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学思想政治教学

2018-08-13张红月

教育·学习 2018年4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张红月

摘要: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本失落。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失落进行归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根本,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人的自觉性;以人为基本,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以人为资本,开发人的价值,激发人的创造性。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又是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路向。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人学路向

自从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以后,国内学者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溯源性反思,集中体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见物不见人”向“以人为本”嬗变,这一嬗变从理论上说正是科学发展观的人学旨趣。其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主题形态:科学发展观正是随着人们对人的意义与价值的彰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求和认识日益深刻而逐渐彰显的。另一方面,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科学发展观视野之中,重新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向度,不仅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而且也为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路向。

一、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反思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人,对人的深切关注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要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必须深入研究人,深刻把握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中反思过去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存在严重的人本失落。

第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和实践属性。由于过去只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强调集体利益的先天合理性。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在这种单因素的本质构成论的指导下,不仅抹煞了人的本质的丰富内容,否定了人的本质中规定和影响人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诸因素,使人们对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形成和变化的理解失去了可能。而且还必然得出一些片面的逻辑结论,这就是完全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把人降低到机械物的水平,使得人们在进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忘记了教育对象实际上既是被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作为被教育者,他需要教育和社会的作用和改造,具有他制性和被动性;作为教育者,他又对被教育者和社会发生反作用,具有制他性和主动性。而且也忘记了前者必须通过后者才能起作用,具体表现出不能尊重、理解、关心教育对象的自主权。

第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的本质是通过需要表现出来的。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种极端:一是只重视精神需要,认为解决了理想信念,一切问题都能解决了,把人的物质需要看成是万恶之源,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最根本原则: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行的需要,然后才能从事文化、科学、政治等其它活动。忽视了人的思想问题主要是由其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而产生的。二是用“物质文明”来替代一切工作,忽视了人要获得全面发展,一定要有文明、健康、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作保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所规定的,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目标。人的思想活动规律被忽略,导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对空,从教育者方面看,一味地单纯地说教,不立足于帮助教育对象解决实际问题;从教育对象来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因而也就引不起他们的关注,更激不起他们的思想活动从而转变思想。

第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没有从物化领域向人文领域拓展。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用“生命线”来说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到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个演变过程既是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所谓“生命线”作用,是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民群众的引导和其他各项工作的保证作用。简言之,引导、保证和服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含义的核心。建党80多年的事实证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法宝,任何企图否定它的“生命线”地位和作用的论调都是错误的。

然而,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虽是坚不可摧,但决不是说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可拓展和挖掘。如果仅仅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局限于经济工作等物化领域,仅仅是一种对中心工作的引导、保证和服务,那么这无疑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性的人学价值的蔑视。也就是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既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保证,又是实现人自身发展的需求,二者统一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属性的两个方面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价值在于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推动社会发展,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变革的新形势下走出困境,迎接挑战,完善自身,更好地发挥其独特功能的逻辑起点。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路向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对象也是人,因而其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因此,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所彰显的人学思想为指导,必须学会更多地关注人的需要,必须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受教育者身上,关注每个人的个性特点,通过有效地改变影响人思想的外在因素,达到影响人的思想的目的。

首先,以人为根本,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人的自觉性。

世界因为有了“人”才有所谓价值和意义,社会历史因为有了“人”才存在、变化和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有了“人”才有必要和可能并成为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人,就没有人的价值和意义,就没有社会历史,就没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就要以人为根本,尊重人之为本的根本权利,尊重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包括尊重人的尊重的需要,即把人当人看,看到人是主体和目的,而不是把人当物看,仅仅把人视为客体、手段和工具。这是由人的本质和特征所决定的,因为人对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的一部分,是社会中的人对人自我评价和自我尊重以及社会评价和社会尊重的渴望。满足尊重的需要会导致快乐、信心和力量,相反,则会产生悲伤、自卑和无能的消极感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而人的自觉性是以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为基础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从一定意义上讲,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对启发人的自觉性起着决定作用。满足人的尊重需要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启发人的自觉性的重要前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做到尊重人,不能使工作对象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肯定收不到好的效果。过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其结果不仅影响当时的工作效果,而且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甚至恶劣的印象,造成了一些人至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有的误解甚至反感、厌恶。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原则在逐渐改进和完善,内容、形式在不断丰富和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采用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和平等、民主的方法,懂得了教育人首先要理解人、尊重人,并开始把尊重人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收到较好的效果。可以说不懂得尊重人就是不懂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尊重人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没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糟。

其次,以人為基本,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在世界上生存、在社会中生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就是人们的利益之所在,或者说,利益就是人的需要的满足。利益是多种多样的,有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既得利益和应得利益等等,生存、发展和享受也都是人们的利益。需要以及其满足是人们生命活动的源泉,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离开人的利益及其满足,就没有人的能动实践和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物质生活方式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成员的思想活动日益表现出趋利性特点。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前途的关心,更多地与自身利益是否得到满足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人们的物质利益尤其是根本利益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每一个人从关心个人切身利益的实现上去关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实现,由此凝聚成有利于满足人们根本利益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果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不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群众自然会无动于衷甚至反感。

利益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的起点和归宿。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机理上而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反过来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就是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用思想教育的方式反映和维护一定的利益关系的,是服从和服务于一定的社会、阶级和集团利益的,归根到底是一定的社会群体谋取利益的工具。利益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回避的,因为市场经济已把人们的利益动机和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了,不讲利,不参与市场的交换与竞争是无法生存的。如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沿袭过去“空对空”的模式,不仅难以奏效。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可见,利益是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离开利益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空洞的,当然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效果的。

最后,以人为资本,开发人的价值,激发人的创造性。

人类劳动经过了以物(自然)为对象、以社会为对象和以人为对象的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归根到底,人是最宝贵的资本和资源。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开发人的价值和个性。

人的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有价值,是指人具有自觉能动性,具有潜在的认识和履行世界的能量和创造力。所谓外在价值,是指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固有的创造力,创造了有益于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向外在价值的转化,求得内、外在价值的高度统一,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其中主观条件最根本的是人的创造性实践。价值是劳动的结晶,人的价值靠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幸福同人类的幸福、自我实现同社会贡献自觉地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讲清楚这个道理,使人们明白这一点、做到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实现人的价值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因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人们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创造有利于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氛围。

总之,科学发展观所彰显的人学思想为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把它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而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韦廷柒:当前我国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2]张雷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2);

[3]宋聪丽、郑燕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用科学发展观[J] ,党史博采(理论版)2008(7);

[4]李欣: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

[5]江丽: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于教育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

[6]陈琴: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06(12)。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专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