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灌溉

2018-08-11张涵颖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水资源短缺情况的日益严重,节水灌溉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而传统农业灌溉方式弊端明显,浪费严重,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为了在保证农业产量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节约,节水灌溉技术必然会成为未来农业灌溉技术的主流,本文将简要介绍渠道防渗、喷灌、微喷灌等几种灌溉节水技术。节水技术的普及是必要的,我们必须要坚持节约水资源,为水资源的保护带来美好明天。

关键词: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渠道防渗;喷灌;微喷灌

随着水资源短缺情况的逐渐加速,节水灌溉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大。为了在保证农业产量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节约,节水灌溉技术必然会成为未来农业灌溉技术的主流,因此水利部门必须要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使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在现有水平上实现突破,为我国在农业方面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能带来效益。

传统灌溉方式大多采用大水漫灌,这样的灌溉方式是通过沟渠和农田渠道,将水灌溉到农作物上。而这样的灌溉方式也得大量的水没有被植物吸收,而是从地表蒸发。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辐射强烈、空气干燥,蒸发更加旺盛。蒸发旺盛所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土壤的毛细管上升现象加剧,这就使土壤下层的礦物质大量的随着水分上升到地表,待水分蒸发后,这些矿物质就留在了土壤表层,形成盐害。本身盐碱重的土壤更易发生盐害。原来的灌溉方式不仅不合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探讨节水措施,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本文将简要介绍以下几种灌溉节水技术。

1.渠道防渗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田灌溉过程中都普遍采用渠道输水来进行,这种输水方式由于渠道渗漏及蒸发而导致水利用率较低,加大了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利用渠道灌溉时需要做好渠道防渗措施,从而提高渠系水利用率。

当前我国节水灌溉的最主要措施即是渠道防渗技术,其不仅输水快,同时对于农业生产抢季节十分有利,也有效的节省了土地的占用。因此当前大部分地区应对现在渠道进行防渗加固施工,从而有效的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有效的缓解当前水资源紧张的善,同时对农业生产也十分有利,但渠道防渗技术对于地势平缓地区更为适宜,可以进行大力的推广。[1]

2.喷灌

由于喷灌可以控制喷水量和均匀性,避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损失,使水的利用率大为提高,一般比地面灌溉节省水量30一50%,省水还意味着节省动力,降低灌水成本。

省工:喷灌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可以大量节省劳动力。由于取消了田间的输水沟渠,不仅有利于机械作业,而且大大减少了由间劳动量。喷灌还可以结合施入化肥和农药,又可以省去不少劳动量,据统计,喷灌所需的劳动量仅为地面灌溉的l/5。

提高土地利用率:采用喷灌时,无需田间的灌水沟渠和畦埂,比地面灌溉更能充分利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一般可增加耕种面积7一10%。

增产:喷灌便于严格控制土壤水分,使土壤湿度维持在作物生长最适宜的范围。而且在喷灌时能冲掉植物茎叶上尘土,有利于植物呼吸和光合作用。另外喷灌对土壤不产生冲刷等破坏作用,从而保持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多孔,通气性好,因而有利于增产,特别是蔬菜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适应性强:喷灌对各种地形适应性强,不需要像地面灌溉那样整平土地,在坡地和起伏不平的地面均可进行喷灌。特别是在土层薄、透水性强的沙质土,非常适合采用喷灌。此外,喷灌不仅适应所有大田作物,而且对于各种经济作物、蔬菜、草场都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果。常用的喷灌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2]

3.微喷灌

微喷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灌水器,即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的形式喷洒在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水形式。微喷灌还具有提高空气湿度,调节田间小气候的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草坪微喷灌,属于全面积灌溉,严格来讲,它不完全属于局部灌溉的范畴,而是一种小流量灌溉技术。[3]

结语:要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就必须利用节水技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与农田灌溉需求下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有针对性地发展、应用各项节水工程,最大程度地降低农田灌溉中的水资源浪费,提升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进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姚林,郑华斌,刘建霞,贺慧,黄璜.中国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态学杂志,2014,05:1381~1387

[2] 杨俊.农田灌溉用水现状及节水途径与措施.建材与装饰.2013年7月

[3] 摘自百科词条

作者简介:

张涵颖(1998.01.16-)女,汉族,河南省禹州市,身份证号:411081199801166665,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