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构建

2018-08-11方年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方年华

【摘 要】生本教育的理念是新課标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理念,其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与综合发展。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成为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为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促进小学生的素质提升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理念;教学策略

在当今教育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生本教育改变了,并且其是将学生当做主要对象,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以往的教学课程之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讲授人员,而学生则是吸收知识的海绵。学生不能对知识进行思考,只知道吸收不会内化,这样对于学生学习非常不利。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教学的主要对象,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进而使小学生在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习,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

一、准确定位师生角色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就没有初中生或者高中生成熟,也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他们更容易受到周围人或者物的影响,因此更需要教师细心的呵护。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更是如此。很多小学生对数学都不是很感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他们的这种情绪,不能很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放任不管,对于这些学生以后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新定位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教师要发挥好教学的主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积极与学生沟通,充分了解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构建适宜的环境,提供充足的学习和成长的资源,为他们的个性化成长制订适宜的方案,切勿搞一个标准,一刀切。教师也可以加强课堂提问,以提问的方式加强师生对话,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及学习需要。

例如,在进行《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时,教师在课堂导入、探究新知等环节,就可以充分运用课堂提问的方法开展教学。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分数”,但是并没有直接认识到分数的定义和概念,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生日蛋糕”的例子进行提问,再配以PPT课件进行相关展示,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然后引出分数的概念。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生本理念下的教育不是任由学生自学的,而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多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数学与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与数学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意义,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比如,教师讲解位置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教室的座位举一个例子,进而使学生准确说出其位置坐标。然后通过电影院的位置为例,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位置的意义,进而让学生关注这节课堂的知识。接着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教学,这个游戏设置可以是这样的:教师用嘴巴说出一个位置的坐标,然后要求学生把位置上的学生的名字说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本堂课的内容知识点。学生在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把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是生本教育课堂的精髓,以学生影响学生,以学生教会学生,最终达到教师不教学生自会的效果,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相激励、互相监督,让每一位同学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另外,由于大课堂的教学模式无法让教师毫无遗漏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保证每一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将学生分为势均力敌的几个小组,从而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效率,确保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这一节内容时,我就让学生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我让不同的小组分别统计班级内学生的出生月份、早起的时间、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最喜欢的水果等,每两个小组统计的项目是一样的,以互相检验统计结果的正确性。每个小组有四名同学,小组内的成员在进行统计时,分成两个小组进行,一个小组统计男生,一个小组统计女生,并且每个小组的两名成员一个负责询问,一个负责登记,分工合作,最后再进行汇总整理。这样的统计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统计效率,还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认识到合作共赢的意义。

四、优化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改革”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评价,自然不能被教师数遗忘。课堂评价是针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的一种检测,是学生比较关注的环节。进行科学的评价,不但会使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到学生,还能让学生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在课堂评价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形成有利于学生在检验中学习并提升的良性循环。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小组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互评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堂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优势,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人格的提升。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本教育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习惯贯彻生本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实现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希望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生本教育,让学生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得到进步。

【参考文献】

[1]袁敬雅.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讨[J].中华少年,2017(6)

[2]韦炳茂.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7(25):233-233

[3]孙德科.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分析[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10)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