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优势及其面临的挑战

2018-08-11刘思奇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挑战优势现代化

刘思奇

摘 要: 铁路总公司在2018年全路工作会议报告当中明确指出,党的十九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铁路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并提出“三个世界领先”和“三个进一步提升”的具体奋斗方向。鉴于此,本文将针对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所具备的优势及今后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展开深入浅出的探讨与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 铁路;现代化;优势;挑战

交通运输,国之重器,铁路作为中国交通发展的骨干力量,在党的十九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现代化不仅仅要路网规模和质量达到世界领先;铁路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达到世界领先;铁路运输安全和经营管理水平达到世界领先,还要铁路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铁路服务国家战略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升。更要一切为旅客着想,坚守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运输保障,进而使中国铁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优势

我国国情决定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地位显著。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很不平衡。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不同,区域间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不同区域的优势产业也存在明显区别,区域间有强烈的产品交换需要。大宗原材料物资的长途运输,客运需求的显著提升,都依赖于铁路运输。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运能大,运距长,速度快,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小等优势明显。除此之外,最大优势在于能耗低。在土地占用方面,完成单位运输量所占用的土地面积,铁路仅为公路的1/10左右;在能源利用方面,我国铁路用交通行业不足1/6的能源消耗,完成了全社会1/2的工作量;在保护环境方面,铁路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排放量最少。且铁路服务国家战略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愈加显著。在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的服务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春运、节假日旅客运输保障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国防动员、国土开发、重点物资和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证。所以,国家对铁路有号召,人民对铁路有需求,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刻不容缓。

铁路发展飞跃,自身基础扎实。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代铁路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視铁路工作,作出铁路政企分开的重大决策,持续保持铁路工程投资强度,推进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铁路改革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市场活力。我国的政治和制度优势,推动铁路事业五年里实现了大发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铁路电气化率、复线率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高速铁路、既有线提速、高原铁路、高寒铁路、重载铁路等技术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铁路技术标准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铁路技术经济水平全面跃升,党对国铁企业的领导全面加强,我国铁路管理体制实现重大变革。综上所述,铁路发展飞跃,率先实现现代化,已打下扎实基础。

二、铁路率先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但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

在高铁发展方面,我国是世界上高铁建设和运营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高铁运营场景和外部环境最为复杂的国家。尤其是站在世界领先的位置上继续前进,没有可借鉴的现成经验和坐标,如何探索和把握高铁发展规律,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实现高铁持续安全,有大量的难题需要攻克。

在铁路建设方面,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完成国家部署的铁路建设任务,尤其是解决中西部铁路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铁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我们责无旁贷。但如何科学把握铁路建设的时序和强度,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推动铁路建设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有效控制铁路负债率,扩大直接融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并分享发展成果,有许多难题亟待通过改革创新来解决。

在铁路运输方面,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铁路运输供给质量,进一步扩大铁路市场份额、方便人民群众出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在铁路经营方面,如何适应市场化经营要求,全面提高国铁企业提质降本增效能力和铁路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国铁企业由运输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型转变,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在多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方面,如何用好国家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当中的骨干作用和比较优势,加强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融合,实现多式联运门到门的服务,推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下更大功夫。

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铁路改革是世界性难题,如何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要求,适应铁路设备联动、作业联劳、管理联系的特点,建立健全既有利于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市场活力、抗风险能力的运行机制,又能够实现依法规范、权责匹配、有效监管、防止腐败的管理体制,仍需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三、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铁路发展取得的成就明显,为实现现代化打下扎实基础;但在高质量发展进程当中,挑战严峻。继续完善自身优势,正视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运输保障,进而使中国铁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左大杰. 铁路改革发展的风险、挑战与对策研究[J]. 综合运输.2017, (8).

[2]高岩.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交通强国铁路先行[J]. 人民铁道.2017(11).

[3]王同军. 聚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奋力开创新时代铁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J]. 中国铁路.2018(2).

[4]唐克军. 共绘新时代铁路发展宏伟蓝图[J]. 人民铁道.2018(3)

[5]陆东福. 交通强国 铁路先行 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J]. 中国铁路.2018(1).

猜你喜欢

挑战优势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矮的优势
画与话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52Q 迈向新挑战
第二优势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