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把动态生成性教学运用到课堂中

2018-08-13唐培国王俊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动态课堂气氛解题

唐培国 王俊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科学地驾驭课堂,有效地对课堂进行控制,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是解決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这一问题的关键。

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它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作为坚强的后盾,以吃透教材和教学大纲、熟悉学生为基础,以能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管理方法为前提条件来驾驭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有效进行课堂管理,适度控制课堂气氛

讲解时,学生应认真听课、思考,不要进行讨论。讨论时,学生应积极回答问题,可以各抒己见,但必须是单独回答,切忌齐声吼。练习时,学生必须人人动手、动脑、动笔,且独立完成。提问时,坚持两不先原则:太踊跃者不让先回答,要求他们多想想,考虑尽量要细致、深入;太迟钝者不让先回答,要求他们先听听别人怎么作答,向别人学习思考方法。教师要把课堂气氛控制在适当活跃的程度——活而不乱,静而不僵。

笔者认为,气氛太活跃的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可能让师生流于情绪激昂的形式,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表面化,没有认识到其实质;气氛太严肃会让学生感到课堂压抑,尽管秩序很好,但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这种气氛下,学生思维不活跃,学习过程过于被动,即使是教师讲得很精彩,也避不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效果也不会理想。所以,有效地控制课堂气氛,是解决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问题的重点所在。

二、课堂教学适度留空,让学生充分思考

教师讲课时应适当控制讲话的节奏。在重要的话语之后留有适当的停顿,这段时间刚好能使学生对刚才的话默述一遍;一个概念讲述完毕后,留有一定的时间,使学生能对这一概念和定义进行回顾,达到理解和记忆的程度;提问一个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一定要留有适当的空隙,让学生在充分思考后回答,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师要把握课堂的节奏,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有明确的界限和难度层次,使学生能感受到问题的层次感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摆脱困境,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因此,教师要有效控制课堂节奏,尽可能地使学生当堂消化知识内容,此乃解决运用动态生成性教学的重点所在。

三、课堂教学层次递进,面向全体学生

无论是在新课教学中,还是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都要紧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双基,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基础知识点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了解,理解,综合应用。

第一,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它们是什么,知其然。达到此层次,才会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第二,理解,即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必须是在达到了解层次的基础上,再深化认识,才能达到这一层次。第三,综合应用,是比理解更深的层次,就是基本技能的层次。该层次又分为两层,即初步应用和熟练应用。初步应用,是指能利用所学知识对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并能正确解决。在能够初步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能力,从而能熟练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这就是熟练应用。

对于同样的一个语文课堂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水平的不同,也应分层次递进教学。例如,在作答某个练习题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去解题,进行当堂练习,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归纳整理出相关的解题方法,再进行讲解。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先从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讲起,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相关的方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再一步步简化解答过程,探讨较为简捷的方法,提高解题层次。这种方法适用于每节课的教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听懂和掌握最基本的内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也有较高层次的收获。所以,控制课堂教学的层次,目的在于使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

四、注重知识纵横联系,开拓学生思路

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同样,各门课程之间也不是相互孤立的,也存在着密切的交叉联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这些联系,让学生运用已知知识去学习未知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巩固基础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素质。

综上所述,驾驭课堂在于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组织出优良的教学方案,教师通过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可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结合,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的。

(责任编辑:闵 婕 周玉梅)

猜你喜欢

动态课堂气氛解题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