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指导 妙训练 见真效
2018-08-13杜荣忠
杜荣忠
摘 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要求。学生从听学会读,会读才能慢慢会说,说好了才能写得好,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朗读对语言的实际应用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
语文课文的文字表述都很有美感,对课文进行朗读,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美妙,陶冶情操,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说话的流利度。朗读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一、进行朗读训练需做好的准备工作
1.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前应吃透文章,做好“备读”工作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每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就要提前做好“备读”工作,把文章摸透,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如果教师自己都没弄清楚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怎能做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工作呢?
2.根据教学经验创新朗读训练的方法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对很多文章甚至是词语所表达的意思都不是很理解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按“读懂、读通、读顺”的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同桌为对方朗读,互相检查,帮助对方找到错处,并及时改正,从而取得成效。
二、进行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策略
1.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丰富多样,有诗歌、寓言、散文等,每种文学体裁表达感情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有准确的情感代入。教师在做引导工作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找准情感思路,这样朗读训练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效。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秋天》这一篇散文中,作者通过对天空、树叶、大雁的描写,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课文利用两幅插图和短短的三个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景色,使学生对秋天产生了无限遐想。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需要把作者内心的喜悦、欢乐情感表达出来。另外,学生在朗读这篇课文时,需注意对字音的准确把握以及声调高低的运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音韵美感。
2.开展各式各样的朗读活动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一起大声地朗读,这样的朗读太单调,会让学生丧失朗读的热情,甚至有的学生会偷懒不进行朗读。因此,小學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注意朗读方法的多样化,提升小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设置对话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比如,在《三个儿子》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选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三个妈妈和三个儿子, 还有那位老爷爷和旁白。在朗读对话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注意三位妈妈在说到自己儿子时的语气:前两位妈妈说到自己的儿子时感觉很骄傲,说话语速较快,语调也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语调是平缓的。在朗读中要引导学生很好地将语气表现出来。尤其是那位老爷爷的语气值得学生探讨,他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老爷爷是用什么语调说话的。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的竞争意识,举行朗读比赛。这些朗读方法都可以调动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课堂互动,从而促进课堂朗读的积极开展。
3.根据文体的不同,找准朗读的语感
很多语文课文在朗读时都呈现出韵律美,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往往也会被文字的美感所吸引,这就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要抓住准确的语感,朗读才会变得富有韵味。但不是所有课文的语感都一样,文体不同,朗读的语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自己朗读的文章的文体。例如,诗歌文笔简短,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有极强的韵律感,对仗工整,自然流畅,小学生在朗读时会朗朗上口。在这一文体的朗读训练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好语感,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朗读任务。又如,说明文这类文体对语感的要求不大,学生在朗读时只要“读懂、读通、读顺”就可以很好地完成朗读任务;散文的抒情性较强,朗读时就需要注意真情与激情的情感表达,只有把握文章的情感主旨,才能够把文章朗读好。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朗读对语文其他知识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促进听、说、写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美华.巧妙引导,促使小学生有感情朗读[J].考试周刊,2017(96).
[2]杨银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学周刊,2017(24).
[3]夏昌权.浅谈小学语文的朗读训练[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
(责任编辑:周玉梅 陶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