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问题研究

2018-08-11黄燕玲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统计方法关键问题

黄燕玲

摘 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建立在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上,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出了更多挑战。面对新的情况,如何从统计学知识体系来渗透经济分析方法,并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问题来探讨其发展趋向,对于提升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科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关键问题

从我国统计学发展历程来看,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概况的讲,主要是围绕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来展开,如利用国民经济账户、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等,从各个核心部门、核心指标、核心统计体系中来分析国家、产业的发展状况,减少经济危机的发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借鉴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计划经济管理理论,同时借鉴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思想,完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方法,逐步实现了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四大平衡。在以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为特征的第三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特别是经济学与现实问题的关联,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可比性,统计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等。

1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概念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相关的宏观经济理论作为指导,并且有效运用统计资料去认识宏观经济规律的过程,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所进行的实证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通过宏观经济理论的指导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中的主要要素有机结合然后再进行综合的评估过程。国民经济的发展范围较为广泛,它包含了多个部门和环节,只有运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才能有效地掌握国民经济各个环节的联系,以便有效地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作出合理、客观的评价。并能通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提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2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包括宏观经济学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宏观经济统计目标三项内容,对于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对象,如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等建立均衡统计分析,从国民收入分配统计分析中来构建各项统计指标,如产业结构统计分析、经济周期统计分析、知识经济发展与创新统计分析、消费-投资需求分析、通货膨胀统计分析等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主要从宏观经济运行体制及组织结构上,围绕国家经济社会重大战略开展统计分析。如创新型国家经济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城镇化区域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宏观经济统计目标主要从国家统计、部门统计、行业统计、区域统计等层次化统计数据基础上来开发,围绕社会创新、政府管理、科学研究等内容展开统计方法创新。

3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问题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归结为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另一方面表现为专题型或问题型统计分析工作。在制度化统计分析工作中,围绕政府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中来搜集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并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综合表现上来剖析主要问题和成功之处;对于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对执行效果进行对照分析,并从存在问题中来提出应对建议。如国家统计局和各下属统计单位,每年要对上一年度的统计工作进行汇报,以经济分析白皮书形式进行综合。制度化宏观经济分析工作,能够从社会生产、市场供需、收入分配、金融市场化、国际收支等多方面进行呈现,既有动态指标,也有近期、中长期发展趋向分析。宏观经济专题统计分析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主要是围绕不同时期的经济工作,从经济问题中来展开针对性调查统计分析。其特点表现在:一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或专题具有较深的研究;二是多采用多重调查方法来实现对专题问题的全面分析,如抽样调查、软实力调查、问卷调查等的综合使用;三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统计分析能力,特别是用网络化平台技术来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改善数据质量等。

4 加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途径

4.1 重视中小型企业,改革投融资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型企业存在一定的劣势,国家应给予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深化中小型企业生产模式改革,鼓励银行积极贷款给中小型企业,形成该类企业独有优势,使得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加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应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通过改革投融资体系,完善有关风险投资的基金等方式,提升企业对信贷、出口的信任。在投资过程中,政府部门必须制定有关政策,刺激我国出口增长,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2 完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部指标体系

现阶段,我国已经步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经济体系改革进程不断深人,为进一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国民经济体系,完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部指标体系,借助先进科学信息技术,加大财力物力的投人,从而保障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3 借助多种统计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准确把握大数据的特征的发展趋势,并顺应其发展潮流,对经济信息进行分析,通过融合多种统计方式,进一步加深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的掌握和了解程度,提升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应培养高素质工作人员,建立起科学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模型,将统计分析工作过程有序化,更加及时地预测经济发展态势。

5 结束语

总之,要运用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方法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对数据的收集能力,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国民经济作出合理的核算,以有效确保国民经济的合理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邓颖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问题及对我国政府统计发展的作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9.

[2]王志华.探析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J].现代营销,2014(2):8.

[3]趙彦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1).

[4]王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8):18.

[5]王春如.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基本问题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15,(12):12-13.

[6]杨锐.以统计学为核心知识体系的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25-26.

猜你喜欢

统计方法关键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关键问题探讨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质疑与反思 秦岭隧道交通事故的关键问题在哪儿?
统计学最近邻分类方法在网络舆情分析中的运用
汉语词汇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述评
统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
统计方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统计方法在我国经济领域的运用
NFV技术及其引入VoLTE IMS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解决好改革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