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2018-08-11曲源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导入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著名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高效的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方法。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 又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够热情饱满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一、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数学内容的安排,基本上符合布鲁纳提倡的螺旋式编制,其特点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系统性强的学科。新旧知识的关系犹如环环紧扣的铁链,因此,在教学新知识时,要先复习旧知识,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我们在四年级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时,就可采用以旧带新导入法。由于在三年级,就已教学过万以内数的读法,很显然,亿以内数的读法,就是建立在万内数的读法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万以内的数,让学生读完后,说出万以内数的读法法则,这时教师可以问:“刚才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那么比万大的数,如五位数、六位数、七位数、八位数等这些较大的数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从学生原有知识出发,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学习乘法时,学生根本对5×5=?不了解,充满了陌生感。假如老师在新课的导入时,先写出5+5+5+5+5=?让学生回答,学生马上就能答出,然后再将5×5=?引入,从而将乘法的有关性质通过加法到乘法的例子展现出来。新旧知识如同河的两岸,教师是跨越两岸的桥梁。

二、创设情境导入法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新课的内容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本堂新课的教学情境,使新课教学开好头。

1.生活情境导入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绍兴的黄爱华老师上《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绍兴有哪些特产?”这个问题密切联系当地的特点,每个学生非常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学生在举例中就举到了黄酒是绍兴的特产。黄老师马上问:“黄酒厉害吗?为什么?”学生根据商标纸上的说明,指出黄酒并不厉害,因为上面的酒精度只有16.5%。黄老师马上导入,“同学们想知道这个16.5%表示的意义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百分数。”这样的导入密切地联系当地的生活实际,给百分数以丰富的背景,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深刻理解数学与现实是结合在一起的。

2.故事情境導入法

爱听故事一直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利用故事导入新课,能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数学的内容加以整合并改编成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教学内容故事化,让故事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故事的“动听”中学习,让快乐成为学习的情境。因此,在教学新课程的导入中用故事导入,能唤起儿童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形式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老师可以这样导入:古时候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孩子。孩子已经长大了,父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各自发展,就将自己的家产分成3部分,老大说他拿了全部的十二分之九,老二说他拿了全部的八分之六,老三说他拿了全部的四分之三。那么,同学们你们说他们谁拿得最多呀?这无疑会在课堂中掀起激烈的争议。老师便顺势引导学生进入分数王国的殿堂。

3.游戏情境导入法

小孩子天生爱做游戏,游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更能锻炼儿童的综合能力,使儿童得到多元智能全面发展。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知识点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时,利用夺旗比赛游戏引入新课。请两个学生到教室后面同一起点,同时出发,目标是谁先拿到讲台上的红旗为胜。规定一个人走直的,另一个人则从后门出发经走廊进前门到讲台。游戏结束后,走直线的同学很快就夺到了红旗。马上就有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老师马上问:“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那应该怎么做才公平?”这时同学们会展开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掌握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就这样利用游戏性教学导入了新课,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动画导入,创设情境

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展现的平台,它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的教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导入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优化数学课的导入,节省板面,创设一种动画的教学情景,而且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是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如在教《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教学预先准备的flash动画。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比较直观﹑形象和生动地看到在生活中处处有对称,尤其是在对照动物形态的时候,通过动画将物体一步一步的对折,让学生“眼见为实”,学生对对称的理解也通过眼睛传送到大脑中。每个儿童在小学阶段对新科技的教学仪器非常感兴趣,在课堂的导入中动画是学生童性的激发点,对动画的演示钩起学生的思维与生活的经验相结合,从而产生心理的愉悦,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形式多样。我们应在新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育人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秀专.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初探[J].山西教育(教学),2010年02期

[2]岳赛英.导入的艺术——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应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年10期

[3]刘远涛.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教师),2009年12期

【作者简介】

曲源,女,1991年7月7日出生,二级教师,专科学历。在坝墙子学校从事小学数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导入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改进数学导入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