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制度瓶颈及实践探索

2018-08-11朱钰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校企联合实践探索高职院校

朱钰

摘 要: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的时候,必须要改变传统师傅手把手带徒弟的传授模式,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收获更高层面的能力培养,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所呈现的教学质量。现代学徒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教育,能够改变传统教育制度所呈现的弊端。高职院校通过开展现代学徒专业教育能让学生收获更高层面的学科能力培养,这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高职院校在进行现代学徒专业教育是存在一定的瓶颈,如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这样就制约该项教育制度所呈现的优势。所以,本文对现在学徒教育制度所体现的发展瓶颈进行分析,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创新实践探索。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让高职院校构建更加合理的现代学徒教育模式,让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现代学徒的教育收获更高层面的技能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校企联合;教育困境;实践探索

前言:高职院校要想培养更高层面的专业人才,需要对当前的教学制度进行创新性的改革,以高效教学实践探索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现代学徒是当前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时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能够以工学结合为培养模式,让高职学生收获更高层面的能力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在对专业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时所采用的一项教学方式。但是,高职院校在实施该种人才培养时存在一定的困境,如学生出现双重身份的问题,这样很难对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推动力。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分析实施现代学徒教育制度所体现的各种困境,以此基础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探索。这样能够让高职院校开展更高层面的现代学徒专业教育,让学生通过现代学徒收获更高层面的学科能力。

一、现代学徒体现的教学特色

(一)以校企联合为办学主体

现代学徒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制度,也是传统学徒和当前现代教育进行结合的体现,所以现代学徒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特点。和当前职业院校所开展的教育制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现代学徒具有三个方面的教学特色,本文对此进行论述。现代学徒所体现的教学特色第一点就是以校企联合为办学主体,这和当前普通高职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现代学徒該种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时,其办学主体不单是现有的高职院校,还有一个重要的办学主体――联合企业。也就从另一方面说明现代学徒不单单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学校理论教育,也需要高职院校和联合企业进行培训,呈现出一种半工半读教学性质。

(二)以工学结合为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是以工学结合为培养模式,这也是该项教学制度所呈现的核心内容。工学结合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层面,第一,院校招生和企业招工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这对高职院校在招生模式和职业考核上实现一定的创新影响,也需要和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改变传统高职院校单独制定人才计划的教育现状。第二,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时,半工半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1]。学生在职业院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企业进行知识的检验,通过让理论学习和知识检验进行相结合,可以让高职学生在具体岗位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层面的思考,改变传统高职院校轻实践教学的问题。这样可以让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具有连续性,也能增加学生对企业发展的认同。

(三)师资队伍以专兼结合为特色

现代学徒在师资队伍组建上体现出专兼结合的特色,这是因为现代学徒所制定的导师制度是双导师。也就是说高职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要受到职业院校教师对他进行的教育,也需要有企业师傅对他们进行技能的指导。高职教师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而企业师傅则是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有效培训。所以高职教师是属于专业教师,而企业师傅则属于一种兼职教师[2]。可以看出在现代学徒该种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在师资队伍组建上体现出专兼结合的特色,高职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而企业师傅主要是向学生进行技能实训。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更优质的专业培养,能改变传统高职教育所体现的不足。

二、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教育制度体现的困境

(一)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

现代学徒要求高职院校需要改变以往以自己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进行人才培养上以双主体为基础,这样可以对学生开展更高层面的职业能力培养。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现代学徒教学时,在人才培养以及学生日后就业等风险是由高职院校单独承担。虽然高职院校和企业建立一定的联系关系,但是企业只是注重对高职人才具体的选用,并没有愿意承担更多的人才培养工作,就导致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时,企业未能深度参与到现代学徒教育中。这样就很难建立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未能依照当前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需求对学生开展双主体的职业教育,影响高职学生在学业学习中所收获的学科能力。

(二)高职学生体现出双重身份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教育时,不仅仅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的问题,也存在学生出现双重身份的教育困境。以工学结合为培养模式是现代学徒所体现的一项教学特色,它可以将院校的专业招生和企业的实际岗位招聘实现一定的结合。所以高职学生通过校企合作能在企业中收获岗位学徒的身份,进而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岗位检验,让高职学生能够实现专业能力的有效培养,这样也可以减少企业在发展中对职工的支出。但是,现代学徒制度并没有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仅在一些招生试点工作中成功[3]。高职学生仍然是存在双重身份的,这样很难让高职学生在现代学徒教育制度下对专业能力进行深层面的探索,也很难让高职院校有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三)现代学徒制度未能和资格考取对接

现代学徒可以和专业执业资格进行紧密的联系。学徒制度中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也能让学生在具体岗位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操作能力。所以说,现代学徒即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方式,也是保障学生劳动资格的一项制度[4]。但是通过对最近几年高职院校所开展的现代学徒教育情况看,院校更加重视学生在职业资格考试中所体现的选择性,以执业证书考核对学生进行学业能力的标准评判,这和当前现代学徒制度所提出的岗位操作学徒有着很严重的脱节问题。这样就导致现代学徒制度下的高职学生没有和当前职业证书考试进行有效的对接。

三、基于现代学徒教育制度体现瓶颈的创新实践探索

(一)构建双主体的培养模式

针对当前现代学徒制度所呈现的瓶颈,需要开展多项的创新实践探索工作,这样才可以提升高职院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首先,需要构建双主体的培养模式。必须要将职业教育和企业岗位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突显出现代学徒所呈现的教育特征。高校要想开展现代学徒制度的专业教育,就需要企业积极参与到学生专业培养中,要构建双主体的培养模式。这需要院校和合作企业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能够对现代学徒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构建一个科学的学徒教育框架。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高职学生,院校需要和企业构建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双方所呈现的资源优势。让高职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岗位操作的引导下实现专业能力的有效培养,这样可以让现代学徒实现更高层面的推进。

(二)建立科学的现代学徒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要想开展更高层面现代学徒教育,让学生得到更优质的专业能力培养,需要建立科学的现代学徒保障机制,这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立足于校企利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以共赢为基础创建校企教育平台,能够根据区域经济所呈现的发展特征对专业培养方向进行科学的规划。依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预测需求,对办学规模以及岗位操作等进行差异性的设置,这样能够提升对高职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所呈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立足于校企利益开展开放性的教学管理[5]。以校企共同体为基础制定详细的教学标准,让现代学徒制度能够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高职院校必须要和企业共同开展教学管理,在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以合作学习和现场训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这样能让现代学徒教育制度得到充分的落实。

(三)开展双标准的学徒评价体系

开展双标准的学徒评价体系,需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以统一的标准构建职业资格体系。借鉴西方国家在推行现代学徒教育制度所取得的经验,以本地区域发展为基础建立科学的能力评估标准。这样可以逐步建立一条比较完整的职业资格培训途径,能够对学生进行学业能力和学徒能力的多种评价。第二,要科学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学校需要和企业共同组建考核小组,对合作项目进行细化分析,重视教学改革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情况以及学生在职业能力所呈现的达标情况。第三,要科学创建高职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要依据当前现代学徒所提出的培养需求,分析专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影响因素,努力寻找学生发展和岗位操作之间所体现的契合点,对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展规划,这样能够让学生得到更优质的专业能力评价。

结论:现代学徒也是对当前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一项深层面的探索,是对西方国家进行职业教育所收获的经验进行一定的吸收,能让高职院校在内涵和教学模式上得到进一步的拓展。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培养能让学生得到更优质的专业能力的课程培养,现代学徒制度需要企业、高职院校以及政府三个主体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和尝试能够探索一条符合区域建設和企业发展以及高校教学改革需求的培养机制。这样能够对高职学生开展更高层面的技能培养,促使高职学生在院校收获更好的理论教育,在企业岗位中得到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增加高职院校在这个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所取得的效果,也能保证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所呈现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喜,秦法萍.企业及高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改革的认知和需求分析——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2):54-56.

[2]张旭涛.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业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以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为案例[J].教育现代化,2018,5(03):89-90.

[3]李苏.广东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及其主要经验——以清远职院和番禺职院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Z3):86-92.

[4]贾文胜,潘建峰,梁宁森.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构建的制度瓶颈及实践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01):47-53+119.

[5]高葵芬.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首届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交流研讨会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6):5-9.

猜你喜欢

校企联合实践探索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校企联合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初探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