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激励性批语成为桥梁
2018-08-13孙瑞欣
孙瑞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员以激励的教育方式,从外部给学员以适度的正刺激,诱导其产生内驱力,从而把教员的教育教学要求内在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便会获得生动活泼、主动自觉的发展。这正如法国著名的教育家、被称为“教师的教师”的斯第多惠所归纳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主要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不是“传授的本领”。对于一位语文教员来说,这种“教学的艺术”除了渗透在课堂上以及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外,我认为行之有效的做法还有:利用激励性的作文批语,会架起通向学员心灵的桥梁。
比如,教员在批阅作文时常常发现,有少数学员书写潦草、内容空洞、语无伦次等等,真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但有经验的教员总是将每个学员看作“大树的幼芽”(冰心语),因而也总是像沙里淘金那样,充满希冀。耐着性子,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去搜寻捕捉那“一无”中的“是处”;一经发现,便即予以热情的肯定和褒扬。以此唤起学员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如在一次作文批改中,我发现小杨的一篇令人“头疼”的作文里,竟写有他同损坏公物的现象作斗争的片言只语,于是我有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那样的欣喜若狂,当即正笔在旁批中写道:“这是主人翁精神的生动体现!”事后据了解,他看到教员的这一赞誉之后,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样子(其实这也是所有害怕写作文的学员的共同心理),一改过去“作文”如临“责难”的畏难情绪,总是在作文里叙写生活中闪光的东西,字迹也渐渐工整规范起来,用词用语也懂得在推敲斟酌上下功夫了;而且,他本人做好人好事也更为勤快。
学员是学习的主体,即使在教员所拟的批语中也要贯穿这一精神,着力挖掘其潜能,激勵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为此,我有时甚至“丁是丁,卯是卯”地大删大改过了,也要从尊重学员的愿望出发,把对方摆在平等的乃至主人翁的位置,禁忌使用命令、训斥、挖苦、讥讽的口吻,而采用商榷、征询、启发、谈心的语气,如:“这样改过了,你觉得如何?”“可否从另一角度考虑?”或是:“语序这样调整,是否更易于准确地表情达意?”等等,始终让学员觉得自己是作文的主人,潜滋暗长着“我要写”的一股情绪冲动。前些时,有的学员受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认识上出现了某些偏差,而这种偏差在作文中也时有表露。即使对这样的作文,也要从爱护出发,精心引导,善意“开通”,激励学员以主人翁精神“系铃”之后再“解铃”,而万不可一味地批评指责。如有个别学员在完成命题作文《从“严守纪律”说开去》时,不自觉地对地方大学生的所谓“自由”流露出一些欣赏的情调。针对这一思想苗头,教员不愠不怒,心平气和地在批语里写道:“了解外部的东西,不仅要知其皮毛,更要探求其精神实质,为此,请你先向你的同学了解一下地方大学的有关管理规定,之后有何感想,务必同教员面谈。”后来这位学员真的如约“面谈”来了,而且,从谈话中发现,他的思想认识确实有了明显的转变。
还有,学员在作文里错字连篇、别字成堆,常常是令教员们头疼的棘手事,而在批改时如何处置这一问题,也有一个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我遇到这类现象时,总是不忍心在学员的卷面上打满红“X”,认为那样做实在是件煞风景的事,对学员的自尊心、积极性无疑是一种无情的伤害;而总是从鼓励出发,网开一面,“笔”下留情,即,只是在错别字下面划一横杠,以示有误,并在旁边画出待纠正的框子,启发学员自觉改正;最后在批语里写上:“这么多常用字写错了,一定是粗心所致,完全相信你在下次作文时会加以在意起来。不是吗?做文章可得有点林黛玉进贾府的谨慎劲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这样的做法证明,下批语本着启发诱导的精神,“慈手软”些,总比那“恨铁不成钢”式的硬办法要奏效。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善的。”这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在作文批改中,要达到激励教育的目的,教员所拟批语要有热情性,将期待的情感汁液蘸得浓浓的,要有鼓动性,千方百计掀动起学员感情世界的波澜,却使加点“水分”,言过其实些,也投有什么不可。特级教师牛淼祥老师曾经现身说法:是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在自己习作上“鲁迅笔法”一句褒奖,使得他才痴情于作文,以至为语文教学倾注了全部心血;著名作家任大霖曾经回忆说:他念杭州师范时,曾因语文老师“思如泉涌,文似流水”的一句批语,极大地激励了他向文学殿堂迈进的信心和勇气,最终如愿以偿。江苏青年作家黄蓓佳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和深刻的体验。正因为如此,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在其“祖国语言”教学法里,曾归纳成两句话:“我首先大声夸奖孩子们‘很好,‘非常好,然后补充说:‘如果改掉一些毛病,会更加完美。”因为只有教师激励的情感汁水传递过去,才会感染学员的情绪,才会浇灌种子的萌动和幼芽的破土而出。为此,我拟批语肘,可嘉许可不嘉许时,一定要嘉许,可加“好”可加“很好”时,加“很好”更好。比如我去年所带的一个队,学员都是没有经过文化考试,直接进学院学习的,文化基础较差,谈不上有什么作文“尖子”,但我却痴心“矮子里边拔将军”,所以,如果发现他们作文里一个词语用得好,我就在文旁批曰:“用词贴切”;有一句话写得动形象,我就用朱笔圈点之后写上:“堪称佳句!”如果是整段文字写人叙事自然,状物抒情得,我就索性用“很有文采,十分难得”等话语加以赞许。长时间这样做,“矮子”里边也真有“将军”“拔”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