就知道公木的名字,这位在延安曾被主席看中的小伙子,很有才气。四十年过去了,公木人老了,仍谈笑风生,说到文学的事很有劲。

乔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了电影剧本《不该发生的故事》,是为三门里村农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事例而创作的,在农村电影市场中名列榜首,红遍大江南北。中申创作的长篇小说《香港女士》也蜚声文坛。

回忆起那两年在他们身边度过的美好时光,尤其能够亲眼见到公木、乔迈、中申、胡昭、马犁等作家,他们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令人折服,是我晚辈学习的榜样。

已故作家胡昭是我的老师。胡昭是满族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他是吉林日报社副刊编辑,《作家》杂志编辑,吉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副主席,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的诗集《山的恋歌》获全国首届新诗奖,诗集《瀑布与虹》获中国首届满族文学一等奖。1986年到1987年间,我参加了吉林省作家协会《作家》杂志社举办的函授班学习写作,胡昭是我在初级班和高级班学习时的指导老师,胡昭老师对学生极有耐心,对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耳提面命。在我进修的两年里,我的作业诗歌是他亲手修改的,他鼓励、支持并指导我学写散文,在我创办兴华文学社过程中,为我们题词“奋发有为”。我至今还保留着胡昭老师的墨宝,想起胡昭老师,就拿出来看看,可惜的是再也不能聆听胡昭老师的教诲了。

回族作家马犁曾陪同我,一同去吉林工大工厂采访,汪厂长的万字长篇通讯是马犁主笔的,后在会报上发表,我跟马犁如今已阴阳两隔。后来我又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著名编剧张笑天主席,他是国内影坛创作的泰斗、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原吉林省文联(作协)主席。他创作了几十部影视作品,其中让人耳熟能详的是电影《开国大典》《太平天国》《重庆谈判》《毛岸英》《抗美援朝》等力作,我看到了他对文学的贡献、对祖国电影事业的贡献。

一次,我找到张主席,请他为《绿池》杂志题写刊名,他果然答应,不到一周就拿回来了,然后又为某区文化馆题了馆名。在张主席的家里,他的夫人杨老师拿上水果又给削了皮, 弄得我很不好意思,也不敢吃下去。杨老师笑着非让吃,我只得从命。其实,名人在文化、修养上有高低区分,在生活中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我所见到的一些名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的一面镜子。

常山忆事

桦甸市常山镇,南距桦甸市区48公里,北距吉林市52公里,北与吉林市丰满区旺起镇相邻,东与蛟河市松江镇隔水相望,南与桦树、金沙接壤,西同横道河子交界,是桦甸市较大的中心镇。

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深山小镇方圆二三公里,四面山峦。镇内有座水电站,还有化工厂、砖瓦厂、机械厂、供销社、粮库、常山铁矿,镇政府是四合院的房子,门前的文化简报由文化站主办,全镇所辖的村子有常山村、靠山村、清水村、桦兴村、五兴村、新兴村、大河村、玉兴村等。

赵晔兄弟曾在小镇的新兴村住过并读小学,到读中学的时候,赵晔不念了,被生产队派去大河水电站当了三年后勤员,这一期间他开始学写诗。兄长被父母派去永吉县外祖父那里读普通高中,就这样,兄弟两人只能在春节见面。三年后,赵晔与兄长重逢,兄长也在写自由体诗,后来在镇化工厂办公室工作。赵晔半年前去了這座城市,给一个大型民营企业负责人做秘书,当时兄长给这里的负责人写信,并征得赵晔同意也来到这个企业担任秘书职务。

在小镇还有一件事值得铭记。兄长早先担任山泉文学社社长,成员十几人,由文化站代管。县里创作杂志也刊发山泉文学社骨干作者的作品,其事写进了镇志里。镇政府又颁发了奖状,以资鼓励。对赵晔来说小镇虽然是他乡,但也是第二故乡。

进城以后,兄长熟悉了城市的环境,文化的环境,生活的艰辛也超出了想象。凭借毅力,兄长报名鸭绿江函授中心学写诗,赵晔报了《作家》杂志函授中心学习文学写作。不久,兄长的作品在《诗人》月刊上发表了,赵晔也在一些杂志上发表诗歌和其他作品。兄弟间相互照顾,相互关爱,不久就都组成了幸福小家,赵晔在一家工厂任负责人。又是三年,省城媒体也报道了兄弟二人的事迹,兄长又去一家专门为孩子创办的学习类报刊做发行员,每天要骑着自行车往返二三十公里,很累很苦。后来,兄长在这个学习类报刊做编辑,一干就是八年,八年的编辑工作对于农民的儿子是一个考验,也是一次机会。后来兄长被上级相关部门认可,后办理了干部手续。

兄长的努力结果是赵晔全家的自豪,从农民的儿子到著名学者、专家,是自己奋发努力、自强不息的成果,兄长因才华出众在城市站稳脚跟,而且一步又一步地站在群众文化领域的最前沿,出版三部著作,荣获部级奖励和省级嘉奖数次,获得市长签发的奖励证书等多项成果,在这一领域发挥着自己的光芒。赵晔干上了自由制片人,几年间完成了多部电视片的制作,其中《律师》被司法部肯定并在省电视台隆重播放,各大报刊报道了他的事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受到组织的信任和委托,赵晔挑起了文学社团领导人的担子,成为文学社团协会创作的领头羊。

苏来太老师的一个愿望

吉林省桦甸市常山镇新兴大队坐落在松花湖边,20世纪70年代,这里有500户人家,五个自然屯,种田和捕鱼是生活的主要来源。这里有一所近千人的学校,学校分小学、初中、高中,赵晔的班主任苏来太出现在这所学校,成为一名代课教师。

赵晔是从双顶小学校转来的男孩子,是一个不善言谈的学生。他住在东沟自然屯,每天上学要走五里路,雨季的时候,暴雨来袭,脚下黄泥雨水满身,赵晔在这所学校读书达七年之久,与同学相处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那位对学生很负责任的老师——班主任苏来太。苏来太老师是山东人,身高一米七八,讲话浓浓的山东口音。苏来太老师每次上课都是那么认真,特别是上语文课,有的学生不懂就问老师,赵晔和兄长赵奎在一个班,赵奎学习可比赵晔要好多了。有一次在下课期间,赵晔跑到别的班去烧土豆,上课铃声响起来,赵晔晚了一会,看见苏老师生气的样子,赵晔觉得有错在先,接受了苏老师的批评。从那以后,赵晔兄弟都很积极地学习。

几年过去,赵晔的家里失去了亲人,一位是大爷,46岁就去世了,而在这之前,爷爷已经先走了,不到三年间,他失去了两位亲人。赵晔初三的时候,兄长赵奎转入永吉一个普通中学继续读书,住在外祖父家里。生产队兴修水利,分派到这个家庭一个民工名额,父母决定,不让赵晔上学了。此时,农村正在兴修乡镇水电站,有一个叫大河发电站的工地,后勤队来了一个新人,他就是赵晔。此时赵晔的脑海里,与苏老师离别的情景历历在目——当时,苏老师把赵晔叫到办公室,笑着说,你不想读书是因为什么呀?赵晔不作声地站在一边,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赵晔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十几分钟过去了,什么都没说,苏老师送赵晔到门口,说了一声:“ 赵晔同学,希望把你的名字变成铅字,你能做到吗?”

与苏老师有三十几年未见面了,赵晔的兄长也在从事文化工作,他与苏老师有过电话联系。此时,苏老师的心愿变为了现实,生活中的赵晔并不满足自己,先后努力创作出一些诗歌在省市报刊发表,由人事部原部长赵东宛题序的《中国人才辞典》 《吉林画报》《视听导报》《中国新诗人千家》《春风诗人》《新长征》《吉林通讯》杂志都发表过赵晔的作品。吉林电视台播放过赵晔制作的55分钟的专题片,见于报纸的还有很多作品。苏老师的话赵晔已经做到了,虽然距自己要求的标准还差得很远。现在的苏老师已由民办身份转为公办教师,退休后,回了山东老家,也许故土难离吧。赵晔也时常牵挂着苏老师,苏老师的话仿佛还回响在耳边:“希望把你的名字变成铅字,你能做到吗?”

苏老师的身体还好吗?学生并没有给您丢脸。祝苏老师全家幸福快乐!

我的爷爷

小时候,总是在记忆中享受着温暖甜蜜的生活,儿时的情景是写不完的一部小说。在两个不同姓氏的家庭里,有着不同的情感经历,演绎着两个不同的故事。故事的两个主人公即是我的两个爷爷,虽说姓氏不同,他们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物。

我热爱大山,大山给了我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那里的人非常朴素,农闲季节打个扑克,听老人们讲讲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故事,再就没什么了;那里亲切感很浓厚,农村味道十足,可以说一家有事全屯参与帮忙;那里充满祥和的气氛让我铭记在心里,同时,也给予我无限的创作资源。虽然在农村生活了19年,却是在两个相距300公里的偏僻村庄度过。记得小时候,和伙伴们上山找野鸡、打兔子、圈鸟,在院子里玩丢手绢、玩沙包、跳皮筋,这些都是最值得回忆的,这些记忆深深地印在我心里,时常轻轻地抚摸着我童年的灵魂。

从往事说起会有很多故事。桦甸县常山镇东沟屯是个自然屯,距常山镇25公里,东沟屯四面被山峰合围着,每到雾天伸手不见五指,好像小屯飘在半空中。距大队部三公里,距学校四公里,东沟屯距著名风景区松花湖不到两公里。每逢夏季,旅游观光者甚多,给小屯带来不少欢声笑语,尤其是捕鱼旺季,湖面轻风习习,鱼儿撒欢儿的景象似一道晚秋的风景,尽收眼底。爷爷和我的父母,还有英奎、英贵、冬梅、英春、英秋、我在此地居住八年之久,我童年的时光就是在一年四季交替变化中度过。绿水青山包围着我们的童年美梦,童年也成为我们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常山镇很小,水电事业在这里得到长足发展,两座水电站分别在常山村和大河村。大河村电站,我在那里当过民工,一待三年有余,挣工分每年能收入200元,按现代人讲,水利是靠民工不怕苦的精神完成的。两座水库都不大,也算小镇的别致景观,镇内所辖12个行政村都以农牧业为主,新兴村有所不同,多了个捕鱼队和农场,新兴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松花湖畔,一年都在大自然的美景奇观包围中,居住在那里的人們每天都有美的感受。

陶金库爷爷和父母住在两间草房里,东西对面的火炕,屋内摆设是几套被子,这就是全部家当。陶爷爷年近六旬,精神饱满,神采奕奕,每天都笑呵呵地疼爱着我们同胞兄弟,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陶爷爷的掌上明珠。每天上学,陶爷爷都嘱咐我们早点回家,不要在路上玩等等,母亲也侍奉送走了半瘫的奶奶,在儿女心中树立了敬老的榜样。母亲撑起半边天的艰辛,家中的子女也无限地心存感恩,陶爷爷也就在肖家度过温馨的晚年。

岁月有痕心亦老,林海无垠声却还。

忆却童趣多少事,人到中年不得闲。

让我把时光回溯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说起陶爷爷的家,是在双顶山下双顶大队三队,坐落于花老岭山脉。翻山便能够望到一座新兴的城市——口前镇,这里四面是山,城西有一座烈士纪念塔。据县志记载,解放口前时,牺牲了不少战士,口前镇后来成为永吉县府所在地。双顶村距县城不远,拥有两座小型水库,其中黑屯水库现在变成了度假村,度假的人们来来往往,其乐融融,真是世外桃源,陶金库爷爷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讲,陶爷爷的父亲建国前当过道士,建国后回归农村老家,病逝后,排队参与吊唁的村民队伍足有两公里长,当时的情景已无法考证了。对我来说,对已逝的老人只有敬畏的份儿了,当年葬礼的排场,证明了这位长者对村民的曾经奉献。陶爷爷是村里土生土长的人,与其他村民不同的是他选择了医学道路,那个年代他学习了大量医著,《本草纲目》等书为他行医打下了基础,学有所长,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百姓有病,解除病痛才是关键,于是陶爷爷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走上了行医救人之路。

有人说口碑是传出来的,医生的口碑是患者捧出来的,也有人说,口碑是对一个人的赞扬和鞭策,口碑是対一个人贡献的一种认可,受益人们的口碑是无可非议、最真实的。陶爷爷爱好书法,我小时候也亲眼见过的,那时我还很小,没有把陶爷爷的作品珍存起来的意识,现在想来非常遗憾。陶爷爷还有一身治病的医术,他对被救治的患者分文不取,每逢年节,总会有络绎不绝的答谢者拎着蛋糕和酒到家礼谢。礼轻人情重,在当时人际交往中比较被人们看重,送来的礼品,都被我们兄弟笑纳,陶爷爷也总在微笑中祝福孩子们快快长大。

历史的变化总是让人难以释怀,国家发生大的变故,往往受到伤害的是手无寸铁的普通老百姓。日本人挑起的卢沟桥事变震惊了整个中国,日本人在东北三省开始抓劳工,当时吉林市一带被抓劳工达三千多人,我亲爷爷肖福臣也在其中。爷爷在丰满发电厂做苦力,不分白天黑夜。多少年来,但凡我到丰满电站,想起了我的爷爷,心中便充满不快。爷爷体力透支严重,被日本人扔进万人坑,万人坑深约12米,周围布有电网,一群野狗撕咬着一个个垂死的生命。爷爷在关内学过轻功,算保住了性命,他所学的功夫很长时间没让父亲知道。就这样,爷爷在日本兵走远后,自己逃脱了,逃向桦甸县横道河子乡一个村庄落脚,从此隐姓埋名。后来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爷爷和奶奶是经乡邻介绍走到一起的,爷爷与奶奶共同生活时间不长,当过粉匠的爷爷做的粉条很好吃,备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这又是一段感情故事。这段情感经历虽然很短,但是父亲的生命是他给的,是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了我家的人间悲剧。

日本侵华有铁证,江城劳工修丰电。

不管黑夜与白天,死难劳工无经传。

爷爷是1932年闯关东的众人中的一员。爷爷从济南府肖家庄奔东北而来,他是背井离乡带着希望,沿着铁路徒步来东北的。爷爷带着太爷、太奶和奶奶一家十几口人到了东北,东北的一个小村庄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命运折磨你没商量,悲剧又在这里发生了,几个月后,太爷、太奶带着遗憾悄然离世。

命运又一次让肖家遭受挫折,肖氏家族中,走失的一支至今仍无下落,爷爷因为外出当粉匠而逃过一劫。奶奶并不知道爷爷还会生还,所以与陶金库爷爷走到一起,两人的感情维系到奶奶离世。

父亲时常回忆他的那段光环时代,父亲曾是县里下辖的管理区治保主仼,后来被任命为县水土保持實验站站长,出席过吉林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父亲告诉我们在家干农活是很有趣的,不要舞文弄墨带着半吊子书生气,到时候还得成家搞点种植业,说我性情浮躁,仕途受挫要回乡当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陶爷爷是我们同胞兄弟童年成长中最关键的人物,也是唯一不同姓家族成员,陶爷爷来到肖家,给肖家带来欢乐,带来幸福。每逢春节将至,陶爷爷便领着我们到镇上购货,那些年也感受到年味十足,亲情如春。

秋风爽意不觉寒, 斗气十足心上来。

花老岭下生烟火, 白云飘逝万里霜。

1963年9月,是喜讯连连的难忘的日子,农村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潮不减,双顶大队同其他大队一样,农业生产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大队办企业也在运行中。就在这时,肖家添了两个男孩,英奎和英杰。邻居说“这小二孩子像大鹅蛋呀,叫二驴子吧。”那个人就是我。兄长比我幸运,没有人烦。用村民说顺口的话讲,我们是在陶爷爷的裤裆里长大的。

陶爷爷还有个看家手艺——打铁,他自力更生开办铁匠炉多年,为生产队做马掌。陶爷爷又是捕鱼能手,我11岁时,路都走不好,陶爷爷领着我去出生地不远的朝阳水库捕鱼,一般是早出晚归,邻居们时不时会围着陶爷爷大吃一顿。邻居也非常爱戴陶爷爷,因为他还有一个称呼——陶大夫。陶爷爷救治的病人约有6000人之多。陶爷爷会领着我到老乡家串门,我深有记忆的一次是到赵大麻家,我拿着鸡蛋往火坑里扔,一会儿的工夫,只听“嘭”的一声,鸡蛋炸开了花。陶爷爷告诉我,鸡蛋不能这么烧,他用报纸把鸡蛋包起来,用水洇湿后放在炭火里,烧熟了再扔进水盆里,然后用手捞出来拿着吃。我在陶爷爷的呵护下有着充满幸福感的童年,至今回想起来还是感到无限温暖。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1977年,桦甸常山镇东沟自然屯社员们正在玉米地里,生产队长带领着青壮年劳力紧张地劳动,人们期盼着金秋硕果的时候,肖家出事了。

天上星辰数不清, 秋分不在风寒天。

南柯一梦不复返, 悲情失落一瞬间。

或许,陶爷爷内心知道将要发生什么,那天晚九点,陶爷爷叫我们兄弟俩,把我弄在被窝里甜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陶爷爷严肃地告诉母亲,要她带我去桦树半砬鸡窝买药,我和母亲徒步两个时辰,回到家中时,陶爷爷已安然离世了,享年76岁。兄长英奎放学后,见到爷爷遗体的那一刻放声痛哭,哭声传出去很远,东沟屯邻居都能听到哭声。父母准备好的棺木安排下了,队长、书记、邻居、亲友们都来了。灵堂庄严而肃穆,正前方悬挂着陶爷爷遗相。毛主席当年说过,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那个时候时兴开追悼会,队长念了悼词:陶金库同志在东沟自然屯……他医德高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就这样,追悼会25分钟后结束了,丧礼简单而隆重,人们和父母一道,送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

回忆是苦,回忆是甜,回忆是一杯茶,回忆是一杯酒,回忆是品味人生历练的全过程,回忆陶爷爷,还有当年的家族历史,也是一部不同姓氏的家史,不同的姓氏走进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经历演绎共同的命运。家乡父老也给予了陶爷爷最高的礼遇,那就是无尽的思念,人们传诵着陶爷爷的医德和感人的故事,故乡人把他当做恩公。遵照陶爷爷遗嘱,遗体仍进陶家祖坟。意外的事情总在发生,过了三年,陶爷爷遗体不见了。父亲参照农村习俗将陶爷爷的灵位埋在陶氏家族祖坟,这里绿树成荫,土地肥沃,每年双节和清明节,我们兄弟都会尽量抽时间到陶爷爷坟前,一种亲情涌上心头,眼里总会流出泪水。

回忆中总是重现陶爷爷那种笑容,也深深怀念我的父亲。父亲是拉车的牛,登天的梯。父亲给予我生命,让我们心存感恩。我不断想起陶爷爷在1975年2月5日在日历上的寄语“英奎、英杰,走出大山,向着一座拥有200年历史的城市。弃商学文,名留书中。”

1968年6月,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带着无尽的思念,胸怀放飞的梦想,我踏上去往北国春城的大路,开往长春的火车笛声在半空中响起。

外祖父

我的母亲没有进过学堂,但是在我心中,我的母亲却是最优秀的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母亲是最辛苦的,但操劳中的她总是微笑着,微笑着支撑着这个十口人的家。

小时候很少听到母亲讲述外祖父的那些事。逢年节时,母亲提起过我的外祖父,那也是只言片语。我小时候,只有节日里能看到外祖父的身影,等到我成人时,外祖父才与我朝夕相处。母亲告诉我外祖父的名字叫梁玉发,他读过很多书,是个有学问的人。外祖父进过私立学堂,后来考入中华民国重点高中,会说流利的俄、日、朝、蒙语。外祖父身高1.85米,体重150斤,说话操南方口音。说起来外祖父的经历的确与众不同,他是个学者型的老人,从言谈举止可以看得出不是生于普通百姓家。每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外祖父总是令我敬畏。

外祖父是民国年间出生的,家境较好。家里曾经是做布匹生意的,往返于南方北方的布匹市场。他是个有文化的商人,生意场上,我的外祖父尝了不少苦头,吃了不少亏,因为依靠着家族经济的帮助,才使外祖父渡过了难关。外祖父兄妹很多,他排行老四,他们兄妹有的当医生、有的从政,个个都不简单。其实有关外祖父的事迹,从我三舅梁正直那里了解的要比从母亲那里了解的多一些。三舅当过小学教师,后来任校长,还是吉林市优秀教师,获得过丰满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外祖父对我总是很严肃的,对我们从来没有笑容,没有陪伴过我们玩游戏。这件事好像一块石头在心上压了我好多年。

外祖父的老家在南方的一座城市,母亲也记不清是哪座城市了。外祖父是后来到北方的,在海边一个村子生活,日子久了就适应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当地人称这个村子为百里渔村,人们以捕鱼为业,那里的房子都是石头堆砌的,还有很多蛇。

后来,外祖父、外祖母携母亲连夜来到吉林市一个叫下达村西沟屯的地方。母亲是外祖父的第一任妻子所生,外祖母的名字叫郑金凤,母亲出生后,外祖母因病去世,那年母亲不到三岁。后来外祖父娶了新的妻子,他们相处得很好,新外祖母也接受了母亲。母亲很懂事,很小的时候,学会帮外祖父干些杂活,新外祖母对待她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虽然是继母,母亲还是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

提起外祖父,乡亲们都竖大拇指。外祖父家也算个富裕户,在外来户中也算是能排上名次的。年年杀猪,肉都能吃到五一节后。那时,外祖父家喜讯连连,母亲在双顶实验站经媒人介绍,认识了年轻有为的父亲,父亲当时是一站之长,才19岁。

生命的接力棒代代相传,这是人类的自然规律,此刻的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母亲生了我们兄弟姊妹六个,都很平顺,都与外祖父和外祖母相处得非常好。后来,兄长在外祖父家读完三年高中,父亲只是给外祖父拿了1000斤苞米。后来兄长的生活费用就由外祖父和外祖母还有舅母承担了,兄长也总是回忆那段难以忘怀的日子。兄长学生时代爱好诗歌,一个班级五十多人,兄长学习最用功,也是我们兄妹的骄傲。我们与外祖父、外祖母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外祖父家是他最难忘的,他说外祖父是最好的老人。兄长学习时期的重要阶段是在外祖父家里生活的,外祖母也付出了心血照顾兄长的生活。外祖父家不远处有片山坡,山上的果树不算太多,山下有个清泉。当时,外祖父家住着土墙瓦顶的三间房子,院内果树、桃树、李树都结满了果子。前院西南20米远,是几亩菜地和猪舍。家中院子里有外祖父亲手挖的井,解决了吃水问题。这口井,一年四季不干涸,水质清澈见底,后来,被舅舅换上了自来水管道。兄长每天放学打理菜地,很多青菜鲜嫩无比,不用去集市上买了。就这样,兄长边学习,边创作,边生活。

外祖父平时爱劳动、爱干净,院子里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记得一次院内有块鸡粪,外祖父见到了,让我马上清理出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外祖父对自己的生命看得并不重要,发热的时候止痛片会派上用场。有一天半夜时分,外祖父突然吐血不止,医生尽力抢救也没有挽回外祖父的生命,外祖父就这样走了,享年74岁。

外祖父离开我们35年了,外祖母离开我们30年了,我亲爱的父亲也离开我们15年了。外祖父、外祖母的笑容,父亲的身影,依然在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

记得那年我们随父亲搬到了吉林市松花湖渔村,这里以生产队为单位,三面是山,一面是松花湖。队长让父亲做干豆腐,供生产队社员吃。这在当时算轻巧的活了。记得那时我才十几岁,外祖父去了我们家,父母很高兴,父亲到湖中捕获一些青鳞鱼,母亲亲手将鱼收拾出来为外祖父包饺子,外祖父吃了非常高兴,夸母亲手艺巧会持家了。可是没住多久外祖父就要回家,父母挽留不下,于是第三天,外祖父在父母的陪同下回了家。

现在外祖父和外祖母长眠于不远处的西山坡上,每逢清明节到来之际,我年过七旬的母亲都要到外祖父、外祖母的坟前为他们扫墓,祭奠外祖父和外祖母。是的,作为晚辈只能用写点东西的方式纪念先人,以此告慰先人的在天之灵。

外祖父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只可惜生不逢时,满腹诗书的外祖父无用武之地,使他碌碌无为,终老山林。晚辈对先人的敬畏之意是永不止息的,外祖父把深沉的爱给了我们,虽然我的亲外祖母离世太早,无法捡起当年的记忆了,但她给了我母亲生命,母親又给了我们生命和母爱,我们又给了儿女生命。母亲有时也会喃喃自语地提起对外祖母点点滴滴的回忆,这些回忆很生动,让我难以入梦。不该遗忘的永远不会遗忘,尤其给了我们生命的先人,他们平凡的点滴小事,便成为我们的一次次回忆。祭奠的日子总会梦见外祖父的身影,愿外祖父、外祖母和继外祖母在九泉之下安息。

少儿教育

许多儿童作家或从事少儿教育工作的学者对少儿教育很熟悉。平时,人们总会看不惯孩子的缺点,尤其是尊老尽孝方面。一位资深的学者对“学前教育是个大问题”的提案提出: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调查数据显示,很多家庭没有尽到对孩子进行学龄前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家长在少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家长引领示范不正确,缺乏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的必要手段。出现问题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的比例超过正常家庭,因此,相比正常家庭的家长,单亲家长更要在教育孩子上下功夫。在引领孩子健康成长的過程中起到好的作用,也是践行社会的一种责任。二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缺失对儿童的心理教育,找个心理老师对孩子进行每周一次的心理沟通是非常必要的。缺少心理教育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孩子需要什么,自己怎样选择,当家长的应该清清楚楚,如果不清楚,那么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这是很有道理的。当下,如何教育孩子是许多家长最头疼的一件事,顺着孩子也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助长,是家长最大的失误,也是不负责的表现。同在一个小区生活的孩子,长大了又同在一个学校甚至一个教室读书,还是能明显分出高下,差别在哪里呢?显而易见,在于家庭和家长。

一位从事二十多年教育工作的老教师对此很有见解,他说,家长的首要责任是将孩子的教育放在心上,而不只是服务。服务应该是家长们的责任担当,教育孩子的责任主体在于家长。社会、学校起到的是次要作用,育人的地方是学校,最关键的在于老师是否有师德,是否不顾育人而向钱看。不要把教育责任扔在一旁,放弃孩子的道德教育,促使孩子进步是正当的。家长不要局限于用物质去奖励孩子的上进行为,也要培养孩子忍受清贫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吃点苦是孩子的必修课程,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

少儿教育重在养成。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以及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着足以改变人生命运的巨大能量。

社团要坚持不断开展“少年读书周”活动,社团推广的“少年读书周”从广义上讲,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广泛的爱好,使读书有益成为自觉行动。从社会效益上看,少年读书是最受家长欢迎的,但是,读书目录还需家长把好关口。崇尚社会科学,崇尚文明向善,崇尚美德是社团组织必须遵循的原则。社团组织也要从多角度关注孩子的心理教育、学龄前教育和文化教育。社会环境是孩子仿效生活的地方,先进人物的鲜活事迹是教育孩子的生动教材。

我个人对教育并不是很了解,但我近距离的接触了很多教育学会的同志,受到很多启发。他们都是教育行家,而我只是个门外汉,往小了说我是关心幼教事业,往大了说是我的志向和理想,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说起来,那些因无法满足客观条件而退学、为了生存打工的山区孩子,连中学也没几个能考上的农村贫困孩子总是装在我的心里,当年,我就是因家里困难中途辍学的,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无可弥补的遗憾。现在,国家对义务教育十分重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已经成为各地教育与行政部门恪守的工作底线。如此看来,还要树立儿童、少年的主动学习理念,要创造条件多读书、读好书。

家规

小时候,爸爸在一次家庭会上讲,咱家有个家规,是你爷爷奶奶传下来的。如果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家规,那么家规就是咱们家的宪法,每个家庭都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咱家的家规,一要说话算数,要守信用;二是不准说脏话,不准打架;三是见人要有礼数;四是吃饭不准剩饭剩菜。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它牢记在子女们的心里,形成一张庞大的网,常常约束着我们的行为。

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远方的客人,母亲备好了酒席,爸爸很讲礼数地让客人入座了,饮酒中唠一唠农村那些事。过了一个时辰,客人走后,母亲又喊我们回家吃饭,吃过的饭碗里还剩点菜汤,三弟用手端,不小心洒在地上,父亲打了三弟一耳光,母亲说父亲做得对。

那都是小事,我家的家规首先是守信用,说话要算数。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非常形象,把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比作出行时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表达的意思就是不讲信用的人寸步难行。中国人历来信奉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古人就用“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等成语来比喻承诺的分量和贵重。“诚”与“信”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论语》中曾子说,每日要三省吾身,其中之一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也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则明确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通观《论语》,“信”贯穿全篇,这是孔子及其弟子非常珍视道德品质。

“人无信而不立。”现在我们说信用和生命哪个更重要?我认为“信”就是生命之源。

家规是经过几代人验证的适合家族兴旺繁衍的行为准则,是治理家庭的规章,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它又是家庭成员心心向善的清泉,是规范家族成员行为的一项制度,让每个家庭成员行为端正。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规,纵观天下家族的兴衰,没有规矩是不行的,家规也是一个家的防火墙,尤其是生活在现代,家规更能显现出它的特殊性,因为现代社会诱惑太多了,家规要被家庭成员所遵循。在一个家庭里,家规就是永恒的真理,如同制度约束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最出名、最受推崇的家规当数《朱子家训》。《朱子家训》全文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 ,对仗工整,琅琅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明清两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破除猜疑

猜疑心理,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就是自我牵连倾向太重,总觉得其他什么事情都会与自己有关,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行为上都有着类似的猜疑习惯,猜疑往往是一个人不正确的心理反差。从心理学者的角度上来说此事,原因各异但状态类似,对一般来说,出现猜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发生概率大多是来自于婚前财产分割、儿女养老、教育方面的具体问题,有些猜疑影响着家庭和睦与稳定,这些事引发不少的矛盾,争执不休的内容往往有关婚外情,这些问题也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

我重点说说夫妻间的猜疑。夫妻关系不和如何破解,其实是很容易做到的,先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差距、找问题、找答案。不要抱怨妻子不念旧情,妻子曾在你的人生历程中帮扶过你,并感化着你,温暖着你,不断地化解你心中的种种猜疑。

不要用重話伤害对方的感情,他人的隐私与你现在无关,猜疑是不敢面对事实的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你善良的妻子所做的努力会付之东流,你的家人连同你的朋友就没有与你相处的底气了。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认为人人都不可信。这种人特别注意留心外界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很可能琢磨半天,久而久之不仅自己心情不好,也影响到人际关系。这种人心有疑惑,不愿公开,也少交心,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久而久之,便由怀疑别人发展到怀疑自己。特别指出,如果一个男人猜疑心很重,那么女人一般会受不了。

健康的心理是不存在猜疑的,也不会存在增加矛盾的概率,长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长相疑。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别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一个人自信心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猜疑心理会使人时时处处怀疑别人,影响彼此的信任。如果你天天去猜疑别人,包括家人和朋友,你的心会变得很狭小,很无知,做事也会很不顺畅,从而影响你人生道路上的自信,并打扰你日常的安逸生活。每次机会都会掌控在自己手中,要敢于面对现实生活,向困局挑战,用切实的行动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心理教育训练获得不良心理的释放。这对你以后的生活会很有帮助,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长期地在你心里不断凝聚树立,并达到一定的认识高度。只有这样做下去,你也就不会无端地猜疑别人,要有计划地设立目标,为自己解套,结束自己的不良心态。

世界上没有不被误会的人,关键是我们要有消除误会的能力和办法,如果误会得不到尽快地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排解,就可能导致不幸。有可能的话,寻求社会上的心理机构或大学心理教授,听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典型案例会更好地矫正心理的缺陷和不足,对你也会有好处的。让我们多一些包容他人的不足,少一些怨恨,把心收回来,向着幸福出发。

文学社团——

草根圆梦的地方

不少朋友来信说,文学杂志走向市场化了,大众读者的欣赏能力在不断地被削弱。全国闻名的期刊《收获》,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刊物。文学圈内有一句话是,你在《收获》上发表三部小说,就意味着你已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这样的刊物自然不愁生计,而作为非品牌文学出版物却面临着维持生计的局面,前景堪忧。尽管省市有些文学团体创办的杂志能够找到文学梦想的领空,在读者群中是走俏的期刊,但对于多数文学出版物大都少有市场,甚或变成内部交流的出版物了。没有了赞助,没有了广告,没有财力做支撑,能生存下来的社团期刊就更加少之又少了。

文学作品的发展前景并不被看好,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那么多文学期刊,每个省、每个地级市,甚至一些县都有刊物。社会对文学作品的需求量没有那么多,如今的文学出版物做得好的,每期能印两万册的样子,很多就是几千份,有的靠企业赞助,有的每年靠国家拨款还是亏损,未来大批文学期刊还是会被淘汰,特别是在新媒体如日中天的今天。

一个地区没有纯文学杂志,映射出这个地区人文品位不高。而且,没有文学杂志,本地作者如何培养?在县、市文学团体共同努力下,以培养骨干的文艺人才为己任,得到一定的财力支持,文学社团纷纷行动起来,创办文学杂志,服务于草根作者,不断地满足地方爱好文学朋友的精神需求,以团结地方文友为活动宗旨,一批文学追随者涌现出来。对创作类社团来说,眼前是一片晴空,放飞梦想,就是文朋诗友相见与交流的时候,此前举办过笔会类似的活动,在此不再重复提示了。

文学杂志本着立足当地、服务群众,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社团工作的落脚点,因此,文学杂志从三个方面去找原因、作计划、定指标。一是寻找市场的需求,不定期开展市场调研活动,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群众喜爱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品位的优秀作品,并没有把走俏的言情小说、猎奇读物包含其中,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是不缺少读者的。二是观察社会的不同侧面,创作反映群众生活、诉求的文学作品,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文学作品是没有市场的,没有市场的作品如同死鸟在笼子里一样,对于作者,缺少一个读者,就是一个遗憾。三是坚持正确的办刊理念,围绕办刊活动周扩大影响,只要吸取名人办刊经验,汲取名人办刊的精华,工作开展和文学创作就顺利多了。

不同社团和不同的行业协会创办的会刊也不会一样。在社会上知名度很大的,比如闻名全国的心语协会会长于海波创办的心语志愿者慈善机构,他们创办的杂志在社会上有很强的生命力,捐出的善款数百万元,受益的学生过千人,多次受到团中央的奖励和表彰,受到省委常委市委杜书记的多次接见,那是一个个民间社团发生的关于爱心的故事。

有梦想的人,心中才会拥有一片晴空,文学社团的梦想寄托在每个社团人的身上,文学创作的梦想寄托在作者身上,不同的梦都会在不同的社团里放飞,心语志愿者社团也好,文艺社团也罢,都是怀着一个个梦想的集体,都会在创作的道路上向读者展示自己的特色作品,社团的文学杂志不断地贴近群众,多多展示社会风貌,多多体现群众身上不同侧面的优秀和鲜活的事例,这就是文学的素材资源。文学诠释着人间大爱,梦想的天空不是靠一个人能构建的,有梦的我们应该共同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目标,社团的文学作者,大都是土生土长的文学爱好者,他们的作品是乡土的,作品难免稚嫩,这要在长期的磨炼中才能得以成熟和成功。愿有着文学梦的人们,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激发自己的文学天赋,挖掘自己的创作潜力,用自己的辛勤劳作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努力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

自信才会赢

不少成功者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平步青云,细细地研究成功人士的生活轨迹,就会收获一点发人深省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机会,就看你抓不抓,而且能不能牢牢地抓到手,更重要的是抓到心里,否则是不会走得很远,也许会中途倒下。

支撑一个人的成功要有足够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足够的资本,更重要的就是自信,没有自信往往失败于行走的道路上,而不是成功的路上。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就是不走温情的路线,走具有挑战性的路。自己所做的事,路要你自己走,而不是你周围的人让你走,或者是周围的人都认为你走的路行不通,所以,自信是心中的一泓清水,是支撑行动的原动力,自信也是人在行动中必须要有的精神支柱。总而言之,我对自信的理解也有一套理论,自己概括有如下几点,也算启发。首先是认知方面,认准了决不转弯,直奔主题,也从不后悔,从不怨恨什么。其次,与选择爱好有关,就是想干自己喜欢的事,不去考虑与自己爱好不相关的事。这样,就能从自信上获得益处,为自信找到垫脚石,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成功就是奋斗的结果。

自信还有一种说法,达到成功的目标就是坚持再坚持,自信我一定会成功,坚持到底也有胜利的把握,也可以认定是自信使然。自信在学生时代更为重要,因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都是人生的学习阶段,也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所描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将人生的几大阶段,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会有什么收获,都写得很到位,这足以证明了几千年来,这是研究人的成长过程最精辟的理论。然而,从小树立自信也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父母是给子女树立信念的关键人物,父母也应该提倡仁德的窗口给孩子们,老师也从传道授业中指点孩子,这都是帮助和引导孩子树立自信心,也有一些人不从实际出发,偏离了人生的自然规律,而人一旦受到挫折,很容易成为失去自信的人。机遇不会从天而降,即使机会来了,没有真才实学也是难以把握的,没有自信心更是不敢把握。所以,纵观风云变幻,我自稳如泰山,永远信心满满,树立起自信心迎接挑战。

振兴民族的工业靠自信,振兴县域经济靠自信,弘扬强大的民族精神也离不开自信,“自信才会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个硬道理。

社团人谈感恩

感恩对一些人来说是很怀旧的事,怀旧实际是怀念曾经的美好事物,怀念过去的温暖,牢记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亲朋好友、师长邻居,这种牢记就是感恩。学会感恩不是像古代人生活方式中的礼仪程序那么严谨,礼尚往来也不是那么简单易行,要有感恩的心和发自内心的相互的礼让。

感恩是一种对自然、社会、他人的尊重。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如何看待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劳动。在现代社会这个分工越来越精细的巨大链条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价值,每个人有意无意间都在为别人付出,当我们感谢他人的嘉言善行时,常该反思的是今后自己应该怎样做,怎样为别人做得更好。

生活在社团领域的人,也要学会一次次地感恩,社团人生存的空间很小,比不上达官贵人的感恩重在施舍别人。因此,社团人学会在人生的细微处着想,在人生旅行中,靠近的是稳定的站台,是不会拥挤的城市,而学会生存的社团人总结出感恩比事业更重要。

感恩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感恩曾经给过帮助的人或受到帮助的人。感恩是一种对自然、社会、他人的尊重,是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生命价值的敬畏与崇拜。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如何看待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离开德的人不会感恩,因为他们身上缺少自信,离开温暖的人也不会感恩,因为他们身上缺少热度。如果你是一个苦恼的人,你应该学会感恩,因为感恩是祛除你的苦恼的一剂良方妙药;如果你是一个对生活心灰意冷的人,你应学会感恩,因为感恩的时候就是你的身心感到温暖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你应学会感恩,因为感恩会使你的心情渐渐舒畅,渐渐平和;如果你是一个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你应学会感恩,因为感恩会使你逐步释放重负、放松身心;如果你是一个只顾索取的人,你更应学会感恩,因為感恩会使你变得学会给予;如果你是一个快乐的人,你也应学会感恩,这样你的快乐就会取之不尽……对别人感恩,相应会得到他人对你的感恩,所以你是得到了两份好心情。

我们只是个普通的人,不可能像伟人那样对人类有卓越的贡献,我们来到人世,从无知直到长大成人,许许多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生活奉献着、付出过,我们应该永远记住所有的人和事,所有的爱和恩。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我们虽然不可能变成完人,但常怀着感恩的情怀,至少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加美丽,更加充实。而感恩是需要学习、需要培育的,西方的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求他们写感恩日记,感恩阳光、感恩自然、感恩一切给予微笑和爱的人,所以培育感恩情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天天都是感恩节,这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有的人不会去感恩,因为他们心中始终不忘记利益,利益对他们显得很重要,所以他们即使感恩也不会长久,感恩在每个人的心上分量是不一样的,人们往往会牢记自己的付出,忽视了他人的付出。感恩是对社会和家庭带有的一种责任,感恩与礼尚往来是有区别的,在相互利益的架构中谈感恩是无意义的。

受到救助的大学生张华知道感恩,毕业后选择了参与一所慈善机构的代言,总结自己的恩人帮助他完成学业的经历,博得场下观众的一片掌声。他此时的感恩,感天动地,说明有良心比什么都重要,只有怀着感恩之心,你才会拓宽了心胸的世界。

不少人,总靠那张嘴说如何报恩,结果只是把利益紧紧扣在手中,决不放下。学会感恩,就要心怀美好,感恩是对爱的追求,对善的报答,是美好心灵的坦露和表达。俗话说,境由心生,所谓修心成仁,仁者爱人,其实我们的心灵就是一面镜子,镜子上面有脏东西,镜子中的人物也会不干净。只有相信人性的美好,我们才能将别人的付出看作善意的举动,看作是对我们的恩,我们才能找到感恩的理由。

感恩,是一种让人向上的心境,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流,推动着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学会感恩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哪怕是一分钱的事也不要以为小,也要记在心上,不然就不会知道什么是恩。父母的感恩是上辈子对我们的言传身教,我们学会感恩是文明社会的需要,知恩图报虽然显得格调不是太高,谁又能否认这是让我们学会感恩的起点呢?让我们迈开向前的脚步学会感恩,理解感恩吧。

社团人说德行

善举,是在播撒美德的种子,就是人们常说的种德,像种树一样培育德行。德的概念是品行,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张扬自己的品行,在某种意义上讲,不同的人种德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当教师的应该具备师德,这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它不仅表现在为人师表等优秀的职业道德行为,并且也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热爱学生等体现出来,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常言说,听其言,观其行。没有口德的人不会有好人缘,有好人缘的人一定很会说话,他说的话一定会极大程度照顾身边人的情绪。没有口德的人最易伤人,在一些低俗的小品,以及一些低俗的东北二人转的表演中,把讽刺取笑残疾人作为主要演出的内容,向观众展示缺德的口才,这是对特殊人群最大的伤害,等同于往伤口撒盐,是不道德的表现。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保护弱者是全世界都在倡导的文明行为,一个人的德行如何,要看他如何对待弱者。口德差的人,个人德行也很难高尚,因为言为心声。

人的一生要练就两项基本功: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修炼口德,就是修炼自己的气场,一身正气才能好运多多。有德行的人都能够自我完善,主要体现在树德的方面,应该学会种德,多做好事对自己也是善意的体现,对弱者常伸援手,如果身边有老者需要你的照顾,你应该主动承担责任,这就是有德行帮助他人的过程,就是种德的过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就会美德多多,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徳,美德也净化你的心灵。

再说种德,指的是身体力行,也就是树德的过程。

晚清时代的曾国藩以树德为治家之道,经营自己的家庭,成为晚清社会“树德第一” 的模范家庭。曾国藩留给后代四条遗嘱,为家族的兴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影响深远,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作为普通百姓,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个人认为,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至千里;汇小溪,成江海。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文化水平高并不等于道德水准高,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高尚道德的知识者。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树自己的厚德,种好自己的德,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认为你的德行超越了别人,可能你在德的领悟方面比较深刻。听其言而观其行,德不能只靠说,重要的是要行动,行动是种德,行动多了德自然就树立起来了。

每个人的缺点,自己总是看不到,察觉别人的不足,总是非常清晰,所以我们才要“吾日三省吾身”。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外因也很重要,这与文化涵养有关,与道德模范的影响有关,与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关,与社会文明进步有关。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应该靠自己努力,内因起到决定作用,外因是起到助推作用,因此种德也需要先种心德,心中有德更为重要的。

对民众素质的考查是多方面的,文化的提升是民族发展的动力之魂,我们社团人所倡议的全民尚德活动,不妨从自己的内心开始,与我们身边的好人善举结合起来,身体力行,带动周围的人们共同前行。

如何提升文学境界

从社会组织本身来说,文学归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文学社团成员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审美价值和文学的内在动力,从实践和调研中总结和挖掘民间资源,尤其是在挖掘民间文学遗产上有更新的思维和创造。文學是人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作品给予社会的应该是展现全新的社会风貌,发挥文学中人性的一面。

读者是验证文学作品优劣的市场检验员,我们从社团成员的作品中对作品存在缺失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形式主义,作品内容哗众取宠,脱离人民群众,脱离读者,形式主义违背了文学创作的方向;二是有些小说、诗歌、散文注入作品的是甜得发腻的爱情,不切实际的生活展示,作品中的人物都生活在伊甸园里;三是思想不进步,主题不明确,展示颓废有余,蓬勃向上不足,这样的作品大量展示负能量,使人看不到希望和前途。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人品决定着文品,这听起来也很有道理。孟子主张“养浩然之气”,李大钊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座右铭,足见其高风亮节。文学创作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毫不夸张地说,在所有的文学作品背后都清晰地站立着作者本人的形象。我手写我心,作者的人格品德影响着创作动机、艺术构思、语言呈现等创作全过程。作家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表现在作品之中。中国文学千年流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注重教化、引人向善是始终不渝的宗旨,真正创造辉煌文学业绩、赢得读者喜爱的,大都是拥有高尚人格的作家。

要发挥民间社团的两大优势即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参与社会事务能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是提升文学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文学现象的一种期待。文学表达既有艺术性,又有欣赏性、可读性,自觉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历史责任,是文学创作思想境界的核心。把人民作为文学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学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要把根深扎在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中,要防止文学离开人民,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无病呻吟。作品如果让群众感觉索然无味,就说明我们的文学离生活太远了,闭门造车是脱离生活实际的,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创作源于生活,民间的文学社团成员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创作乡土气息浓厚的作品。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处在复兴中华的大道上,繁荣文学是人民的需要。文学的市场是在读者的认定中得到的,如果你的作品没有读者,文学作品就如同一张白纸。文学创作是汇集群众思想活动的总和,文学就是人学,发展文学首先要提升文学的境界,不仅要对古代的作品进行了解和苦读,也要放下古板的书呆架子,在社会探索过程中,真心地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才会悟出真理,群众喜欢的文学精品,那就是人学的美。美不只看外表,内在的美更为重要,世人都赞扬人间美好的东西,而我更看中的是内容的美,让人欣赏感到轻松而不是烦恼多多,所以作品应该是励志的。

文学的价值不在于作品出版多少,而在于读者的掌声有多少。不少作者出版作品感觉透支财力、力不从心,有的作品几乎很难出炉,一些原因不是水平不够高,而是经济实力不行。提升文学境界不是以多取胜,而是以读者是否满意来衡量作品的优劣。商家以服务质量为养家的本能,而我们以作品的优秀回报广大读者,有了读者的市场,其空间是非常大的。市场有优秀作品出版,喜欢我们的读者多了,我们的信心更足了,意义也就非同小可了。读者多了就把我们的文人捧红火了,即使是在一个区域,一个县市范围内,日子也会逐渐好起来。

伟大的思想家顾炎武指出“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的文章,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有损于己,无益于人的文章,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倡导提升文学境界,我们从文学社团角度来说,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盼望不断催生精品力作,衷心期盼我们身边的文学爱好者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不断涌现名篇出来,使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的文学作品多一篇,再多一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时期,社团作者要深入生活,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诗歌并未远离

2014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诗歌并未远离》的文章,文章中这样报道:“有世界各地828所高校大学生社团参与,微博晒诗吸引3000万人共赏诗兴。由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社团精心策划并组织,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亲情加盟和指导,以上海交大团委和研究生會微博为平台的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落下帷幕。”这说明大学生诗社的活动仍是向善的,也是有影响的。诗歌与新媒体“捆绑”在一起,是诗歌从低谷中走出来的一个信号。

短诗也能满足大学生诗歌爱好者的文学需求,《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这样告知大学生:“什么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就是心里有着无数个梦想的时代就是诗歌的年代。年轻人是诗人又是学生,留下最好的一首诗歌,就和留下最美的一张照片是一样的,值得人们久久甜蜜地回味。”

从全国学生社团的影响来看,南方大学的活动组织明显强于北方,因为南方的经济条件好于北方。社团开展的活动是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的,在校的大学生社团广泛参与到活动中去,这其中,新媒体对学生社团的推动作用非常大。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说,诗和互联网之间的结合,为这次的短诗大赛增添了很多新意,这种结合,也为我们体会当代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参照。教授的一席话是对当代大学生们活动的肯定,国内79所高校即79个学生社团的参与,通过互联网平台紧密相联,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活动的开展,除了诗歌创作,不少小说、散文、杂文也都出自于大学生社团。我们说,新媒体的“捆绑”推动了大学生短诗大赛的圆满成功,其中的成就应归功主办方的英明,体现了策划者的智慧,是对学生社团的莫大鼓舞。

大学生有些诗写得很不错,年轻人的激情是我们比不起的。诗中所反映的现象体现的是学生的情怀,学生的思念,学生的恋情,有些诗水平不足是正常的。大学生们非常珍惜短诗赛的机会,因为这既扬了大学生社团的名,又满足了大学生的文化诉求,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树立了大学校园的形象。说因诗而狂的大学生都是合格的诗人也是过分的,从大学生们所在学校来说,是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团委的参与,从而获取短诗的大赛资格。大学生成为新媒体助推的对象,党报副刊的参与是很大的助力。

社会组织如同大学社团一样,也许一首诗让你记住一辈子,我们从大学生校园活动中得到的经验是很多的,党报的报道,使人们了解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

多少人为诗而奔跑着,大学生短诗赛是大学生们的节日,又是大学生的诗节,是诗的海洋。如果有人说诗也有春天的话,那么,我们的大学生就是诗的春天里的绿叶。其实,在我们文明的社会里,经济繁荣的背后,更有和暖的融融春风,由此可见,诗歌并未远离。

老年书画研究会

2002年夏天,我们社团搬家了,临时办公场所由著名企业家于凯宾先生无偿提供,与老年书画研究会仅一墙之隔。他们组织的老年活动丰富多彩,书法和绘画为老干部晚年生活增添了一道风景。

研究会挂靠省工会,会长由工会退下来的一位副主席担任,秘书长陈老是老省长的秘书、全国书法协会会员,也是位书法家,他还开办了一家书画行,效益不错。协会每年举办的集体活动不少于三次,各市州研究会均参与其中,活动是老年书画会的正常工作内容,定期举办全省书法大赛,有的老人拿下了全国书协的大奖,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老干部和老工人的文化生活。

驻会的副秘书长朱祥昆夫妇是有文化、有素质的中年人,每次活动的组织、策划、召集、发布都出自于他。他从事社团行当也有十几年了,只要有关于社团会员的,不论大事小事都亲力亲为,报酬是每次裱画时挣点劳务费,夫妇俩有个美丽的女儿,有时也来帮忙并出现在活动现场。老年书画研究会活动多年,原省委王书记身兼会长后,发生一些了变化,为协会提供了固定活动场所,会员们不再愁没有去处了,这是老年书画研究会解决的一件大事,也是社团工作者不断地完善和拓宽老年活动的成果。

老年书画研究会先后走出了省城,赴江城、延边等地,与市州书画会结对子,举办活动,走进基层老年人群体。省里以补助方式划拨了部分经费,解决社团经费不足的部分,会员会费始终是本着来自会员,用于会员的原则。多年来,老年书画研究会主要围绕会员开展工作,毕竟,作为服务类社团,做好服务是第一位的工作,本着为会员服务,一切为了会员的宗旨,使会员满意成为社团工作的全部内容。老年书画研究会在探索老年文化活动规律及特点的工作中,摸索出适合老年人的工作思路,为党的老龄事业增添了动力。我们从几年的相识中,领悟到社团工作是个不简单的、很费精气神的工作。老年书画研究会成员是一个拥有文化自信的老年人群体,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为丰富晚年生活再续强音。我曾经写过老年社团的事,在此也不重复了。

朱祥昆长我两岁,曾经在一家工厂当过工人和车间主任,他从小热爱书法,多部作品在全国书协获奖,是吉林省百名书法家之一,具有一定的影响,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奖励。他坚持服务第一,利益第二的原则,毫无怨言地对待和服务每一位老干部、老工人。他对待社团工作如同他的生命一样,为社团工作的劲头不减,对社团事业无限忠诚。我也深受感动,让我们社团人共同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也让我祝他们夫妇和家人,不断为老年书画研究会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老年社团

我国的老龄化时代到来了,老干部大学或者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在县区以上的单位设立3500个左右,不含乡镇、国有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的老龄委和老干部局成为老干部们的家外之家和文化休闲的好去处。作为老干部的活动中心,老干部大学或社团研究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已运作发展了六十五年,这对老干部来说是喜事,老干部从红军时期参加革命,有着几十年的奋斗经历,老年进入了干休所休养也是实现老有所养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城市的老人们晚年的归宿要好于农村,农村的老人仍是社会组织重点关注的对象,上海电视台精心打造的反映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专题片,展示了空巢老人的感情世界,诠释了老人的心灵故事。

孤独,农村老人似乎都体验过,儿女年节大多看望一次,然后再一次性承担生活费用。农村老人多数时候面对着的是孤独和寂寞,有条件的乡村能提供老人活动场所,没有条件无法老人活动场所的乡村,老年人只能待在空旷的房子里,成为孤独老人。据香港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那里的男性65岁才退休,那里城市的老人与农村老人都有较多的福利待遇,农村老人几百元或几千元不等。由此看来,从老人社团中我们了解的书画类社团的活动,只是满足了城市老人、比如老干部的业余文化诉求,社区文化中心、休闲广场是城市老人晚年的好去处。

鉴于此类情况,我们不禁要思索,农村老人向何处寻找乐趣?农村的文化户成为农村老人閱读活动的好去处。然而,农村如何开展老年人活动,老年人社团如何形成等还存在许多难以落实的问题,这不是哪个部门能单独解决的。农村诗社能够成为一部分农村老人业余爱好的所在,以创作找乐趣是对诗有兴趣的老人业余生活的全部。要找到农村老人不同的兴趣点,农村老人的爱好与城市老人爱好大体是一样的,只是待遇不同而已。把农村老人的爱好都调动起来,多办几个诗社、画社、书法社之类的团体,可以让老人寻找到晚年的幸福。

各种老年社团处在发展的大好时期,在老龄委的关怀下,在全社会的参与下,老年社团得以生存。老龄委要研究、制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依法做好维护老年人权益的保障工作,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加强对老龄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开展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

政府要有对老人负责管理的专门机构,类似对老干部负责的老龄委。这个机构工作的重点是面向全体退休老人,特别要使破产企业的退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他们是退休老人中的大多数,最需要关注。在退休人群中他们是困难群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工作做得好不好,是看困难群体的老人是否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农村老人以乡镇福利中心为依托,基本上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与此同时,受政府鼓励的一些民间养老机构越来越多了,为农村老人提供便捷的服务,家族式的养老,社区养老模式的出现都是为老人养老排忧解难实施的具体方法,各级政府对农村老人也越来越关注。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在为老年社团喝彩的同时,也为老人们送上祝福,送去温暖,送去关怀。

由于从事社团工作的原因吧,我对老年社团的现状也有所了解,有些观点仅代表个人见解,不代表官方言论,也不代表老年社团。祝老年人健康长寿,也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英雄儿女》主人公的原型

电影《英雄儿女》是根据已故作家巴金老人当年亲赴朝鲜战场,在战地采访中记录的战史资料制作,其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构塑了我记忆中的英雄形象。

2011年6月,我突然接到省内电视台好友打来的一个电话,让我参与其中一档老年节目的采访工作,采访目标是老年群体,老兵光荣院是其中的采访对象之一。老兵光荣院坐落在长春市郊区,这次与记者同往,对平时很少出门的我算是一次远行了。坐了不到半小时的车,到了这所闻名乡镇的光荣院。生活在这里的有十几名老兵,他们吃住在十间平房里

房间不远处有一排排猪舍,院内正中央耸立着三米高的旗杆,旗杆顶端,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干净整洁的院子,其乐融融的氛围真让人向往。

负责人很认真地向我们一一介绍老兵,将他们的光荣事迹告诉我,我听后眼泪夺眶而出,心中对这些从枪林弹雨里死里逃生的老兵充满了无限景仰。当负责人把《英雄儿女》主人公王成的原型蒋庆泉老人介绍给我的那一刻,心中的王成就在眼前了。我询问起了老人的日常起居,老人的家在山东省一个县级城市,国家每月发2000元的生活补助作为日常生活费用,老伴病故了,老人的身边只有一个女儿。老人83岁,身体不算太好。老人有个好的生活习惯,那就是坚持每天写日记,老人想着把日记整理成回忆录交付出版社出版。老人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这也是我想要获取的信息,我正在积累战争方面的素材,老人的日记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因为战争的亲历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了。老人说,他最大的心愿是将回忆录出书,鼓励少年儿童,这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人身上体现着那个时代人物的鲜明特点,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电影《英雄儿女》人们并不陌生,在那个年代是很有影响力的,是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战争题材电影,同时也很有教育意义。面前这位老军人,就是百姓赞扬的英雄人物。蒋庆泉老人一生朴素,青年参军,参加了战争,让我深深存有敬畏之心。战争题材的作品并不少,和蒋庆泉老人一样经历的书是很多见的,书博会上也展出了很多回忆录,让我们很受教育,这些英雄的回忆录是激励后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凡人的善举

我从《青年文摘》杂志社蒋骅薇同志撰写的长篇通讯《凡人的善举》中,看到了八旬拾煤老人陆松芳向四川汶川灾区捐款的感人故事。

我曾经参加过某市市委宣传口组织编辑的《“5·12”悲情的力量》一书,作品汇集省内百位诗友的百首诗作,诗友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参与了诗歌的创作,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受主编的邀请献习作《白衣天使》一诗,以此纪念“5·12”这个特殊的日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献上爱心,场面悲壮, 海外游子也为灾区奉献爱心,海外华人社团和国内企业的捐款数以亿计。可见,国人情系灾区者甚众。可让我难以想象的拾荒老人的善举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类似的典型,他们怀着一颗淳朴的爱心,哪里需要救助哪里就会有他们的影子,他们像人民解放军战士那样舍生忘死地奔赴灾区一线。拾煤老人陆松芳站在社会救助灾区的前沿,在汶川发生地震的第一时间向灾区捐出了1万元。老人不仅履行着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他追求的是“以善为荣”的崇高境界。

作为拾煤老人,心里时刻想着灾区的群众,自己的生活尚不能保证,却献爱心数十次,每次捐资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我们敬重善举老人陆松芳,他为爱心奔走在灾区乡村的路上。他有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 他本身仍是租房户,居住面积不足五平方米。每天早出晚归拉着小车拾煤,他的住地距煤场有五里路。老人每次捐款都不吿知儿女,不留姓名。社区主任找到他的儿女时,儿女们并不感到奇怪,他们纷纷表示支持父亲的善举。

陆松芳是一个不求张扬的老人,是一个平凡而善良的老人,他拥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他捐助灾区的善举让儿女们感到无比骄傲。他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却依然选择善意行走。《朱子家训》中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为大恶”。老人的种种善举似涌动的清泉,播撒爱心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令人肃然起敬!

德耀长春

今天,在长春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非常醒目的公示牌,上面印着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德耀长春”,我们每位长春人都以“德耀长春”为荣,“德耀长春”时时刻刻在为我们长春增光添彩。

德耀长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立德,也就是说树立道德规范,要心中有德;另一方面是光耀,在树德的同时光宗耀祖,光耀城市,光耀祖国。这就要求我们心中要常怀着道德之心,不分年龄,不分事情大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多一份感恩,多一份尊重,人人都遵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其实“道德”二字从一些小事就可以体现出来。每天街上穿梭的人群,如果每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社会就会多一份平安。社会上往往会有不道德的人,他们的言行危害社会,乃至害人害己。我们不能改变他们,但是我们可以以身立德,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

在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各路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与全国第一支“雷锋车队”和“助残车”创始人王长春进行了交流。隨后,采访团又来到二道区英俊镇,采访诚实守信典型、省昌睿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卜睿和带领乡亲致富的创业带头人郝春华。

王长春是吉林省长春市的一名个体出租车司机,同时也是全国首支“雷锋车队”的创始人兼队长。1992年,一次偶然的助残经历使得王长春萌生了创立“雷锋车队”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二十多年来,王长春带领“学雷锋”志愿者做好事、解难事数千件,以出租车这一流动的媒介将正能量传播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流淌在城市脉搏中的“红色血液”。如今,王长春在“雷锋车队”的基础上又创立了“雷锋志愿者协会”,成员也由最初的三五名的哥发展到如今覆盖各行各业的七十余名志愿者。除坚持义务服务居民群众外,协会还多次组织志愿者走进军营、学校和社区宣扬雷锋精神。

接受采访时,王长春说的最多的词就是“雷锋精神”。王长春说,我是听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雷锋是我心中的榜样,我希望自己做的一些事情能够感染身边的人。王长春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出租车驾驶员、五星级驾驶员、长春市服务标兵和助残模范等。

王长春二十三年如一日,利用出租车帮助老人和残疾人的事迹打动了在场采访的每一名记者。如今,王长春已经带领“雷锋车队”队员坚持义务拉载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孕妇1万余人次,做好事、解难事五千余件,为困难群体捐款捐物二十余万元。

卜睿是一名80后女大学生,2011年,她投资150万元,建起了标准化豆制品厂。当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非常关注,一夜之间,女大学生创业卖豆腐的新闻传遍了长春市,卜睿也由此被长春市民亲切地称为“豆腐西施”。卜睿一直秉承着创业时的初衷,严把质量关,用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周到贴心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纷纷好评。公司成立以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三十余人,工人每人平均年收入四万元。

郝春华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因为家庭贫困、文化知识贫乏、实践经验不足,她在致富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风雨。现在,她通过努力掌握了种植平菇的技术,并带领同村的乡亲们一块走上了致富之路。

通过以上事例,让我们对长春的模范人物有了深入的了解,我们有责任把长春的好人好事和城市精神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是个充满爱和幸福感的城市。 作为长春人,我为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充满自豪!

开运,明天会更好

开运小学是市区的重点小学,拥有学生近千人,教学的硬件设施在区里名列前五名。我们此行是来开运小学讲课。

在郭校长的安排下,教务处负责联系一个班的同学到多功能教室等候我们。社团派汉华担任主讲,授课内容主要是关于艺术方面的知识。上午九点,汉华在学生们的掌声中开始授课,时间过得很快,他讲了一个多小时,已经超时了,但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中午到了,学生们才在教务处人员的安排下纷纷离场。郭校长随后把汉华请到了会客室,他说谢谢你们,并问候老师们好。汉华回谢了郭校长后准备告辞,郭校长不同意,硬是留我们吃了便饭,饭局中大家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进入了交流的小高潮。

郭校长说,学校需要你们,因为你们社团工作是无偿的,你们所做的工作是公益性的,很受师生的欢迎,不像社会上的一些非教肓机构,都是有偿的,这样会加重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影响学生自愿参与的热情。听罢此言,汉华表示,社团会利用现有资源,尽力而为,他还表示,为小学生们服务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社团工作的公益性减轻了学校、学生的双重负担,社团会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紧紧围绕社团的工作宗旨开展公益活动,坚持社团的公益性,执行政府制定的有关服务社会的政策。

通过开展社团与学校的互动活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校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学校的学生就是我们开展活动的对象。小学生可塑性强,社团适时地进入校园,讲授浅显易懂的文学常识,能够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城里的小学有近百所,拥有学生数十万人,我们以讲学的形式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从小培养起孩子对文艺文学的兴趣。这样做是十分有意义的。

每次举办这样的活动都是对我们工作质量的检验,都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考验,每次活动我们都会感到社会生活需要社团。社团的工作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团与学生的互动,拉近了小学生们与社团的距离。社团人要多为学生想些事儿,要工作到位,把握时机,把工作做到学生们的心坎上,使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多样化教育。

城市发展包含教育的发展,城市稳步发展,城市的文明程度就会得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城市教育的发展也有我们社团人努力工作做出的贡献。想到这,我们心里就无比欣慰。我们几位回到车上,看到窗外霏霏细雨中学生与我们挥手告别的样子,真是感到喜出望外。未来是孩子们的,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吧!

追贤慕古

孔子其人

作为一代圣贤,万世师表,关于孔子的趣闻轶事流传下来很多,从这些故事中可以反映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仁爱精神。孔子虽然知识渊博,却不是人们想象的书呆子形象,而是一个机智灵活、讲求方式方法又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长者。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人死了以后怎样,孔子说:“活着的问题还没解决,管死了以后做什么?”子路又问:“该怎样对待鬼神?”孔子说:“对待人还没有对待好,谈什么对待鬼神!”孔子就是这样看重实际问题而不喜欢空谈。孔子也很少谈怪异、武力、变乱、鬼神。在做人的道理方面,如果提得太高而不切实,孔子也是不许可的。子贡曾说:“我不愿意别人对待我的,我也不要照样对待别人。”孔子便说:“是啊,这不是你现在能做到的。”

孔子往往能使人在原来的想法上更进一步。有一次,子贡问道:“一般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不够。”子贡又问:“那么,一般人都不喜欢这个人呢?”孔子说:“也不够。要一切好人都喜欢他,一切坏人都不喜欢他才行。”

孔子也常常以自己的虚心来教育弟子。他曾说:“我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我不过是积累先人的经验,很勤恳、很不放松地去追求就是了。”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有人来问我,我也是空空的。但我一定把人们提的问题弄清楚,尽我的力量帮他思索。”

孔子注重启发弟子,他善于選择令人容易接受的方式给予提醒。他说:“如果一个人不发奋求知,我是不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也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譬如一张方桌在这里,我告诉他,桌子的一角是方的,但他一点也不用心,不能悟到那其余的三个角也是方的,我就不会再跟他废话了。”

孔子的父亲是个武士,去世很早。孔子是由母亲抚养带大的。孔子参与朝政期间的为人之道,只能在弟子们编辑的《论语》中窥见一斑了。晚年的孔子周游列国,以讲学为主,同时还参与社会活动,传播仁爱的核心是孔子为人之道的明显特征。孔子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对后人做出了重要贡献。

孔子以树人为目标,以树德为己任,从司寇到参与朝政,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时时刻刻约束自己,修炼自己,弘扬人世间的真善美。

私立学堂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创办私立学堂的第一人。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是当时传播孔子思想的生力军,也是传播仁爱的实践者。

孔子曾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心,使民以时。”在圣人眼里,最重要是在每一件事上,都要以“信”字当先,否则是无法做人的,在生活中,他厉行节俭,并奉献仁慈之力,爱民心切,充分体现了圣人仁者爱人的主题思想。

孔子对为政者是这样评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认为,为政之人,就是为民的公仆,文武百官,都要以德为上,不种德之人,很难从政的,过去的先人们和从政者都在德的框架内活动,有德的人如北斗星一样闪耀着光芒。以德为荣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不论是哪个时代,都要以德立身。

《论语》是语录体的著作,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以治天下而闻名,是传统文化之经典。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要从《论语》中汲取营养。

文化没有国界,《论语》在日本和韩国享有着很高的文化声誉。全世界有孔子学院近百个,都在弘扬儒家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

“五伦”和“三纲五常”

“五伦”的提法并不陌生。“五伦”的意思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儒家思想中人伦关系的基本方面。过去的君臣关系,是相互依靠的关系,也是上层关系的总和。如果君下令而臣不遵命,那种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古代人的规矩是在道义的架构中建立的。

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孟子对“五伦”的描述。《礼记·礼运》中对孟子的“五伦”又扩充注解为“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恵,幼顺,君仁,臣忠。”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夫妇关系是感情关系的延续,兄弟关系是父母留下的血肉关系的延续,兄弟关系应是相互依靠的共同体。朋友关系非血缘关系,“五伦”排位之五,朋友关系最为重要的是信义第一。真正的朋友是讲信义的,现实生活中,信义朋友并不多见,往往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的本义为提网的总绳,其比喻义为事物中占据支配和控制地位的关键成分。其实儒家并不认为“三纲”来自于儒派的倡议。韩非子对此注解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而则兴。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三位古代的大家对“三纲”的君臣关系说得很透彻,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和理论上的认可,古人对“五伦”和“三纲”的理解能力是很高的。

国学把“五伦”“三纲”“五常”联系到一起是有据可考的,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不同,文化也不同,但要求道德的尺度是一致的,这就是人类发展中必须遗留下来的。

人們得知一个道理,其实仁、义、礼、智、信是“五常”的内容,它是五种精神信念与行为的规范,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五常”的定义十分鲜明。董仲舒把恪守“五常”之道与诚信守义结合在一起,“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最早源于孔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道德的缺失,也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才是教育子女、待人接物的正确法则。人们的行为要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所以这些内容,仍是人们思想行为恪守的主题。

古代文化名人与社团

古人当年的足迹我们无法找到了,因为他们离我们很遥远了,不过,从流传下来的作品中能够了解到他们存在三五成群共同探索创作问题的行径,这样的行为就算是文学社团活动了。古代文人社团的活动非常简单,不要政府审批,也没有会议记录,小刊小报也并不多见。很多古代文化名人从政被贬后,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实现抱负,故而诉诸文学创作,过着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生活,名人社团也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生存。

现代社团活动是三个离不开,一是离不开政治的指引,离开了孤军作战,没有影响力;二是离不开群众的参与,离开群众参与,就失去受众,不能有效地传播;三是制度创新是社团生存的良好保障。由此可知,古代名人社团不可能具备这些条件,因此社团生存的环境举步维艰。尽管古代文化名人社团有着诸多的缺陷,我们仍应该探索名人社团的精神内核。

只要有文字记载,就会有创作环境,历史上那些优秀作品流传下来,造就出无数文学名人。从文学角度来看,古代文化名人近半是参与政治的,有的由于仕途不顺,或离群索居或告老还乡,还有的成为旅行家,尽情地游历山水,写出的作品与山水有很大关联。这是他们的人生际遇和诗才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文学的急先锋,名人站在时代的高度而完成创作,历史人物的活动离不开名人的妙笔生花。

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学社团是其中的佼佼者,社团成员达3000人。我们想象得到,当时的社会制度,古代名人社团只会在很小的范围内完成了一些单一活动。因此,社会组织对朝廷也就不是很重要了,社会分流了所有的名人,名人只能在背后议论朝政了,这就没给名人留有政治舞台的活动空间。我们在翻阅名人资料时,很少见到介绍古代文化名人社团活动的资料,因为这方面的信息太少太少了。 由于文学社团从事创作和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的原因,我对杰出的文学家也非常敬仰。名人是社会文明的使者,又是文化的参与者,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高峰出现过数次,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每个时代的变迁过程都在他们的笔下有所记录,生产了又多又好的优秀的作品。

南社旧闻

毛泽东、柳亚子是诗坛的前辈,又是直接影响着我国诗界的巨匠。他们因相互研究诗的理论与诗的发展而走到了一起,是我国文坛泰斗级的人物。对毛泽东来说,文学是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是伟大的战略家和政治家,虽然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但仍不忘抽时间读书,他临终前还在看《容斋随笔》。

柳亚子的诗想必国人也读过不少,在我的记忆中,柳亚子诗品人品皆被诗界所认同和敬仰。毛泽东的诗留下的并不多,但柳亚子和毛泽东的唱和之作确是诗界的一段佳话,为后人留下了夺目的时代光芒。柳亚子的一首《浣溪沙》: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这是1950年10月3日晚上,柳亚子观看一场演出时即兴写的,随后他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回诗道: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这样一组唱和诗,婉约和豪放并蓄,看了让人回味无穷。 二人不止这一次唱和,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沁园春·雪》赠柳亚子,由此可见柳亚子在毛泽东心中的地位。

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创办的于1909年11月13日成立,活动中心在上海。南社成员最多时达到1100多人。南社于1923年解体﹐以后又出现了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三十余年。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化团体。南社之名是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当年,年轻的柳亚子与陈去病等十几人在苏州虎丘成立具有鲜明民主革命倾向的 “南社”,他们举起“欲凭文字播风雷”的大旗鼓吹革命。由作家谢婉莹带队,“湖南女子救护队”赴前线战地服务,柳亚子赠诗鼓励:歼敌早归来,痛饮黄龙酒……

南社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革命文化团体,以研究文学、提倡气节为宗旨,弘扬爱国热情,光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有“文有南社,武有黄埔”之盛誉。

南社的酝酿、发展、高潮,都有吴江人的参与。南社发起者陈去病、柳亚子和高天梅三人,吴江人占了二席。陈去病是南社成立的主要奠基人,柳亚子是南社的主帅、实际领导者,当时就有“没有柳亚子就没有南社”的说法。当时吴江县的南社社员人数在全国也居第一,达139人。

2009年,在“百年南社”文化节期间,吴江举办了由“南社百年历史回顾”、“南社社员书画作品展”和“南社故里、吴江新韵”三部分组成的两岸三地展览,该展览在香港引起了强烈反响。

结语

不说再见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一会儿见”或“再见”,以此表达自己的不舍,给对方以亲切感。还有的临走时,双方的手握在一起,肩并肩地说“下次再见”,表示联系还在继续。表示道别的词语基本就这几种。 当我们习惯了惯常的表达方式,不说再见就成了一种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不说再见,不愿辞行,不愿终结,永远在求知的路上,就不会描述伤感的别离。

生活中每个环节的精彩,都是生活的乐章,所以不说再见,因为明天还会再来。工作还是永恒的主题,每天手不离纸,心不离文,德不离身,这是我对自己做人的起码要求。不能拥有了快乐就乐不思蜀,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就像不能遇见美女,就忘记与你同甘共苦、相伴终生的妻子。

人们一辈子都在守望幸福,不会说再见,因为生活得接地气。接地气会让人年轻、富有朝气。科学家们研究卫星、探求月球的秘密,他们也不会说再见,因为研究过程就是持续过程,代代延续,薪火相传,几年、几百年也不会对真理的渴求说再见。

在社团一起共事的同事,也不能说再见,因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人生就已经在这座城市定格。不说贡献,不说价值,不说经历,社团总是在不断发展。对城市而言,文学社团是我的第二个根,这个城市是我的第二故乡,离开了也不能说与城市再见。城市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农村人口迁到城市,也不会向老乡说再见,因为祖辈的根,就在东北黑土地的田间地头。忘了祖辈的人,就不会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黑土地上的每一段动人的故事,都像是一部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在讲述,都会让人谈到兴起的时候,不由得流下泪水。人是高级动物,与其它动物有不一样的地方,人能用语言交流,“不说再见”就把善德留在路上,在城市和农村,什么都可以交流,就是“再见”不可以交流。再见代表着一个终点,人生的道路是终生旅行,旅行没有终点。每个人都在旅行,旅行看过的河流,看过的名山大川,看过的伟人故居,一路风景都在旅行人的心间,储存很久,不会消失。可是人生的意义不在享受,而是你的心中,承载着的是一个理性的认识,累了就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进取,这样你才不会说、也没有时间说再见。对于文学社团和这个城市,更不能说再见,因为我从未想过与它分离。

作家简介:

肖英杰,男,1963年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一个村干部家庭。由于家贫,初中未毕业便怀揣文学梦想和20元路费,来到省城长春。他做小工,睡工棚,后来到长春市一家养殖场工作。1985年,肖英杰参加了文学函授,创办了“兴华文学社”,曾受到诗人胡昭老师的指导,胡昭为兴华文学社题词“奋发有为”。他边打工,边学习,边写作,作品先后在《新长征》《新文化报》《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城市晚报》《市场经濟时报》《松花湖》《创作》《文坛风景线》《中国诗人千家》等报刊发表。

1996年至1997年,他独立编导的专题片《开拓前进的吉林律师》轰动吉林,是全国首次反映律师生活的专题片,后来又制作了20部专题片并陆续在吉林电视台、吉林省教育电视台播出。《吉林日报》《城市晚报》《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律师》《吉林律师》等报刊均做报道。

1999年,肖英杰担任《绿池》《农民文学》副主编、主编职务,并参与主持社团工作,在这期间被长春市社联评为先进工作者,被长春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社团工作者。他撰写的论文被长春市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评为优秀论文。在第三届、第四届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秘书长、副主席并任职至今。系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理事。

(责任编辑 陈增禹)

猜你喜欢

社团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文学小说
留学同学会之超级社团
社团少年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
我“家”社团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