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探究
2018-08-11李光灿
李光灿
【摘 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也演变的各式各样,但无论如何,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是永远不分家的,阅读是对于知识的收纳,书写是对于知识的外放,两者相辅相成,起到化学效应。可是,现如今仍有大部分的教师延用着旧观念下的传统讲授制,重读轻写,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小学语文教育经验,对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探究做逐一深入阐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解疑答惑。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探究
小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为今后学生的中学、大学生活做了学习习惯方面的铺垫,也是学生性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教师要重视起来,加强对于学生的教导。而在语文方面,有效的运用读写一体化到课堂之中,把阅读与写作同生活当中的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感到语文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提升,加强自身语文素养,也增强了教师教学水平。
一、读写一体化的问题
(一)阅读和写作相分离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僵硬古板,把小学语文中的阅读与写作分开来讲解,不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很难引发出学生脑中的创新性思维,导致学生发展受到限制。
(二)阅读为主,写作为辅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虽说关注也偶尔运用了读写一体化的模式,但两者的地位却截然不同,阅读太过于被重视,写作只成为了一项辅助能力,二者的比重差距过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缺少实践与互动
许多教师在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中,并不去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只是不断的让学生被动吸收知识,不去让同学进行相关的实践,缺少应有的交流和合作,不利于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读写一体化的策略
(一)精读课内教材,培养写作技巧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教材之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的,要求学生要在阅读部分的文章中找到写作的范例,使其能够在有效的感受上面利用自身的积累情感来创造自己的作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自身讲授的课本有一定的钻研,去精讀里面的每一篇课文,做到有目的的、有效的去使用教材。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学生是主体的原则,让他们去认真阅读所学课文,在阅读中利用自身情感去理解文章,挖掘出作者在写作中的技巧,切身感悟到名家语言中的感染力,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小学语文教师把阅读和写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升教学水平.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的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自行挑选文章中喜欢的句子,然后标出来,运用到之后的写作当中,对照着名家的格式来进行模仿。当然了,并不是去抄袭,只是把别人语言中的连贯点与唯美点变换成自己的话语来有效的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加强文学素养。
(二)加强课外阅读,拓宽写作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技能,写作是知识在人脑中转化而来的成果,两者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自身的阅读量丰富了,积累的文学素材多了,才能去进行有效的写作,而在阅读的选择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名人名事进行阅读,或者阅读一些报纸、杂志等,使得小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面,认知出课外素材积累的重要性,丰富自身素养。
例如,学生在学习诗词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后,让学生去浏览一些著名诗人的著作与生平,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继而能够有效的在文章中寻获自己喜欢的文字,良好的运用到写作中,促进语文水平的提升。“广积粮,缓称王”,教师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心中进行积累,厚积薄发,为之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三)多进行写作锻炼,提高阅读能力
读写一体化,不只是用读促进写,通过阅读来让写作更加高效,也可以利用写来带动读。当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之后,他们会自觉的在优秀的文章中主动去寻找能够进行写作的素材,起到一种良性的循环。在小学时期,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的练习,使其产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在练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得以良好运用。例如,教师在批阅学生的文章时,在评语中要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为学生的下一次写作点明具体的方向,并要多用鼓励的词汇,少些批评,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欲望,促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就对阅读书籍产生兴趣,模仿范文来进行布局谋篇与表现手法,促使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读写一体化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要坚持做到精读课内素材、加强课外阅读和进行写作锻炼这三大方面,培养出学生对于阅读与写作的兴趣,激发出学习语文的动力,提高自身素养,也使得教师的读写一体化有效实施并进行升华。
【参考文献】
[1]常璐.语文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153-156
[2]周翔.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价值引领的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5:22
[3]姚春杰.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