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2018-08-13叶惠
叶 惠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浙江 金华 321001)
课 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授课对象:三年级
教学理念: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歌唱形式实践审美体验的,情感教育是歌唱教学的重要目标。本节课,我紧紧抓住“激情——入情——悟情——动情——达情”这条情感线,创设了五个与教学目标、内容相匹配的音乐情境活动:1.创设情境,体会母爱——激情;2.感受情境,生发爱心——入情;3.表现情境,感悟爱心——悟情;4.拓展情境,触动真情——动情;5.转化情境,传递爱心——达情,把音乐知识与技能通过五个情境活动层层深入地学习、实践、感悟。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具,充满深情的语言,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速度、力度、音色等元素来表达审美情怀,传递音乐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词交融、与曲交融、与景交融、与教学活动产生共鸣,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会歌曲,获得学习各种能力的增长。
教材分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2/4拍,徵调式。曲调优美、抒情,歌词寓意深刻。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歌曲开始是8小节平稳的引子,第一乐句中间的八度大跳营造了一个宁静如画的夜晚。第二乐句切分节奏的运用富有动感,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第三乐句节奏变得紧凑,旋律呈现起伏,唱出了主人公“我”对妈妈的热爱之情。歌曲尾声采用了第一、第二乐句的音调,在节奏上进行变化,尾声设计了简单的二声部合唱,用“m”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热爱之情,意犹未尽,余音绕梁。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三年级,三年级的学生能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基本掌握四分、八分、二分音符时值,能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具备一定的识谱、演唱能力,乐于参与各种音乐表演活动,能够对自己和他人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参与歌曲学唱活动,体会浓浓的母女之情,并愿意用演唱、朗诵、体态律动等方式表达爱妈妈、爱长辈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看图、聆听、探讨、颂词、表演、歌唱等音乐情境活动,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情绪,感受摇篮曲轻、慢、柔的音乐特点。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慢速、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通过节奏组合练习培养内心节奏感。能唱准、唱好切分音、八度大跳、一字多音及二声部合唱,尝试背唱、情景表演唱。
教学重点:
1、能用慢速、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2、尾声的节奏组合练习和二声部合唱。
教学难点:1、唱准切分音、八度大跳及一字多音。
2、节奏组合练习和二声部的音准、和声编配。
3、对歌曲速度、意境的把握,对歌曲的情感处理。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爱心卡、桌子、妈咪服。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看图,和老师交流。创设情境2、听《摇篮曲》,探讨:(1)速度比较慢。情绪柔和、温馨地。(2)是妈妈为孩子唱的“摇篮曲”。体会母通过图片和语言情境创设,感受体验《摇篮曲》的音乐特点,体会妈妈的爱,营造感恩意识。通过哼唱发声练习,为新歌建立认知概念,为后面歌曲教学做好铺垫,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爱︱︱激情1、出示图片:妈妈怀抱孩子的图片(《摇篮曲》的背景图)。说:同学们,妈妈不仅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还把人世间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中外词曲作家写了许多歌颂伟大母爱的歌曲和乐曲,请听下面这首乐曲,我们一起来感受、体会妈妈的爱。2、播放《摇篮曲》,感受其音乐特点。(1)感受《摇篮曲》的速度,情绪。(2)是谁为谁唱“摇篮曲”?小结:“摇篮曲”是夜晚时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歌曲,音乐特点:优美,缓慢,轻柔地。3、发声练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尾声乐句用“m”哼唱,教师配唱第二声部,并做气息指导。3、用“m”律动哼唱最后一句,感受旋律轻柔、有起伏、深情地摇摆感。
感受情境生发爱在歌曲学唱前,通过不同要求的三次歌曲听辨,感受歌曲的故事意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和能力。心︱︱入情妈妈白天要上班,回家还要照顾我们,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很辛苦。今天,我们来照顾妈妈,让劳累的妈妈睡个香甜的觉,你们愿意吗?引出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聆听歌曲:1.初听歌曲,熟悉旋律,感受摇篮曲的特点。2.复听歌曲,请学生轻声跟唱,熟悉歌词,理解歌曲内容。3.探讨:(1)歌曲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你最感动的是什么?”(3)听了这个故事,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孩子?(4)这首摇篮曲,是谁唱给谁的?4.第三次播放歌曲,用lu模唱,感受歌曲意境。老师用手势提示音的高低。教唱歌曲1.跟钢琴学唱歌谱,重点落实第一乐句的切分音、八度大跳。2.跟钢琴唱第一遍歌词。3.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第二、第三遍歌词,重点落实“一字多音”。(一)聆听歌曲1.初听歌曲。答:速度缓慢,情绪优美抒情地,力度亲切、柔和地。2.复听歌曲,轻声跟唱,熟悉歌词,理解歌曲内容。3.思考、回答(1)妈妈很累睡着了,我为妈妈唱摇篮曲,让她好好睡个觉……(2)最感动的是她给妈妈披棉袄,把桌子当成摇篮来摇。(3)认识了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4)孩子唱给妈妈的。4.第三遍边模唱边画旋律线。(二)学唱歌曲1.跟唱乐谱,重点练习“切分音、八度大跳”。2.跟唱第一遍歌词。3.小组合作学习第二、第三遍歌词。通过范唱、跟唱、视唱、模唱、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解决歌曲难点,初步唱准切分音、八度大跳、一字多音。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学会歌曲。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表现情境(三)歌曲处理、提升1.宁静、安详的夜晚,该用怎样的歌声表达第一段?(轻柔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有表情地范唱第一遍四个乐句。2.用怎样的情感唱第二遍歌词?3.妈妈很累了才会睡着,她很心疼妈妈,你能唱出这种感觉吗?4.节奏组合练习:通过歌唱气息、声音、情感等处理,用慢速、深情、轻柔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用心感悟妈妈和小女孩之间深深的爱。感悟爱(三)思考.探讨.表演1.轻柔地。轻声演唱第一段;2.用“满怀对妈妈的爱”的情感唱第二遍。3.用“带着心疼的感觉”唱第三遍歌词。4.节奏组合练习:(1)拍一拍节奏1;(2)变化节奏后再拍一拍节奏2;(3)分组练习,两组节奏合作。心︱︱悟情5.指导学生分声部用“m”哼唱二声部(尾声)。5.男、女同学分声部用“m”哼唱二声部(尾声)。通过节奏组合练习,复习巩固四分、八分、二分音符时值,培养内心节奏感。通过二声部合唱,加强音准、和声复调教学。6.指导完整演唱歌曲。6.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拓展情境(四)情景表演1.分角色表演,其他同学观看。通过分角色表演,在音乐的感染中拓宽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并尝试背唱、表演唱。触动真情︱︱动情(四)情景表演1.分角色表演。先请两位表现力较好的女同学上台表演,一个穿上妈咪服扮演妈妈,一个扮演女儿。2.多种形式表演歌曲。(1)分组讨论,选择一种表演形式,指导“轻声诵读+独唱+齐唱+合唱”。(2)背唱第三遍歌词。(启发学生用肢体语言律动表演第三遍歌词。3.观看公益片《给妈妈洗脚》广告中的小男孩是个有孝心又懂事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和他一样,也很孝顺、懂事。老师想听一听,平时你是怎样爱自己的妈妈的?4.师生、生生探讨,放背景音乐《感恩的心》。2.多种形式表演歌曲:(1)按节奏轻声诵读第一遍,一个女同学独唱第二遍,全体同学齐唱第三遍加尾声合唱。(2)背唱第三遍歌词。3.观看公益片《给妈妈洗脚》,畅所欲言。4.师生、生生探讨。通过看公益片触动孩子的真情,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由主题教学向情感、审美教学拓展。转化情境(五)传递爱心1.思考,写心里话。2.交流、展示。3.送卡片,传爱心。传递爱心︱︱达情(五)传递爱心1.发爱心卡,请学生把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2.选出写得比较感人的心里话,全班交流。3.送卡片,传爱心。布置课外作业:放学回家把爱心卡送给妈妈,帮助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以表孝心。结束语: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可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爱。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妈妈的爱却是无止境的。希望我们心怀感恩,把这份爱带回家,带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带给我们身边每一个人。4.播放歌曲《我爱我家》,下课。通过写爱心卡、送爱心卡进行爱心传递,由歌曲中小女孩对她妈妈的爱转化到班级每个孩子对自己妈妈的爱,培育孝心、爱心和感恩心,再次深化伟大的母爱。4.在《我爱我家》的音乐声中有序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说明:
先用红色粉笔写标题“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嘴巴唱歌,写成向上弯的字,表示笑着唱。歌曲的情感由“妈妈爱我”发展到“我爱妈妈”,要用眼睛去发现,画两只眼睛;用心去感受,再画一个大“爱”心,变成了妈妈的笑脸。因为孩子有孝心,所以妈妈露笑脸。再用绿色粉笔画一片绿叶,绿叶代表摇篮,把爱心放在爱的摇篮里,摇啊摇,摇啊摇……表示我们对妈妈的爱是无止境的。
也可用彩色贴纸事先分别做好,直接贴在黑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