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8-11黄燕玲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统计数据对策质量

黄燕玲

摘 要:本文对我国统计数据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并针对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对策

1 统计数据质量的特征

目前,我国统计数据主要具有下列特征:

经济性:主要是在统计数据的形成、提供以及使用过程中提出的经济效益要求,即统计数据在搜集和整理过程中要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

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要尽可能地满足工作者需要,这对于统计信息具有很高的价值。

可释性:在统计信息的内涵上能清楚、准确地对统计指标的含义、范围和口径,加工整理的途径以及数据的调查方法进行解释,从而使工作者能科学地使用统计数据。

便捷性:指的是统计数据的工作者能通过多种方法方便、快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

及时性:主要体现在统计信息的时间价值上,指的是统计数据能最大程度地缩短发布时间和报告截止时间。

可比性:指的是同一个统计指标的数据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具有可比性,同时也能在国内范围和国际地区进行比较。

准确性:主要体现在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统计对象的实际状况,并合理、有效地控制误差,这也是对统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2 统计数据质量的内涵分析

国内外关于统计数据质量内涵的研究很多,质量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世界各国统计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定了各自不同的数据质量标准。我国统计工作与国际统计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对国际统计标准中的许多内容未进行及时更新和执行。另外,我国的统计调查方式是由调查对象自己上报数据,统计部门无法阻止被调查对象的虚报或瞒报行为,也就难以抵御地方政府的干涉。被调查对象可能存在对指标理解有误,填报不认真,指标内容计算不全,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等。这些问题造成我国制度方面的欠缺,难以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准确性。

近年来开展的网上直报对统计工作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提升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增加了统计数据的时效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也存在一些影响数据质量的问题:网上直报系统的可操作性,企业缺乏修改主动权,表内审核关系过于简单,网络安全等。制度方面并未制定网上直报相应的法律法规,报表报送方式缺乏科学规范性。

3 目前统计数据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统计数据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统计数据与指标原意不符

造成统计数据与指标原意不符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对指标进行正确理解,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指标本身意义不明,指标计算的随意性会给数据质量帶来很大的影响,例如统计者搜集和整理的数据并非指标所要求内容,这就导致统计数据不符合指标原意。

3.2 统计数据不够真实和完整

统计数据不真实包括数据虚假和人为拼凑数据两个方面。数据虚假指的是毫无事实依据、杜撰出来的数据,这是最普遍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也最为严重。统计数据虚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统计制度不配套、不健全,统计工作者故意瞒报和虚报数据资料,数据指标设定不严密等等。

另外,数据调查有遗漏现象,没有将列出的项目资料收集完整,就会导致统计数据的不完整。无法满足统计数据资料完整性要求,则无法将研究对象的总体特征反映出来,很容易造成对现象变化的规律性作出失误的判断,影响结论的正确性。

3.3 统计数据方法不够科学

我国大部分的统计工作还比较落后,处于手工计算状态,也有部分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但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数据汇总和计算指标等工作,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统计分析工作也仅仅是事后分析,用于讲解说明统计数据,同样也没有很好地通过网络技术的信息共享等先进方式展开事前预测和分析工作,信息的搜集缺乏系统化和综合化,没有发挥出统计预测的职能。

3.4 统计数据成本高

生产数据产品以及提供统计服务是统计部门的主要职能,为了响应当前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统计部门不仅要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也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达到投入产出的最大效益。统计部门在进行统计工作时的经济理性和成本效益理念不够,因此会导致统计调查的指标多、范围大、频率高以及工作设备需要频繁更新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统计数据成本。

4 提高统计质量数据的对策

4.1 提高统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统计工作者主要是提供统计信息最原始和最基础的数据,业务素质高低对统计数据质量有很大影响。要提高统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必须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进步空间。第一,要实行岗前和在岗业务培训,让统计工作者都能达到合格的标准并取得上岗证;第二,统计工作者要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相关分析法、判别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第三,统计工作者要提高应用现代科技的水平,利用先进的软件、网络等途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4.2 规范统计数据发布制度

当前我国的统计发布制度较为健全,但由于各地区的差异性,在执行的效果上存在一定区别。统计部门应该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来制定各地区规范的统计公报、统计年鉴以及其他数据的发布程序、内容和标准。数据发布要对社会公众公开,提高数据的透明度和知情权;数据的搜集和来源途径一定要明确等等。

4.3 完善统计标准和制度方法

要完善统计标准和制度方法,首先要与国际统计标准接轨,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和实施新的统计标准体系;其次,要改革统计调查方法,对当前的统计指标的适应性进行区别,不符合现在工作要求以及不再具有价值的统计指标要及时清除,同时要增加一些与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等相关的时代性统计指标,进而完善统计制度。

4.4 优化统计资源,降低成本

要降低统计成本,第一要建立和健全地区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制度,加强调查项目的管理;第二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统计信息化建设协调机制,不断健全统计信息建设的标准化体系;第三要整合统计部门的人力资源,可以加快组件地方调查队的建设,并明确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统计局和调查队在工作上的分工。

5 结束语

统计数据工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对管理者和决策者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正确地把握经济形势以及作出科学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统计工作者要解决好在统计数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清,熊祖辕.统计信用与统计数据质量研究[J].统计研究,2009(12).

[2]朱秀君.政府统计中造假与治假的博弈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7).

[3]张建新.浅谈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13(04):120-123.

[4]赵红梅.浅谈提高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对策[J].网络财富,2010,17(21):29-30.

猜你喜欢

统计数据对策质量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质量”知识巩固
诊错因 知对策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对策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