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育公平的城乡小学体育均衡发展

2018-08-11梁贵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普适性体育活动体能训练

梁贵权

【摘要】基于教育公平的城乡小学体育均衡发展,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分别是设置更加适中的内容难度、强调训练内容的趣味性、重视梯度的设置,收紧考核的“口子”。本文意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进普适性体育活动相关经验在城乡小学生体能训练中的深入运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普适性 体育活动 城乡小学生 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252-01

一、对教育公平的理解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延伸到领域,构成了当前城乡教育在基础设施和教学实践上的差异。短时间来看,依靠一时一地的工作无法解决当前城乡发展的整体问题。着眼于现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从教育领域工作的实际入手,将更加具有普适性意义的体育运动活动普及开来,是解决教育公平在城乡小学体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普适性体育活动具备三个特点,分别是强度适中、趣味性强、具备普遍适宜性。本文提出,普适性体育活动与城乡小学生体能训练之间的契合点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符合城乡小学生的体能状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兴趣、具备循序渐进的梯度。普适性体育运动是小学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普适性的体育活动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也为其他形式的体育训练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基于教育公平的城乡小学体育均衡发展的具体路径

1.设置更加适中的内容难度

首先应该重视设置更加始终的内容难度。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于此相对应的是,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促使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变得更少了,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体能降低、体重升高是当前中国人的身体状况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尽管城乡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经历了非常严格的身体检查,但是从社会发展的宏观状况上看,着眼于历史上城乡小学生身体状况的纵向比较,相较以往,城乡小学普通学生初始的身体状况还是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而普适性体育活动由于运动强度比较低,更加符合城乡小学生初始的体能状况。

普适性体育活动在城乡小学生体育训练中的应用,首先应该借鉴普适性体育活动,强调训练编排的趣味性。从根本上看,普适性体育活动与城乡小学生的训练在对象、目标、场景和指向上都有非常明显的区分。因此,城乡小学生在进行普适性体育活动的训练过程中,应该在坚持自己训练方针的基础上,借鉴普适性体育活动的一些有益的方式和方法,将趣味性引入其中,在坚持既有训练方针和思路的基础之上,更加重视强调训练编排的趣味性,提升年轻学生受训的信心和兴趣,帮助学生在训练中收获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普适性体育活动的参与者是普通小学生,因此普适性体育活动具备强度适中的特点。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锻炼习惯的小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需要最大限度地包容不同人群的现实情况,这就意味着,普适性体育活动需要包容不同人群中的合理诉求,在将多数人集合在同一时间地点的同时,也需要帮助人们借助某种单一形式的体育活动来共同得到身体素质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适性体育活动本身运动强调适中是一个必然的需求,一方面人们能够借助活动身体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与此同时,普适性体育活动还应该是高度安全性的,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伤害。

2.强调训练内容的趣味性

第二就是要强调训练内容的趣味性。从现实情况上看,普适性体育活动绝大多数是自发的,是人民小学生自己的选择。更强的趣味性是吸引更多人参与活动的核心竞争力。人们用实际行动投票,更符合人们兴趣和审美趣味的活动得以流传,不具备类似竞争力的活动逐渐退出舞台。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普适性体育活动具有更强的趣味性,这一点也非常关键。普适性体育活动在城乡小学生体育训练中的应用,其次应该强调人性化训练,尊重个体的价值和诉求。军人的天职是服从,但是从现实状况上看,城乡小学在针对学院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为了获得好的训练成果,城乡小学也要尊重学生个体的意义和價值,将学生的群体训练目标和个人的特点状况相结合,制定并实施更有价值、更具效率的训练方针和政策。

普适性体育活动与城乡小学生体能训练之间的第二个契合点,体现在普适性体育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兴趣。应该认识到,普适性体育活动之所以能够赢得更多普通小学生参与的兴趣,一定是具备非常强的趣味性的。依次为前提,考虑到军事化管理的背景下,很多城乡小学生在接受城乡小学枯燥的体育训练的时候,往往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期训练效果的实现,从这个角度上看,着眼于提升城乡小学生训练的效果,城乡小学的教学管理者应该在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受训效果,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兴趣。

3.重视梯度的设置,收紧考核的“口子”

有益、有效是开展成效小学体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为此,具体工作过程中要重视梯度的设置,收紧考核的口子。具体而言,就是要以提升城乡小学生的素质体能为核心,收紧考核的“口子”。城乡小学生的体育训练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漫长的、一以贯之的训练过程中,着眼于城乡小学生体能训练的军事属性,应该更加强调结果导向,更加强调收紧考核的“口子”,用考核的指挥棒,指挥教官和学生在训练方式创新的情况下,在使用普适性体育活动的手段和方法的同时,还能保证训练和考核的效果。

普适性体育活动与城乡小学生体能训练之间的第三个契合点,体现在普适性体育活动具备循序渐进的梯度,更加符合受训城乡小学生的身体状况。上面提到了,相比以往,当前我国城乡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了更大空间,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针对学生的现实状况,借鉴采用普适性体育活动中的一些形式和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城乡小学的训练状况,这种方式的使用,是尊重城乡小学生身体状况、尊重当代城乡小学生群体特点的做法,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小学生体育活动的第三个特点其具有更强的普适性。这种普适性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普适性体育活动应该适合更普遍的锻炼人群,其二,普适性体育活动应该对不同的场景和场地具有更多的适应性。这种具备普适性的特点,是某种体育活动能够更好地适应人普遍大众体育锻炼需要的必由之路。

三、结语

普适性体育活动之于城乡小学生体能训练,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围绕城乡教育公平的议题,将更加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运动训练方法普及开来,一方面能够助推教育公平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新时期预防小学体育伤害事故再思考[J].杨秦,马娟.才智.2014(29):90-91.

[2]英国小学体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张玉梅.教学与管理.2017(23):91-92.

[3]将运动成就感融入小学体育教育的建议[J].于宪博,李陶.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08):67-68.

猜你喜欢

普适性体育活动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一种普适性的加权热带气旋风场重构方法
一种普适性LED屏智能参数配置系统设计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音乐教学中的普适性审美特征阐释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小人物笔记与普适性关怀——评匡瓢的中短篇小说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