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8-08-11张春英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必须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

新课标的实施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尽快转变教学理念、实现角色转换,及时转变旧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科学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一种融汇学生认知建构、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是针对以往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和低效性等问题的追求与主张,是课堂教学高效率、高效果和高效益的结合体。它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实施高效课堂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有了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学习产生强烈而持久兴趣的学生,学习中的种种困难都会被他克服。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由此看来,构建高效课堂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可以在教学的任何环节,导入时创设情境激趣,接受新知识动手操作激趣,回答问题时积极评价激趣,布置作业时分层设计激趣等等。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多用心、多动脑、多尝试,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热爱学习。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把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突破口,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获取知识,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造,积极参与,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其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教师能力的培养

1.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2.准确的教材把握能力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

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的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4.机智的課堂环节把控能力

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五、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首先,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其次,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最后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目前的形势要求我们打造高效的课堂,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课上需要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尽可能地多与学生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争取让学生多多发言。老师与学生要默契配合,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习起来兴趣饱满,知识掌握得自然要好,并且还能打造一个氛围活跃的课堂。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不断总结经验,如此才能找到高效课堂的幸福所在。

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应把课前、课堂、课后有机结合起来,将每一步的工作做细、做实,课堂上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努力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以教学理念作指导,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勇于实践,不断总结,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张春英,女,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一级教师,1985年参加工作,爱岗敬业,思想进步,有较强的事业心,曾多次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人生格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又有乐。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