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跃数学活动之我见

2018-08-11冯佩霞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活跃小朋友幼儿园

冯佩霞

【摘 要】数学作为幼儿园小朋友认识世界、了解生活的一门学科,它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幼儿园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培养小朋友数学思维,必须结合幼儿园孩子所接触的日常生活。即从幼儿园孩子每天接触最多和最熟悉了解的生活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

【关键词】活跃;数学活动

幼儿园数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小学数学打基础,而是为了幼儿在数学方面更长远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对幼儿提出问题, 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实践,进而找寻答案。在数学活动的设计方面,教师应该从孩子们的生活世界为参考,让幼儿在“玩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亲自体会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让数学活动为幼儿们的生活服务。

一、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数学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收效甚微。首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注重认知目标忽视目标整体性认知,例如对幼儿的情感,思维、学习兴趣关注少;其次数学活动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方法简单,活动目标和内容也不相符。而且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经常忽视与孩子的互动及其他们对数学活动语言表达,过于追求教学结果,导致幼儿被动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参与活动。长此以往,原本为提高幼儿学习数学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数学活动,气氛压抑,幼儿毫无兴趣甚至厌烦,成为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的形式活动。

二、活跃数学活动的策略

1.巧妙设计故事,激发学习数学兴趣

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对幼儿园孩子的心理特征来讲,每个孩子对故事似乎都情有独钟,听故事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把幼儿们爱听的故事穿插进去,以听故事的形式进行活动,将会极大的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活跃数学活动。例如,在教幼儿数数的活动中,教师采用听故事进行表演形式进行,让幼儿分别扮演蛇和老鼠,自己充当旁白,扮演老鼠的幼儿面前贴上1-10的数字标签。首先由教师开始演讲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些小老鼠在草地玩耍,它们一边玩一边还有注意避开蛇。可以没多久,老鼠们就一个个在草地上睡着了,忘记了蛇。此时,蛇睡醒了,开始出门找吃的,路途中蛇发现了一个漂亮的大罐子,蛇心想:“我要让这个罐子装满我的晚餐。”蛇爬呀爬,没多久,蛇发现了三只小老鼠,它们小小的、软软的、香喷喷的,而且他们趴在草丛中全部睡着了,丝毫没有感受到危险的来临。蛇慢慢一边爬一边想:“我要先来数一数小老鼠,然后再把它们全部吃光。”说着蛇开始数了起来:“1、2、3。”它把小老鼠都塞进了罐子里面,但是蛇觉得三只老鼠不能够填饱肚子,需要继续寻找。很快又发现了附近的三只老鼠,他们也都睡着了。于是蛇有数了起来:“4、5、6。”又把他们放进了罐子里,罐子依然没有装满……通过这样的故事加表演的形式,幼儿学习的兴趣高涨。我们在让孩子表演的结束之后,都要对表演进行总结,然后再让另一批幼儿进行扮演。在每次表演的过程中蛇抓到的数目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变化,让幼儿从不同的数字接着往下数。依次类推,让幼儿很快的学会了数字1-10的认识,在这样的轻松欢快的数学活动气氛中,幼儿变得活跃,学习主动性增加,这样的教学活动,也符合幼儿园时期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性。

2.将抽象的数学转换成具体形象的数学活动

幼儿园的孩子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所以数学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使用实物以及操作各种教学具去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维,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实物转换成具体形象的数学操作。如在学习规律模式时,教师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模式小蛇(玩具卡)的身体颜色,从而发现小蛇身体颜色的规律,进而知道什么是规律。当幼儿对规律有初步的认知后,再让幼儿使用玩具卡复制该规律模式,等幼儿学会复制后,就可以鼓励幼儿扩展该模式或者创造新的模式。在动手复制和扩展模式的过程中,幼儿具体形象地认识了解了规律。

3.增强数学学习信心,提高数学活动积极性

幼儿园孩子对数学知识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将数学学习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数学活动的活跃积极性。如在大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仿照文具店的一角组织活动。让幼儿在文具上贴上价格标签,可以写1元,2元不相同的价格,还可以写计算式:1+2元、或4-1元等。在活动中,请两名小朋友充当收银员,其他小朋友扮演顾客,每名顾客统一有10元钱,十元钱可以自由支配购买文具。购买时,规定小朋友利用10元钱买到文具且不重样最多者获胜。通过这样大班的区域活动,不仅提升了幼儿园孩子日常生活中数学运用意识,还增强了幼儿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总结

幼儿园教师应当善于对幼儿的生活进行观察分析,灵活运用生活中的经验,组织数学活动,适时引导幼儿园孩子,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活跃性。在活跃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幼儿数学潜能,培养数学思维,为幼儿未来的数学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谭诗慧.关于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好家长,2016.12:125

[2]邹悦.快乐亦在数学中:小班数学活動指导策略[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1(08)

[3]张银娜,侯宇岚,田方译.美国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生院著,幼儿园数学核心概念[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活跃小朋友幼儿园
活跃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巾帼身影
爱“上”幼儿园
这些活跃在INS的时髦萌娃,你Follow了吗?
找茬儿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