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8-11王彩霞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语篇情境素养

王彩霞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语言知识的传授,应更加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是指通过英语英语学科的学习,学生所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方面。核心素养凸显了学科的育人价值。英语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教师需要思考学科价值是什么,如何通过教授这门学科实现育人的目标。

具体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和平台,如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文以笔者执教的一节公开课(新标准)(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Module 8 Unit 1 Why do you have cups on your heads?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语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提高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是借助于语言以听、说、读、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表现在语言知识、语感、语境获得整合性运用,理解语篇意义,识别表意手段,传递意义,进行人际交流等方面。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整合所学语言进行交流,正确理解和表达语篇中语言的意义。

在语篇教学中,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特别容易被枯燥机械的语言操练给磨灭。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创设生动并贴合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让学生更多地在充满兴趣地情况下运用已经学到的语言材料,这样的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真正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Module 8 Unit 1的Warm-up and lead-in环节,我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形象的声音、图片及动画,通过歌曲You are happy热身,带动学生边唱边做动作clap hands, stamp feet,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自然而然导入情境We are happy.在情境中,我设计了追加问题Why did you clap your heads?Why did you stamp your feet?为本课继续巩固和复习Why...?Because...询问和说明原因奠定基础。通过情境创设,学生真实地运用语言,学会用语言做事情。

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指学生主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积极调试英语学习策略,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认识、品质和潜能。表现在保持兴趣、明确目标、获取资源、规划学习、选择策略、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等方面。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善于主动获取学习资源,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成效,明确目标,保持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助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以学生探索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能让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在Module 8 Unit 1的Text learning环节,我首先通过一个整体感知的问题Did they have caps on their heads?使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初步了解语篇的情景,然后我设计了五个细节判断题(1)They planned to play a basketball game.(2)Amy asked Lingling to bring some cups for the game.(3)Lingling brought some caps.(4)There were some baseball caps in Sams bag.(5)They went to the playground and played baseball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语篇,但是由于本课的语篇较长,生词较多,又出现多种时态,对于部分學困生来说,语篇深层次理解是难点。因此,我通过小组合作,“兵带兵,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使学生人人参与,更大程度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为本课的难点找到突破口。通过合作学习,能让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构建思维导图,调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表现为辨析、分类、概括、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正确评判、理性表达和多元思维。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思想地分析、推断、概括语篇内容,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

思维导图是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利用直观的图形或线条把各知识点或逻辑关系联系起来,使之形象化、简单化,有助于理清语篇结构,提高学生的输出效率,真正体现“用中学,学中用”,增强了英语语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在Module 8 Unit 1的Practice环节,我设计了Retell the text活动,通过思维图为了学生提供形象的语言支架,降低了课文复述难度,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水到渠成。

四、挖掘文本,强化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识,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汲取不同文化知识,主动比较文化异同,形成正确行为取向。

在进行语篇教学设计时,教师们除了能够将文化现象和文化知识呈现给学生以外,更重要的是设置活动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文化理解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小学英语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题材涉及健康饮食,理想信念,环境保护等,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语篇内涵,培养文化品格。

在Module 8 Unit 1的Summary and homework环节,我引导学生对本课的语言知识和功能进行总结,个别同学担心犯错误不敢发言,我顺势利导,结合本课Lingling made a mistake with cap and cup这一话题,鼓励学生不要害怕错误,要敢于在改正错误中取得进步。同时在作业环节,对语篇进行拓展,选做作业中要求部分学生搜集棒球运动的信息,下节课将在课前展示中分享,使学生在文化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陶冶,在陶冶中提高。

综上所述,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教师需要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四个方面关注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研读文本、重视情境、小组合作,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使小学语篇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从教书走向育人。这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也是确保教育教学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

猜你喜欢

语篇情境素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