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2018-08-11孙婷婷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训室建设

孙婷婷

摘 要:高职高专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是反映学校综合水平、办学条件及人才培养状况的重要标志。为适应社会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如何使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校内具体实施场所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训室;建设

前言

高职高专教育主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是反映一所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和现有教学场地、设备,通过合理配置,使实训室真正发挥高效运转和开放共享的作用,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1实训室建设的内涵与目标

高职院校实训室是从事实践教学、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职业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等有机统一的重要支撑平台,是实现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中,用于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实训室与用于实践教学的实训室应该是有机整合的,要把培养学生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高职教育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才培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2加强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问题。只有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才能培养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向型人才;只有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在做实验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和锻炼。积极研究和创新实训室的建设方案、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室的预期功能,就显得至关重要。

3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现存问题

3.1资金不足,空间有限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主要场所,是关系到实践教学能否较好实现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已意识到实训室建设的重要性,学校各专业多个实训项目同时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然而由于建设经费不足,最终能建成满足集专业教学、技能培训、職业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实训室是有限的,一些项目虎头蛇尾,不能满足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需要。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来源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实训基地的教学环境应为真实或仿真的职场环境。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空间有限,教学场地很小,每间实训室只能安装1-3台大型设备,而每班学生人数在50人以上,每个学生真正能在实训室操作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少数学生能动手,达不到实践教学目标。

3.2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由于建设经费不足,大部分设备陈旧,更新率不高。面对陈旧设备而开展的实训内容陈旧,有些技术已经过时或淘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技能不能及时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3资源利用不充分

多数学校实训室的管理按系(部)划分,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相互独立,协作少。由于实训室建设缺少科学规划,资源不能共享,造成设备重复购置,浪费严重,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有限的资金投入不能发挥最大效益。实训室除开展本专业必要的教学实训,很少有其他任务,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实训室既不全天开放,也不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虽然国家、地方共建实训基地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却没有设立专门服务部门和服务项目,因此,造成很多项目未达到预期的面向社会服务。

3.4教学队伍滞后

目前,实验教师属于教辅类,在评聘职称、计算工作量及个人进修和业务培训等方面,实验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年轻教师不安心于实验实训室工作,实验教师队伍不稳定,致使实验教师总体水平相对下降,无法较好地完成教学、科研及项目开发等任务。

4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4.1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

实训室的建设要以设置的专业为方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实训项目、流程的设置应尽可能与职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一致。学校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家论证组,对实训室布局、拟购置的设备特别是贵重和精密仪器设备要进行充分、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及时修订和完善建设方案,避免仪器设备的随意购置。要建立完备的仪器设备购置、验收和监督制度,严格执行设备的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并在节约学校经费的同时确保所购仪器设备的质量。对于教学所必需但使用率较低的设备,应控制购置的数量,可以采取分班或者分组教学的方式予以解决,以避免设备的闲置现象。同时,要注意对实验资源的整合,实现优化配置,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而且,设备购置应考虑模块化和通用性,要综合不同专业的使用情况,如机电类的PLC专业课程与计算机类的计算机接口原理课程,其使用的单片机实验系统就有一定的通用性,选购时应优先考虑两个专业均适用的设备,以便节省购置资金。

4.2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

可以建立学校、系部两级分管的管理模式,规范、明确各方面的职责和关系。可将公共基础实训室和专业基础实训室由校级统一管理,全面统筹安排实训课程,以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避免设备重复购置或闲置所造成的浪费,最大程度的发挥实验室应有的作用。而专业实训室则根据实训室对应的使用专业,把管理和使用权下放到各系部,由其根据教学计划自行安排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各系部只考虑局部利益而造成实验设备的重复购置,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4.3引进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建设校事企共建的校内实训室。在实训室体制改革中,引入市场机制,走向社会寻找合作的投资主体,可以拓宽实训室建设资金来源,切实改善实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寻求与企业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人才、技术等资源的优势,吸引企业资金、设备和管理经验等的投入,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可以采用根据企业需求共同定向培养人才、研究成果双方共享等多种合作方式,从而促进学校实践教学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以与企业合作,探索生产实习新模式,直接在企业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安排相关专业的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借助企业的技术特色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亦方便企业从中培养、录用优秀的学生。

4.4加强实训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在福利待遇及职称评定等方面,高校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与专职教师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实训室很难留住优秀人才。为了提高实训室人员的技术水平,高职院校要重视实训室管理队伍的人才培养,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定、培训进修等方面要予以制度保障,这样才能稳定实训室管理队伍,充分调动其参与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5结语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是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作:一方面与专业能力培养需求关系密切的实验、实训室必须健全,这是搞好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要使大投入建立起来的实验、实训室充分有效地运转,要不断地集思广益,探索和实践出一条适合自己有序发展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时凤菊,张绍丽.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0):103-105.

[2]姜浩,吕志丰,黄贺,等.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110-112.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高速铁道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研究*

课题类别: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GG170115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实训室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