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探讨

2018-08-11莫燕梅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

莫燕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臻完善,而社会对电力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加入WTO已有17年,与世界接轨的程度逐渐深化,因此,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显得更加重要。文章试就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期望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更好的模式,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促进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工程管理;专业化管理模式

尽管电力工程领域应用项目管理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电力工程项目具有长期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实际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不仅是由我国电力体制在近年来处于不断调整过程中的现实情况造成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自身的特殊性也从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要解决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应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出发,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1专业化项目管理体制及特点

1.1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改革经济体制,这也使得基本建设的管理体制有很大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更加精尽。首先是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形成了个人、企业、地方、国家的多元投资格局,一改从前的由政府财政统一对建设投资进行分配的局面。另外业主责任制的推行和通过招标投标的承发包制来实施建设项目体制的完善,如对任何建设项目的申请方,都要先对其业主单位进行明确,并由业主单位对建设投资和建成后的还贷、运营承担责任,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不管技术如何发展,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须由多个部分组成,执行中免不了有许多不确定的未知因素。这时,就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2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是建设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我国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需要积极推行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首当其冲地就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调整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经营结构,增强综合能力。深化电力项目组织改革,要依靠项目的创造性,这不仅需要科技的发展和支持,在项目管理的前期构思中,更要重视科技信息工作和信息的组织管理,创造产生新构思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1.3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17年,意味着获得更多的信息、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更加国际化的市场。随之对我国的相关企业带来重大的冲击,国外相关工程公司进入到我国市场参与竞争,这必将影响市场份额的占有率。这就要求电力项目管理者增强管理的预见性。电力工程项目普遍一种可预知的寿命周期,这就帮助管理决策者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与不同特点并规划出需完成的不同任务。但无论如何划分,项目中的任意阶段需保证开始和完成的条件与时间要有明确的定义,这是为了日后审查其完成程度的需要。

2分析电力工程方向不同项目管理模式

2.1滚动开发模式。

此模式是针对流域水电开发建立的电力项目管理模式,往往通过阶梯管理的模式,依靠专业化的队伍,分别负责流域水电开发管理,并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依次负责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滚动开发模式的优势是使项目管理更加专业化,运用的过程中加快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工作进度,还提高了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利用精简的人力和物力,达到了项目管理分工明确的要求。

2.2监理模式。

监理模式满足工程管理规范化的要求。监理人需要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投资进行系统控制,受业主委托,还包括管理项目施工、设备运行。在规范模式过程中,监理人不断丰富技能、知识、经验,弥补了对建设项目经验和知识的不足。长期的规范化管理,监理模式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分岛分包和E+P+C模式这些在许多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的模式就是在此过程中诞生的。监理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小业主大监理”。

2.3 EPC模式。

国际上比较通用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EPC模式。它不仅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模式,更使得项目的设计领域得到扩展。业主将项目的设计、采购、建设总承包委托给专业承包商来管理,综合项目建设所涉及的投资大、工期长、领域多等特点,EPC模式很少在电网工程建设中使用,而多以设计为龙头进行的项目中呈现,并在国内小水电建设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帮助项目业主的管理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提升了项目整体的经济性,帮助业主规避因失误决策而造成的索赔风险。

2.4 CM模式。

为弥补传统模式的不足,CM模式应运而生。由业主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者,采用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的生产组织方式,来进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并直接对施工活动进行指挥,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设计活动的无用影响。此模式有效中合施工管理商对设计和施工的施工意见,在施工过程中对决策进行公开,其与业主的合同一般采用成本加利润的计价方式。

3探究电力工程项目有效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消除影响工程创优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这是采取具体措施对电力创优工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就是使各项工作始终处于正常状态。针对电力工程的特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应可以设计阶段即开始对造价、管理等工作进行控制,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管理工作效果,保障投资主体与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但应注意的是,不论是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还是提高电力工程创优水平,及时消除电力工程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保证控制的对象在电力工程管理创优过程中能够预先确定管理和控制的对象。从宏观方面上总结的话,可以把影响工程创优目标实现的这些因素归结为5大类。即人、机、物、法、环5大类因素,而电力创优工程中主要的管理和控制对象也是这些因素。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给项目创优带来的影响将表现为一种偶然的随机性的影响,消除影响的控制方法便体现在在电力工程创优的过程中。控制方法主要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3种,不可否认的是,有时,影响项目各的各随机因素因素也可能表现为一种对系统的整体的影响。

结语

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探讨,对推行专业化项目管理体制的必要性进行介绍,对规范电力工程的几种项目管理模式提出一些建议,对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更好的模式进行探究,从而电力工程相关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以促进企业自身新鲜血液的发展循环。我国许多企业正在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是当前形势下,工程咨询设计单位管理问题仍然存在,还很难短时间跻身成为国际型工程公司。

与国外大公司发展的时间相比,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还很短,经验不充足,这正启发相关电力部门和企业借鉴国际型工程公司的总承包能力,充实在经营方式、技术设备、业务范围、项目管理科学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瞄准时机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工程咨询设计单位向工程公司转轨是一个长时间的系统、全面、繁重的工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一定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脚踏实地地变革、完善和补充电力工程咨询设计单位已有的软件和硬件系统,依据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准备,让企业把握时代的脉搏,迎接新时期市场经济的机遇。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
造船企业工程管理效率提高途径分析
农村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发展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探究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