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匠精神的传统文化基因溯源
2018-08-13邹佩佚
摘要: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解读和诠释,当代工匠精神的历史基因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并从中获取历史滋养。从工匠精神的内涵来看,它具有严谨求真、精益求精、勇于挑战、推陈出新等基本特质,这在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同源的基因。而工匠精神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基本可以概括为古为今用、今扬古风八个字。
关键词:工匠精神 传统文化 基因溯源 关系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解读和诠释,当代工匠精神的历史基因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并从中获取历史滋养。因此,从传统文化中探寻当代工匠精神的基因,并解析工匠精神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机关系,是十分必要而有价值的议题。
一、当代工匠精神的传统文化基因溯源
从工匠精神的内涵来看,它具有严谨求真、精益求精、勇于挑战、推陈出新等基本特质。这从2015年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中展现的“国宝级”技工身上得到完美展现,他们所体现出的“匠师”风范,正是当代工匠精神的现实标杆。其实这种“匠师”风范从中华文明发源以来便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历史基因。当代大国工匠所展现出的工匠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工匠大师群体中,能够找到其核心要素和生动事例。
第一,严谨求真的特质。对技艺的极度认真专注,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奋斗,练就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无论是焊接飞天神箭的高凤林,还是凭手捏捻搓摸便可精准感知细如发丝钢板厚度的顾秋亮,都是用严谨求真的专注力,锤炼出精湛技艺,铸造大国工匠的传奇。而在中国古代,从神农氏尝百草、庖丁解牛等历史典故中,我们其实可以领略到古人所秉承的专乎其技、神乎其技的严谨求真精神。
第二,精益求精的特质。对作品的完美追求,对瑕疵的零容忍是铸就工匠神话的不二法宝,也是大师所共同拥有的精神特征。无论是达到“薄如蝉翼洁如雪”这一宣纸工艺至高境界的毛胜利,还是5微米的公差也要“执拗”返工的李峰,都是对作品追求精益求精的典范。铸剑大师欧冶子、千年古桥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又何尝不是凭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精品意识,完成光耀千古的绝世传奇作品。
第三,勇于挑战的特质。从无中创造有,在有中实现优,在优中不断超越前人、超越自己、超越历史,这是工匠大师留给我们的大无畏精神。无论是仅靠右手练就一身电焊绝活的首席焊工卢仁峰,还是让曾经绝迹800年的珍品瓷重现于世的朱文立,都是在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创造了奇迹。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是先贤在逆境中挑战自我、突破现实困境而达到人生巅峰境界的先例,也是当代工匠勇于挑战这一特质的历史基因来源。
第四,推陈出新的特质。精研古法而不拘于古法,在传承中进行发展和创造,既是文明火种永续的必然选择,又是工匠精神所具有的内在特征。无论是在傳统雕刻工艺向现代数字化雕刻制版转变中,使刀成圣的人民币人像雕刻大师马荣,还是利用“墨子圆规”的古人思想和顺势而为的东方智慧,完美拼接4000多块面板,使FAST工程成功实现的起重工周永,都是在传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上,不断思考和创新,成功实现技艺突破的先进榜样。回眸中国历史,织造大师黄道婆、木匠鼻祖鲁班,皆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一步步推动中华文明和技艺臻于更高境界。
二、工匠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工匠精神与传统文化之间,基本可以概括为古为今用、今扬古风八个字。
(一)古为今用——传统文化为工匠精神提供历史涵养源泉
工匠精神所包含的四大特质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历史基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十分深厚的底蕴,为当今工匠精神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滋养。从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内涵并予以创新,既可以丰富工匠精神的内涵,充实其历史底蕴,又可以为工匠精神的民族性提供良好支撑,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二)今扬古风——工匠精神为传统文化创造现实复兴机会
工匠精神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精神元素,在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层面都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具有十分强大的话语场域。而其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客观历史联系,使其既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丰富自身,同时也成为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因此,利用当代工匠精神所具有的独特话语场域,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一种双赢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方法。
三、结语
当代工匠精神的四大特质可在传统文化中探寻到同源基因,这就在客观上建立起两者的历史联系,并进而影响其现实关系。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古为今用、今扬古风是实现工匠精神与传统文化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愚若,注音.注音版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5:95,268.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2017—2018年度年度科研课题“传统文化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7-ZJXH-19044,主持人:邹佩佚)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邹佩佚,女,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传统文化、高职语文教育)(责任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