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的教师职责的探讨
2018-08-11谭湘宁
谭湘宁
【摘要】对于学前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进行幼儿园教师的素养的提升,保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最优秀的一面,对此,需要加强老师的培养,让老师融入到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的生命过程,把孩子内心的世界展现出来。
【关键词】学前教育 教师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294-01
现在来探讨关于学前教育的教师的职责。对于幼师来讲,最主要的就是让孩子能够在幼儿园健康快乐的过完每一天,每天中,老师都要随时监视孩子的动态,保护孩子,关注孩子在和其他的孩子交流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帮助孩子积极地开展课堂活动。而教师具备的特点是:简单、幼儿能自我纠正错误、教师容易掌握指导时机。
一、教师的作用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传统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幼儿园的孩子的教育很大的程度上都与教学的教师有关,教师的态度。语言、神情、动态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最终孩子的教育质量还是要看教师的综合素养,对此,就需要提升教师的素养,对于教育孩子方面能够有一套良好的方案,能够带动孩子去培养自我发展的意识,在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有所偏差时,老师就需要及时的纠正,指引着孩子向着积极开放的方向发展。
幼儿自由学习的质量是由教师的质量决定的,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幼稚园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反对束缚儿童个性的传统的教学法。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主张幼稚园“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二要重视培养儿童的良好道德品质;三要培养儿童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发展艺术才能;四要重视儿童的感觉训练和智力发展,特别是观察力的提高等。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向
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禮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当然,对于幼师,不仅仅只是会点简单的计算教学和美术绘画知识,还需要扩展其他的知识内容,把其他的内容知识也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了解的更深,当然,这些内容也需要依据孩子的承受能力来进行调整。了解学前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体研究法。
三、结语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去培养小儿在德、智、体、美、全方面得到发展,为了让孩子练就强健的体魄、聪慧的头脑、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打下基础。