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间幸福的教室
2018-08-12于悦
于悦
【摘要】幸福的教室是在教室的墙壁、黑板、桌椅之外的空白处增添幸福元素;是在教师与学生教学之外增加心灵的交流;是在工作中得到家长认可之外将班级打造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关键词】幸福 教室 爱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作为教师,我们的幸福是什么?我们的幸福在哪里?教室,一个重要的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教室,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地方;教室,一个梦想开始的源地。一个优良的班级环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地学习、生活氛围,让他们互相影响,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亲爱的孩子们,让我们共同打造一问幸福的教室。
一、着手铸造,幸福教室
相信白白的墙壁,大大的黑板,桌椅,这些简单的构造是每问教室的特点,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想一定会感到紧张,约束。所以我把创造幸福的教室的第一步定为布置教室。首先,要把墙充分利用。让学生们把自己满意的作品带到学校来,有绘画的,书法的,劳动照片的。分类后,把班级的墙壁分成板块,班级的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板块,大家开始布置起来了,通过热火朝天的布置,教室顿时生机勃勃,孩子们围着教室转来转去,先是急切的找自己的作品,然后又一一的带着笑容欣赏他人的作品。幸福的气氛洋溢在教室中,我们关系也有开学的陌生到熟悉。然后,一个学生说:“老师,同学们经常有擦伤,我们设个医疗角吧。”另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们弄个小信箱,把想对老师说的话放进去怎么样?”应学生的要求我开设了医疗角,悄悄话信箱,图书角。医疗角的创可贴,酒精、碘伏,是学生贡献的,小信箱中,经常会有孩子写,老师您辛苦了,我爱你。图书角的书是孩子们带来的,在自习课时,也是充分利用。最后,窗台上增添了植物,也增添了生机;墙上的学生作品添加了花边,也开始活灵活现;小的饰品,让教室更加精致。环境上的装饰让教室在视觉上感到了幸福满满。
二、你若盛开,幸福自来
来到了文化,当上了班主任。视学生如生命,待学生如己出的那种深深的师爱愈加强烈。在我爱地浇灌下,孩子们从这教室里感受到了幸福,享受着幸福,传递着爱。在我的班级,有一名这样的特殊学生,他接受能力比较慢、理解能力不强。对于像他这样的孩子,我为了不让他掉队,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抱着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我不仅每节课下课单独辅导,并且在我的带动下,我们班级的同学也纷纷给他出题,帮助他讲解。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中,他的成绩让我们欢喜,付出终有回报,当我读完他的成绩时,全班同学不自觉地鼓起了掌。我发现他的胸膛因为激动而不停地起伏着,整个眼里充满了泪光。我想,这一刻他是满心的幸福。是的,在我的带动下,全班同学互敬互:爱,这问幸福的教室充满力量。
三、投桃报李,幸福满怀
古语有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小学生是最真诚的,你如何对待他们,他们就会如何对待你。当我们对学生倾注我们的爱时,他们在获得幸福的同时也在对我们投之以爱的回报。把自己的幸福放在了学生的幸福里,我收获了沉甸甸的幸福和满满的爱意。当我参加区里的比赛后回到学校的时候,一进教室就被学生的掌声和拥抱包围,黑板上画满了孩子们的爱心,写满了温暖人心的话语。这一刻所有的辛苦,所有的疲惫对我来说都微不足道,我獲得的是满心的感动,满满的幸福。当孩子们回家时主动地与我告别;当我加班晚回家时,家长们贴心的提醒“老师,早点回家”;当孩子们有心事时会第一个想到我,会要求我给他们拥抱;当孩子们被父母误解而难过,希望我给予帮助时……我发现我真的很幸福,因为我被他们需要着。有人说被人需要是一笔财富,那么,我觉得我是一个富有的人。因为我被47个孩子需要着。以爱换爱,幸福满怀。
四、滴滴汗水,无怨无悔
在工作中,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这种被信任、被认可的体验就是一种幸福。我和孩子们在这个幸福的家庭里生活,每一次活动中,这些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家长们都能够不约而同地来到班级,打扫卫生的、搬东西的、搬书的……各负其责,亲力亲为,献计献策。在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包含着家中们的滴滴汗水和无怨无悔的爱。运动会时,细心的家长怕孩子们摔伤、吃坏肚子,准备了常用的药品和湿巾;怕孩子们晒到,支起了大帐篷;怕孩子们口渴,准备了矿泉水和水果拼盒。每个小细节都想得那么周到、细致人微,一种和谐大家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幸福是一面镜子,当你把幸福的光照在上面,幸福会折射给别人,别人的光也会折射给自己。带着满满的幸福,带着满满的爱,我和孩子们一起在这问幸福的教室里长大。
参考文献:
[1][J].澜.幸福不自奢谈出[J].现代教学,2011,(5).
[2]冯建军.论教师的幸福与专业幸福.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教育与幸福论文集[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262.
[3]刘文霞,桑志坚.幸福是教育的终极追求.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教育与幸福论文集[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155.
[4]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